改革开放前的服装特征?

有清朝到民国时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服饰新风尚主要通过劳动模范进行传播。共和国首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就是列宁装的模特。1950年8月创刊的《人民画报》,将梁军选为首期封面人物。

梁军圆润的脸庞、齐耳的短发,加上灰色的列宁装构成了1950年代农场女工的经典形象。简朴的列宁装体现了当时人们装扮的实用价值取向——方便劳动。后来,梁军的形象还被印在第三版1元面值的人民币上。

而同样来自苏联的“布拉吉”连衣裙则给女性们增添了不少美感,透出青春和活泼的气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能体现一个人身份的服装款式是中山装,而最受人们欢迎的则是军装。而一般民众,最常穿的衣服不外是黑、灰、蓝和军绿几种颜色,这样的流行延续十多年。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老百姓的服装样式大都保留民国风格,衣服面料主要是机织“洋布”、粗棉布或麻布。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产物,逐渐在人们生活中消失。由于受苏联影响较大,“列宁装”和“布拉吉”开始流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解放军成为服装潮流的引领者。“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无数年轻人都以拥有一套军装为荣。60年代初,随着中国橡胶工业的起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穿布鞋转变为穿解放鞋,解放鞋也成为那一代人的时尚。

服装潮流的背后体现着国家的生产能力。数据显示,1950年国内市场出售的棉布只有5000多万匹,到1953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一亿三千多万匹,但棉布生产的速度仍然跟不上国民消费的需求。

为了稳定物价,国家结合当时的供应能力,于1953年发行“布票”。而由于布匹凭票供应,为尽可能地节约,民众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脏,因此黑、灰、蓝、军绿成为中国街头服装的主打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服饰变迁诉说时代沧桑 美丽经济彰显文化自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接近改革开放前的服装,以蓝色为主,所以外国人称中国人为“蓝蚂蚁”。
其实当时也不是清一色的,年青人也会穿一些有变化的衣服,多数从上海传到外地,被“正统”的称为“奇装异服”,现在看来那是相当土的。
从文革开始以来,男装大概有这样几种变化,首先是军装,那是根红苗正的表现,后来有军便装,仿军装的样式,但颜色不是草绿色的。再后来是路装,铁路服装的式样,那是受“红灯记”的影响。这几种衣服我都穿过。都是历史了。
第2个回答  2007-10-19
清朝时当然是长袍马褂,民国时是青年装,战争时期是粗布衣服免挡裤,解放后中山装,六七十年代是军装,改革开放后是百花齐放什么样的都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5-17
女性服装色彩单调,式样简单,连衣裙都不能穿。男士更是简单,基本上是中山装,颜色以军装绿色或灰色,黑色为主。西装是绝对不能穿的。
第4个回答  2007-10-19
开放前:比较厚。穿得多。
开放后:穿的都比较简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