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就业形势如何?

2008年之后,小语种的日语就业状况如何?

日语人才缺口较大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日企越来越看重在中国的发展。据市中小企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目前在上海的日本公司和代表处已达到7000余家,而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日企数量已达到3万家,遍及金融、贸易、机械制造等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

  日企多了,人员需求自然也跟着多起来。由于近几年日语人才市场需求行情一路向好,除了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之外,通过自学、参加社会培训学习日语的人数量也在大幅增长,2005年仅上海地区就有2.5万余人参加了日语能力考试。尽管2.5万考生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但相对于7000家日企的需求来说,每家企业平均下来也只能分到3个人,远不能满足需求。再加上,国内企业、欧美企业等因为业务关系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上涨,“瓜分”了相当一部分日语人才,更使得日语人才供给显得捉襟见肘。

  从猎头处也能看出人才需求之旺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沪上专业从事日语人才猎头的人才中介机构就有26家,还不包括大量以咨询等名义从业的“地下”猎头。业内人士透露,如算上这些“地下”猎头,为日企服务的中介不少于100家。目前,这些中介不缺订单,只愁自己的数据库里没人。

  语言能力只是“敲门砖”

  在日资企业的招聘广告中,“日语能力1级”或“日语能力2级以上”是最为常见的语言要求。然而,手持日语二级甚至一级证书者并非就能满足日企所需。“很多人日语能力考试考分很高,可是连日语书信的格式也搞不明白。”上海市中小企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新鲁告诉记者,不少拿了日语证书的人实际商务技能较弱,有的人甚至连日文的输入系统也用不来。再者因为目前日语能力考并没有口语考试,造成的“哑巴”日语现象也十分普遍。因此,日语能力考1级、2级证书充其量只是进入日企的敲门砖。

  日企普遍反映,在日语人才招聘中普遍遇到的三个问题是:1.日语人才紧缺,可选择性少;2.层次不明,稍懂日语,掌握一般技能,了解日企运作规律的一线人员(技术工人、蓝领)缺失;3、成熟型人才缺乏,即使是一些取得能力考一级证书的人也对日企的文化和礼仪、商贸商务用语及日语计算机使用等缺乏了解。大型日企招聘员工时主要考察标准还是个人的专业能力,是否重点大学毕业等,而且企业也渴望市场能提供全面的复合型日语人才供企业挑选。

  文化差异成“拦路虎”

  除了日语人才总量不足,文化差异已经成为本土人才与日企“亲密接触”的“拦路虎”。与以人为本、民主开放的欧美企业相比,日企约束个性、突出等级,倡导论资排辈,工作环境和氛围相对刻板、机械。这样的企业文化多少让年轻活跃的中国本土人才有些望而却步。除此之外,薪资差异也是导致日企吸引力不比欧美企业的重要原因。按照目前的行情,一位学日语的应届毕业生进入日企工作,起薪一般在2000~2500元左右,而欧美企业的平均水平在3000~4000元;此外,中国员工在日企遭遇的升职“天花板”问题也是本土人才的一块“心病”。

  伴随日企本土化逐步深入,不少日资企业也在“入乡随俗”,寻求适应本土人才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塑造人才竞争力。相信更多的本土人才能在日企找到发展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8

让我简单告诉你真实的日语就业状况吧。

2008年之后大致可以三个阶段。

1.2008年-2013年:乐观向上期。

2.2013年-2016年:困难迷茫期。

3.2016年-2020年:机会分化期。


首先日语专业的就业大概可以有以下几种:

    在日企做日语翻译,日语客服,日语担当,采购等职位。

    在中国企业做对日贸易的翻译,销售工作。

    在高中,大学或者培训机构当日语教师。

    留学日本,进入日本企业工作;或者派遣日本工作。

    公务员。

    日本电商,如亚马逊日本站运营;日本乐天运营。

    面向日本的软件,游戏开发公司的翻译,策划。如网易游戏,腾讯游戏等。


第一阶段:2008年-2013年:乐观向上期。

虽然经历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但是2008年到2013年是外贸的黄金时期。全球消费升级,以及产品的推陈出新让全球的贸易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加上日语人才的相对紧缺,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很多进入日企或者做对日的销售工作,获得加薪升职的空间很大,就业机会多,就业难度较低。虽然其它就业渠道如:高考日语还未流行,日本电商还未对中国开放,中国企业进入日本的道路重重,但是仅凭日企和外贸,创造财富的销售神话还是挺多的。

第二阶段:2013年-2016年:困难迷茫期。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高速发展,国内外电商的崛起,外贸逐渐呈现下滑态势。经验较长的外贸人员长期把持着重要的客户资源,导致新进入的外贸销售人员很难在客户资源上找到突破口。特别是日本这个国家,一般情况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所以这个时期新进入的外贸人员离职率是很高的,也就是流动性特别高。虽然日企还是可以找到就业机会,单这时候也经历了发展的瓶颈,不断撤出中国。加上日企就安稳的环境,薪资的按资排辈,有部分年轻人就拒绝去日企了。这时候的日语毕业生困难和迷茫比较多。

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机会分化期。

这个时期是危机与机会并行的时期。同理,外贸和日企逐渐在就业中的吸引力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兴职业,如热火朝天,财富神话频出的日本亚马逊运营(2015年下半年对中国开放);高考日语逐渐浮出水面,培训机构越来越多;网易,腾讯,华为,华硕等公司加大对日产品,文化输出;留学日本,进入日本就业的人员也越来越多。这时候选对职业的日语专业毕业生可以获得很高的薪资回报;选不对职业的人频频换工作,薪资水平停滞不前。分化较明显。

往后的日语专业就业形势势必会分化越来越明显,对日语+的需求会明显增加。日语只是一门工具,需要搭配其它技能才能在未来发挥得更好。

第2个回答  2015-05-29
mandaringarden提醒,可以利用会日语的优势,选择工作,对外汉语教师就不错,学会教学技术后,就业还是不错的,现在都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培训认证和国际性质的认证以及汉办认证同考的 其中国家职业培训证书(对外汉语培训师)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认证并授权我们颁发,是国家一级类证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唯一合法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3个回答  2019-09-24

日语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第一是日企数量大幅攀升,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是日企人才需求旺盛,日企在快速消费品、金融和贸易商社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第4个回答  2013-11-19
依然乐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