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设计方案

如题所述

1995年10月,在贵州召开了一个国际会议,段宝岩院士提出一种全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设计方案,即用六根大跨度柔索,牵引馈源舱做高精度三维扫描运动,与美国305m口径的天线相比,重量由1000吨降至20吨。这个设计新方案被国际同行们激动地称为“变革式的创新设计”。
因为这还只是方案与理论设计,实际工程中究竟行不行,其实他也没把握。后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重点项目、北京天文台、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下,段宝岩带领的团队,先是建了大射电望远镜的5米模型,接着在沙井村建造50米试验天线。后来,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建造了可实现更多功能的50米试验天线。
如今,500米大射电望远镜项目得到了国家大科学装置项目的支持,正式在贵州启动。在馈源支撑方面,段宝岩及其团队的前期研究工作,为这一工程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重点解决了舱索柔性结构的精确力学建模和仿真,舱索柔性结构的控制,以及粗精两级调整系统的动力学耦合与复合运动控制等问题,实现了毫米级的动态定位精度。
“为这个口径500米,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做的前期工作,只是我们结合实际工程开展研究的一个具体事例。我们的团队,很早就有重视硬件、重视项目和工程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段宝岩说,“后来,我们又和南京14所搞雷达天线系统的CAD软件平台研发,以及和西安39所开展大型天线合作,直至最近应用到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的40米口径天线,还有将用于4亿公里之外火星探测的位于佳木斯的65米口径天线,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工程,都必须出东西、见实物。” 在谈到做大工程、大项目的成功体会时,段宝岩说:“我们在科研上始终坚持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没有需求、不结合应用,科研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二是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包括博士生,都必须确立出了校门就是国门的观念。学者的研究成果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是要到国际学术界立足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