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荣枝二哥:“就想知道她杀没杀人”,为何罪犯家属总是不死心?

如题所述

这很正常啊,是人都是有“利己思维”的,世界上大多数的普通人在涉及到切身利益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劳荣枝的二哥,有这种想知道“她杀没杀人”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而杀人与没杀人,这可是两个概念,虽然劳荣枝犯下的罪行不值得原谅,但实际上她也算是个受害者,而作为劳荣枝的二哥,从亲情方面考虑,想要弄清楚这件事,这也是很正常的。

从劳荣枝被抓以后,个人也一直关注这个案子,甚至还把法子英被抓,以及俩人合谋翻案的一些资料都看了好几遍,在整个案件中,实际上杀人的主犯是法子英,而劳荣枝可是中专毕业,当时因为父亲的身份,她还有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在幼儿园当老师,如果不是遇到了法子英,我想她会过得很幸福。而当时的法子英是街头混混,但就这样一个人把劳荣枝迷得神魂颠倒,甚至有些崇拜法子英,就这样劳荣枝与法子英浪迹天涯,开始闯荡。

起初法子英与劳荣枝出去找工作,本来是想干点正经工作的,但法子英本身就是好吃懒做的人,劳荣枝有没有什么太出众的谋生能力,最后就去了KTV、舞厅这类场所工作,后来法子英要求劳荣枝从这类场所诱骗一些有钱人来住处,然后法子英实施绑架、勒索、杀人的勾当。俩人也就开始了犯罪道路,前前后后杀了好多人,甚至连被害者的家人也没有放过。

如果了解他们犯案经历的一定会知道,法子英从杀人那天起,就知道自己被抓住后是个什么下场,当时他被捕时,甚至还开枪与警察对射,虽然最后被活捉,但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法子英是个亡命徒。但如果仔细研究俩人的犯案过程,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劳荣枝只是利用自己的颜值,将一些人骗到了住处,然后由法子英实施杀害。据说劳荣枝被抓住以后,见到当年的受害者照片,甚至还发出了尖叫。

据我估计,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也潜逃了这么多年,当年犯案的过程,除却法子英的供述之外,也就只有劳荣枝自己清楚,她是否亲手杀过人恐怕也只有法子英知道了。而家属自称,基于对劳荣枝的了解,说劳荣枝不太可能亲手杀人,而其家属聘请的律师也围绕这点,帮助劳荣枝脱罪。不过在我看来,家属并不是想知道劳荣枝是否杀人,而是想进一步确定劳荣枝是否会被判死刑,如果杀人了,潜逃这么多年,肯定是死刑。如果没杀人,那么就有可能活下来,哪怕是判了无期徒刑,起码人不会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9

庭审劳荣枝,有关劳荣枝和法子英“黑白双煞”的江湖轶事再次走进现实舆论场。不过随着法理程序的介入,一切还要基于事实真相进行定性,而所谓流传在舆论场的“女魔头”劳荣枝终究还是要回到犯罪分子的序列当中,给予最直接的对峙和追问。

说到底,“身背7条人命”,“家人眼里的好女孩”,“同学关系中的知心姐妹”,“男友眼中的好女友”,“受害人家属梦里的女魔头”,“舆论场域中的蛇蝎美人”,这些都不过是基于倾向性而存在的标签,并不能对劳荣枝进行完整的画像。

起码就案情复盘来讲,只能是停留在道听途说的层面上,并不能作为定性是非的依据参数。只是就“劳家人”来讲,却始终不愿意相信劳荣枝是“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就如劳荣枝二哥(以下简称:”劳二哥”)接受媒体采访时所称:“就想知道她到底杀没杀人”。

在这样的追问中,其实更为发自心底的追问应该是“为何杀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劳荣枝“杀人”来讲,应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其一,她是法子英的帮凶,也就是色诱为主;其二,她在“第一次”命案之后,知道自己无法回头,所以接下来的作案意图就已经进入主动的序列。

站在“劳家人”的立场上,肯定愿意相信“其一”的逻辑,但是作为“人性异化的流动特点”,可能“其一”和“其二”的叠加更能完整的解构“女魔头”劳荣枝的存在。说到底,法理层面的杀没杀人可能跟上没上手没有绝对关系,最主要的逻辑在于参与的主动性。


所以对于“劳二哥”来讲,在面对小妹的案情上,可能就是“不见棺材不死心”。当然这种朴素的亲缘挣扎是普遍存在的,其中包含作为亲人们的自责,还包含对犯罪者的恨铁不成钢。无论怎样,法理的归法理,人情的归人情,这或许是“劳荣枝案”仅存的人性之光。

要知道,审判劳荣枝的意义,不只是限制她再犯罪的可能性,还包括告慰受害者及震慑犯罪分子的作用。所以,即便她潜逃20年的过程中没有再犯罪,她依然还是要承担起过去的罪责,这无论是从道德是非上看,还是从法理逻辑上看,都是比较符合现实情境的。

因此,就舆论上所传出的“无害论”(劳荣枝既然在20年的潜逃过程对社会无害,就应该从轻发落为好)显然有些太过轻描淡写。说到底,正义之所以会算旧账,就在于伤害一旦形成就意味着永远形成,所以对于作恶者来讲,就算有改过之心,也还是要承担过往的罪责。




只有如此,“惩罚的力量”才能推动普遍的善,要不然“一次性的恶”就会成为作恶的潜台词,成为触动更多恶行的催化剂。所以回到劳荣枝的问题上,就不要辩驳什么主动作案和被动作案的问题,只要她承认当年和法子英合谋的事实,就应该给予重判。

另外,舆论场关注劳荣枝案,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主要通道集中两个层面上:其一,从消费残酷的案情到茶余饭后的谈资沉积,早已把事实抽象化,所以谁死谁活不重要;其二,陈年旧案再次走进现实,这是对朴素正义最大的坚守。


就“其一”来讲,应该是“吃瓜群众”最典型的特点,因为离当事人较远,所以不太会克制和避嫌,所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以至于这边刚判完死刑,那边就说无期更靠谱。可事实上,所有的结论都是基于谈话情绪而来的结果,并没有基本的案情逻辑存在。

但是,回到最终的讨论底线上,有关正义的诉求还是很一致的。尤其对于陈年旧案来讲,是释放“以正视听”最好的物料,所以回到“其二”层面,应该是统领舆论场的主要情绪,即便人们再怎么消费案情,“这一点”始终不会改变。

与此同时,受害人家属从知晓劳荣枝被捕开始,就意味着他(她)们悲苦的人生中将迎来一段“正义的慰藉”。这种“正义的慰藉”即便跟所谓的物质补偿无法挂钩,但还是能对人生信念有所触动。起码会在精神的构建上,更愿意相信“因果的存在”。

人世间最怕的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世界的坍塌。说到底,如果作恶者一直逍遥法外,受害者家属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世界的理解走向消极。因为人对世界的理解往往也是被动的,而非完全基于理性的存在。因此关乎陈年旧案的审判,可能更多意味着救赎的释放。


不得不承认,当劳荣枝走进庭审室的那刻起,就意味着“寻常人”劳荣枝已经死去,留下的只是“女魔头”劳荣枝的骨架。而作为她最亲近的“劳家人”,除却希望她能“被轻判”(不是死刑),貌似已经不敢再奢求什么。所以“劳二哥”说出“就想知道她杀没杀人”,更像是最后的悲叹,毕竟庭审在即,还能怎样?

第2个回答  2021-02-05

在生命的尽头,谁不想尽力一搏,即便是罪恶滔天的罪犯也是这样,这是人求生的本能欲望

案件前情

1996年至1999年间,劳荣枝与法子英(另案处理)共谋且分工明确,由劳荣枝在娱乐场所做陪侍小姐物色有钱人为作案对象,在多地实施故意杀人、绑架、抢劫犯罪,造成7人死亡。案发后,法子英被处死刑,而劳荣枝一直潜逃,于2019年11月被抓获归案。

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归案、等待审判,这本该是一件值得人喝彩的事情。但是在嫌疑人劳荣枝二哥倾诉的一番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后,却给网友们带来了复杂的情感。这分说不清且道不明的情感掺杂着疑惑和压抑心底的怒火。

为什么劳二哥这般不讲法理和证据?难道血脉的力量可以突破一切,让人不辨是非吗?       

1、劳荣枝洞悉入微、善于伪装

回顾整个案件,我们可以很肯定的一点就是劳二哥一直笃定他妹妹是被诱导才犯下引世人众怒的罪行,并且也对于劳荣枝案情的参与度产生怀疑。劳二哥口中言之凿凿的妹妹的形象是一个不经世事、聪明伶俐、有着高学录的女孩儿,误入坏人黑社会法子英的陷阱。如果说劳二哥所言可能是亲情的偏袒,但在同学眼中她又是知心姐妹,在老师眼中成绩优异的乖乖女,在同事眼中勤快又温柔…好像在外界看来这样一个温柔积极的平凡人,怎么会犯下令人不齿的卑劣行径。

难道真的如同大家所言,劳荣枝一个弱女子怎么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呢?可反向思维的角度会让你认识一个全新的劳荣枝。被抓捕后的劳荣枝选择拒绝与家属会面。可若是真的被人冤枉为什么在得知法子英身份后仍一意孤行,为什么数十年在外漂泊不敢回家,为什么不接受家属提供的法律援助。劳荣枝利用他人对女性天生柔弱的心理不断在对其洗脑,不断向外界深化自己是一个与犯罪毫无关联的形象。

法庭之上的她将自己扮演做是坏人胁迫下才就范的被害者。她好像从来都是无意的,那些累累罪行也全与他无关。利用法子英和诸多被害者已经逝去的先天优势下,她想把自己洗白成为一个与本案无关的人。还不断地向外界传达自己不仅被法子英指示做事,还要遭到这个所谓男朋友的家暴。,不知这个曾经在临刑前还希望对方逃脱的法子英作何感想。她小声啜泣的向法官简述自己的悲痛遭遇,这一举动确实打动了不少人。可是不要忘了她独独对在常州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我想这一定是因为只有在此案件中的受害者还活着的原因!

 2、认知偏差是原罪

那么什么叫做认知偏差呢?认知偏差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黑社会老大法子英、小学老师法子英这两个词如果一定要产生联系,大家一定会认为是前者对后者做了某些不好的事。这就是社会里大家经常会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第一印象。基于这种第一印象,我们往往会被误导很多。

而本案中在外漂泊的劳荣枝则化身为酒吧善解人意的解语花,温柔可人、善解人意的形象为她的收入带来不少便利。朋友圈里的她又是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这也为她在日常生活中吸引着更多的追求者。劳荣枝自身存在着自利偏差,这种偏差就是在进行归因时,人类会尽量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将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将消极的结果归因于环境。用白话讲就算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

“他一直维护劳荣枝,会保护她,所以她才愿意追随他。”劳二哥的一席话真是认知偏差的典型范例。但我们试想一下若这种偏差在社会中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大面积普及时,会有更多像劳荣枝这样的人利用这一点来达到自己不为人知的意愿。这样的社会倾向会令更多带上伪善的面具,利用他人对于他们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做着与自身背离的事情。我认为一个人能否克服认知偏差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格局。

案件过后,归于理性

文章最后我在这里还想说一点儿想法,就是劳荣枝二哥以及她的亲属与本案毫无关系。基于血脉亲情的牵绊,劳二哥发出了上文提出的种种疑惑,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劳二哥真是太过偏袒他的妹妹,忘却了那些被害人的惨状。但作为一个生活在21实际的成年人,每个人都知道现今的社会舆论的威力有多大。可是为何劳二哥背负着如山的压力也要发表着那份背离现实、背离证据的偏袒之言?他难道不知道自己的所言所行都会成为网友们将来作为手中可以用来口诛笔伐的利刃吗?

我想,他一定懂得。这个案件受害的人不仅仅是那些命入黄泉的受害者,还有每日出门便被人戳着脊梁骨痛骂的犯罪人的家属。当案件被大众媒体报道在阳关之下时,就注定了他们的生活将不再会享有平静。劳荣枝犯下的罪行或许是用她的生命来进行偿还,可无端被牵连的劳二哥等众亲属又该当如何,他们要如何在漫漫几十载的人生中面对着街邻四舍异样的眼光。举家搬迁?改名换姓?在这里我也希望网友们可以理性的发表针对案件的意见与建议,不要因对犯罪嫌疑人产生的滔滔怒火无意席卷到那些无罪的人。属于每个公民生来便有的隐私权,也属于嫌疑人亲属

第3个回答  2021-02-01
立场不同,家属认为她是误入歧途,而受害方认为她死有余辜。
第4个回答  2021-02-01
我觉得有可能是罪犯家属眼中的劳荣枝,和我们所看到的杀人女魔头并不一样。他们是劳荣枝的亲人,不敢相信她会杀人这个事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