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皇五帝的传说

要详细的故事,最好故事有30000有字的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共工(同上);   ⑤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6)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三字经》)   (7)天皇、地皇、泰皇 (《史记》)   (8)天皇、地皇、人皇(民间传说)
五帝
  
[1]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6)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方上帝)

大部分的意见是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称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帝(唐尧)、舜帝(虞舜)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中国历史的早期现在称为先秦时期,可以划分为皇、帝、王、霸四个时代。中国早期最高统治

  者称“皇”和“帝”,他们在位的时间就是中国开国之初,古人称之为“三皇五帝”时代。古人理解

  的“中国”具有“天地人”静态结构和“五行”运转模式。因此,“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

  ”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水帝。后代学者习惯把个人推崇的古皇古帝人选放入以上八个“

  座位”中,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三皇五帝组合。田野考古学所见的中国各地文化面貌有史以来第

  一次趋同的时代就是“龙山文化时代”。中原龙山文化时代就是三皇五帝时代。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共工(同上);   
  ⑤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6)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三字经》)   (7)天皇、地皇、泰皇 (《史

  记》)   (
  8)天皇、地皇、人皇(民间传说

  第五种说法由于《古微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
  汉朝的绯书中称三皇为天,地,人三皇,是三位天神。在后来的岁月里,三皇的形象由最开始

  的人形,渐渐转化为人面兽身,最终衍变成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

  ,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

  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6)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方上帝)
  而后世的意见中,大多倾向于第5种。

  因此一般来说,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黄帝)称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帝(唐尧

  )、舜帝(虞舜)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伏羲:
  根据民间神话传说,伏羲(xi)又作宓羲、庖牺(亦称庖牺氏)、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

  羲、太昊、包犠,史记中称伏牺。伏羲聪慧过人,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

  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其实伏羲并非人首蛇身,而是真正的道家的创始人,人首蛇身即是“道”

  字的原型,用其表示道,又相传他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

  ,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此外,他还模仿

  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用于捕鱼打猎。
  根据一部分古籍记载,关于太昊伏羲氏的记载在古籍中常见,但又说法不一。 据部分古籍记载

  ,伏羲出生于成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

  生之处也。”司马贞:“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 根据已故考古学家王

  献唐考证,他出生于阆中(即现今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区),其母华胥生活在华胥

  水边,因好奇踩了雷神的大脚印而怀了伏羲,并在12年后生下了他。

  另一部分古籍则记载,伏羲出生于仇夷。(宋代罗泌的《路史》记载:“太昊伏羲氏华胥,居于

  华胥之渚,尚暨叔姬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辁之,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孕十

  有二岁。生于仇夷,长于起城。”意思是说,伏羲的母亲华胥,生活在华胥水边,因为踩神的足

  迹而怀上伏羲。伏羲生于仇夷,长在起城(今甘肃秦安)。《路史》注释说:“华胥之渊,盖因

  华胥居之而名,乃阆中渝水地也。”《周地图》解释说:“阆中水为渝水。”《遁甲开山图注》亦

  云:“仇夷山,四面绝立。彭池、成起皆西士,是伏羲出生处。”仇夷一说为今甘肃陇南仇池山

  。)

  但无论哪种说法,都离不开他是蛇身人首的说法,故伏羲有‘龙的传人’之说。甚至有学者指出,

  他出生于蛇系氏族,以蛇为尊,身上穿的树叶或者鹿皮,形如蛇的鳞身或花纹,而这正是蛇系

  氏族的图腾标志。

  关于伏羲是汉族脱离神界的始祖这一说法:

  在汉族的早期神话和传说中,神是不同与人的。神是有着巨大力量,并与人分界而居的。神都

  是生活在天庭的,神能够下到人间;而人是不能上达天庭的。传说众神是在一个名叫,都广山

  的地方上天下地的。这就是《淮南子·墬形训》所记的:“昆仑之邱,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

  。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因为伏羲是神和女

  人交合后所生的神人,所以伏羲也能缘天梯建木以登天。《山海经·海内经》记述说:“南海之

  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建木,大皞爰过。”这里所说的“建木”,是众神用来登天专用的

  。所以“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而“大皞爰过”说

  的就是始祖伏羲,也能像神一样,攀缘建木、上下往返于天地与神人之间。”   然而,也正

  是伏羲能攀缘上下,反映在华夏先民心目中伏羲,只是一位“绝地天通”时代,与神有着区别的

  人。伏羲是一位脱离神界、有着神力进行发明创造,带领人民开创农耕文明、实行社会变革的

  始祖。所以,始祖伏羲才能被汉族推崇为传说时代的神人,并以其所获得的空前伟业,历经久

  远地铭记在华夏文明殿堂上。

  有一些说法认为,伏羲和女娲是孕育汉族的“神人”

  神农:

  神农氏,即炎帝,三皇五帝之一,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

  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农业的发明者,医药之祖,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生平与贡献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

  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所谓“姜”,就

  是牧羊人,“女”字底显示出这个姓氏有着古老的母系社会的遗存。所以,我们可以认定姜氏出

  自于一个游牧或者半游牧的民族。纵观神农氏起源各争议地,南方各地显然属于附会,唯有宝

  鸡符合这一要求。所以我们可以认定,神农氏是宝鸡人。神农有八世和一人两说,八世说中,

  前两任神农葬在出生地宝鸡,第八世葬于南方;一人说中,神农葬于宝鸡。   神农氏又曾跋

  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

  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

  ,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

  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

  计380年。
  与神农相关的一些传说:
  铲草兴锄
  神农氏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明者,他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带动了原始社会后期,

  由渔猎畜牧到农业经济的转变和发展,他,便是以“大德”闻名于世的三皇之一“炎帝”。“神农尝

  百草,日遇七十毒”,是神农氏的大德的完美写照。   铲草兴锄 传说,神农时种庄稼,用石

  片在地里敲着、走着、喊着;“草死,苗长。”后来,人们变懒了。天热时,用绳子把石片吊树

  上,人们坐在树下敲着,喊着。草也不死了。没办法,人们拿铲子铲草。地晒干了,铲草费力

  气。有的劲使猛了,铲子也弯了,翻过来扒,比铲着得劲。从此有了锄。
  药王
  为了怀念他,旧时的药铺里,常挂着一幅画像,那是一个浓眉大眼、笑容可掬、腰围树叶

  、手执草药的人,他就是“神农氏”。

  黄帝:

  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曾与岐伯等论医学。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前2697-前2599年)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

  ,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

  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

  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与炎帝、蚩尤同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居五

  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有《黄帝内经》传世。

  生平:

  本姓公孙。生长于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之滨,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陕西省武功县

  ),故号轩辕氏。少典之子(少典:一说是部族名,一说是人名)。以土德王,土色黄,故称黄

  帝。《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孔颖达疏:“黄帝

  ,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裴駰集解:“号有熊。”司马贞索隐:

  “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其生卒年份传说为公元前

  2697—公元前2599年。   

  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其孙高阳立,即颛顼帝。颛顼死后,黄帝

  曾孙高辛立,即帝喾。喾死,子放勋立,即尧。尧死,舜立,舜是颛顼的六世孙。黄帝,颛顼

  ,喾,尧,舜即是五帝。所以说黄帝是五帝之首。   黄帝与炎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国语

  ·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清

  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

  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因此,炎黄二帝都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两个

  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

  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

  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少昊:

  少昊(前2598-前2525年),相传少昊是黄帝之子,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华夏部落联盟的

  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中国五帝之一,中国赢姓及其秦、徐、黄、江、李等数百个姓

  氏的始祖。

  昊最初建立的的国度在山东省东部黄海之滨的日照地区。少昊氏是史前东夷人的重要支系,考

  古发现的陶文和大墓证明,少昊氏不仅存在于大汶1、2文化时期,而且还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

  ,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到大汶口末

  期迁到五莲丹土一带,龙山早中期又迁到日照尧王城、两城等地,在滨海地带形成超大规模的

  中心,龙山中期之末迁到了临朐西朱封一带,到龙山晚期又迁到曲阜一带。少昊氏的迁移过程

  是不断发展壮大和文明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的社会转变。到龙山文化

  末期,少昊氏走向衰亡,被东夷新崛起的皋陶、伯益等政权实体取代。   东夷是中国东部沿

  海的古老部族,少昊氏属于其中一支,它以鸟为崇拜图腾。这是早在五十多年前,学术界通过

  钩稽文献记载所达成的共识。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加,学界又逐渐形成了海岱地区的史前文化属

  于东夷少昊氏、太昊氏为代表的文化这一共识。   后来随着史前陶文等新资料的发现,有学

  者进一步提出,分布于豫东皖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属于太昊氏的遗存,在鲁南和鲁北一带的大

  汶口文化则是少昊氏的遗存。这些实证研究极大丰富了我们对海岱地区史前社会的认识。但同

  时又出现一个问题,海岱地区史前社会发展的鼎盛期实际是龙山文化,如果认为少昊氏只存在

  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必须对它与龙山文化的关系作出合理解释,否则将与少昊氏作为东夷族

  最繁盛支系的大量文献记载产生矛盾。因此,就有必要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对少昊氏在

  史前尤其是龙山时期的发展流变进行探索,这有助于我们准确评价少昊氏在海岱地区早期文明

  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颛顼(zhuān xū
  相传是黄帝子昌意的后裔(《山海经》、《国语·楚语》有此说),居帝丘(河南濮阳县),号高阳氏。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逼令顺从黄帝族的教化。当时南方苗族又逐渐向北发展,自颛顼到禹,传说中常见苗族、黎族与黄帝族的不断冲突。
  颛顼,上古帝王,系黄帝之孙,二十岁即帝位,初国于高阳,建都于高阳古城(今河北省高阳县),故又称其为高阳氏,今旧城村,周围九里。古志载“高阳,古顼帝墟,历代沿革”。自颛皇建号,四千多年来,高阳为郡国,为军镇,为关隘,其名不易,是继黄帝建都涿鹿之后的远古第二故都。相传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是九黎族的首领。父亲是昌意,昌意相传是黄帝与嫘祖的次子,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帝颛顼所居玄宫为北方之宫,北方色黑,五行属水,因此古人说他是以水德为帝,又称玄帝。帝颛顼以帝丘(今河南濮阳)为都城,以句芒为木正、蓐收为金正、祝融为火正、玄冥为水正、句龙为土正,合称五官。他即位后,严格遵循黄帝的政策行事,使社会安定太平。传说在黄帝晚年,九黎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都有人当巫史搞占卜,人们不再诚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农业生产。颛顼为解决这问题,决定改革宗教,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禁断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据说颛顼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濮阳。而春秋战国时的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帝颛顼之后,屈原与楚王为同族引。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省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据《淮南子·时则训》载:“北方之极,颛顼、元冥(元冥又叫玄冥,是管北方的水正官)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又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蹯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真是一位泽被宇内,功德盖世的帝王。《春秋纬》中一本叫《命历序》的书说颛顼部落共传20世,350年,《易纬》中的《稽览图》说是500年。颛顼、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国学大师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汉以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

  但是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完全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

  帝喾(kù)
  姓姬,为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公元前2380~前2345)   名喾(一名夋),号高辛氏,是黄帝曾孙,玄嚣孙子,父亲叫蟜极,颛顼是他的堂房伯父。相传帝喾生于穷桑(西海之傧),母因踏巨人足迹而生。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颛顼,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而得帝位,迁都毫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死后葬于商丘市睢阳区南20公里的高辛集(另一说法帝喾死后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
  帝喾即帝位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   颛顼死后,侄子高辛(玄嚣的孙子)继位,即帝喾。帝喾的儿子:有娀氏女简狄生契。陈锋氏女庆都生尧,太昊族(该族分两支,原支在淮阳发展为华夏族,东迁一支在曲阜发展为东夷)的文化,因此称为少昊。契被派往滦河以东驻守边疆统治当地的东夷部落—有娀氏部落。弃被派往陕西武功县驻守边疆统治当地的炎帝部落—有邰氏部落。
  帝喾以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艺畜牧没有一个科学的时辰顺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帝喾 “爻策占验推算历法,穷极变化,颁告天下”《大戴礼·五帝德》说他“夜观北斗,尽观日,作历弦、望、晦、朔、迎日推策”,或“观北斗四时指向,以定节气;观天干以定周天历度。”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他的治国方略是:“德莫于博爱于人,政莫高于博利于人。政莫大于信,治莫于大仁。”强调以诚信、仁德使天下治。所以《史记》说他“普施利物,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知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以诚信而著称。“嫁女盘瓠犬”的故事历数千年而不衰。说犬戎房王作乱,帝喾征而不胜,便告文天下,凡取房王人头者,可得千金,封万户,赐帝女为妻。后来,一个头状如狗头的人叫盘瓠,以自己的勇猛和智慧取房王首级,帝喾即履行诺言,嫁女封邑于盘瓠犬。帝喾作为一代帝王,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倡导诚信,明察善恶,为天下人所景仰,为历代帝王所推崇,时至今日,仍有积极意义。

  至于尧舜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就不多说了,如果实在不了解,百度一下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百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06
看《史记》的五帝本纪追问

家里没史记

追答

巢氏“构木为巢”; 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剖析葫芦作瓢取用饮水,或者把葫芦拴系(匏系)在身上辅助涉水渡河;女娲氏烧制陶器,并将制陶技术发扬光大;神农氏“制耒耜、种五谷”开创原始农业;共工氏“壅防百川”筑堤挡水兴修水利,“堕高堙庳”平治水土;祝融氏大力改进用火技术,最终成功地把火引到住房内,把住房变成了人们温暖的家
燧石取火(石谐音为氏); 伏羲渔猎;神农尝草;黄帝战蚩尤; 共工触山; 尧舜让位;帝喾故事较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