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世家的简介

如题所述

  留侯张良,祖先是韩国人,祖父名叫开地,在韩昭候、宣惠王、襄哀王时任韩国之相。父亲名平,在韩朴王、悼惠王时任国相。悼惠王二十三年,张平死去。死后20年,秦灭韩国,当时张良年轻,没有在韩国当官任职。韩国灭亡后,张良尚疣300奴仆,弟弟死了也不安葬,而将家资全部用来访求刺客以刺杀秦王,为韩国报仇,这都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历任五位韩国国君的相位。

  张良曾在淮阳学礼仪,游历到东夷,见到了当时有名的隐士沧海君,招募到一个大力士,铸造了重达120斤的大铁椎。秦始皇东巡,张良和刺客在博浪沙伏击他,误中随从的车辆。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急于抓到刺客,就是因为张良的缘故,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隐藏起来。


  张良曾经悠闲从容地在下邳一座桥上散步,有一位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身边,故意将脚上的鞋子丢到桥下,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捡鞋!”张良很吃惊,想殴打他。见他年老,才强忍住怒气,下去捡上鞋子。老人说;“给我穿上鞋!”张良即以为他捡了鞋子,便恭敬地挺身上前跪着,为他穿鞋。老人伸出脚让张良替自己穿好鞋子,笑着走了。张良非常惊异,目送他离去。老人走了一里来路,又回来了,说;“小子值得教导啊。5天后天刚亮,和我在此处相会。”张良因此觉得奇怪,跪下回答说;“是。”5天后天刚亮时,张良前往桥上。老人已经先到了,生气的说;“和老人相约,却后到,为什么?”转身就走,说;“5天后早点来。”5天后鸡刚叫时,张良便前往桥上。老人又先到了。又生气的说;“迟来了,为什么?”离去时说;“5天后再早来一点。”5天后,还不到半夜张良就前往桥上。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该是这样。”取出一卷书,说:“熟读此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10年以后发迹,13年后小子到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于是离去,没有其他话,不再出现。天亮时看这本书,竟是《太公兵法》。张良因此而诧异,常诵读它。


  ……13年后张良跟随汉高祖经过济北,果然见到谷城山下那块黄石,便取回来,珍重地供奉祭祀。张良死后,黄石与他同葬,每逢 扫墓和冬夏祭日,也祭祀那块黄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2

青年时代的张良是一个血气方刚的豪侠人物,他毁家纾难,为韩国报仇,行刺秦始皇。
但司马迁又通过张良遇见圯上老人的情节,刻画了张良的隐忍,这是早年张良性格的又一个侧面。
张良追随刘邦以后,处处表现出了他的政治远见和高超谋略,如设计击败秦军,劝谏刘邦撤出秦宫,争取黥布、彭越,笼络韩信,进而灭楚等。刘邦称帝后,他建议封赏与刘邦有宿怨的雍齿,从而安定了人心,加强了内部团结。力劝刘邦把首都从洛阳迁往长安等等。
他是刘邦智囊团中的核心人物,为刘邦出了很多主意,刘邦对他则言听计从。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此句也成了对古今高明军师的共同赞语。
明哲保身是张良后半生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良深知“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在群臣争功的情况下,他“不敢当三万户”;刘邦对他的封赏,他极为知足;他称病杜门不出,行“道引”、“辟谷”之术;他扬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处处表现得急流勇退。因此,在汉初“三杰”中,韩信被杀,萧何被囚,张良却始终未伤毫毛。司马迁通过上述情节,把张良刻画成了一个城府极深、明哲保身的典型。我们如果把张良和《淮阴侯列传》中那位工于谋天下、拙于谋自身的韩信相比,就可看出司马迁笔下刘邦的两位大功臣形成了多么巨大的反差。
此外,司马迁在本篇的写实中夹杂了一些传奇性的描写,如张良“东见仓海君”、“得力士 ”,遇圯上老人授书,十三年后取谷城山下黄石祭祀,张良“学辟谷,道引轻身”,“欲从赤松子游”等,扑朔迷离,亦真亦幻,为本篇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