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绿”好在哪

如题所述

用“绿”字有如下四点好处:(1)能使较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说“到”、“过”、“入”、“满”,都不免抽象,看不到,摸不着。“绿”字好在比较具体、形象,是眼睛能够看到的。(2)能调整全篇色彩。作诗犹如绘画,着色太浓,会使人感到眼花缭乱,情意反被冲淡;着色太淡,难免让人感到单调,一般人都喜欢浓淡相当。“绿”字,不浓不淡,自然本色,能起到调整全篇色彩的作用。(3)“绿”字是入声字,是响字。《诗人玉屑》卷三曾提出过“眼用响字”的理论,就是一句之中谓语所用的字,要念起来响亮一些。古人把上、去、入三声统称为仄声,又根据韵母收音的特点,把平、上、去三声统称为舒声,把入声称为促声。平声字,念起来高而平,尾音便于拉长,可确定为响字,这一点大家一般容易理解。促声韵的字,一发即塞,这样倒给人“脆”的感觉,念起来,比上声、去声字似乎要响亮一些。所以这个“绿”字念起来干脆而又响亮,让人耳目为之一新。(4)能唤起切合诗歌主旨的联想。“绿”字用法唐诗屡见。如立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出门绿,小隐湖中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7
这首诗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据说作者先后选换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决定用“绿”,成为精心修改诗作的一段佳话。一个“绿”字,不但充满了色彩感,而且,这种色彩感又包含了动感,使这首诗的生动性增加了不少,这也是他着意创造的一种意境。“春风又绿江南岸”,骨子里说的是对皇恩的感激,是对新法实施前景的乐观描绘,是诗人内心的还朝施政喜悦的移情于景,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乐观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