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为何大多不勤政务实?

如题所述

明朝初期的皇帝大多比较勤政。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等。值得一提的是:明成祖时开始完善文官制度,逐渐形成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使得皇帝不必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但尽管如此,成祖本人仍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但明朝中期和后期,出现了不少怠政的皇帝,如明武宗(年号正德),明神宗(年号万历),明熹宗(年号天启)等。据说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年号崇祯)算是比较勤政的,但已无济于事。

明朝的历史似乎印证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规律。尤其原因,可借用黄炎培的一段话解释:“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4
封建制度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各个方面已经基本成熟,所以除了朱元璋,其他皇帝的工作量相对比较少的,一个是因为有司礼监太监,另一个是因为有内阁,这两个基本分担了皇帝的所有工作。许多人只看到了宦官专政,败坏朝纲,认为太监就是文盲,其实太监们自小入宫,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有些太监甚至出去考个举人不成问题,所以太监们的学识还是挺高的。毕竟阴谋诡计也是需要才学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虽然明朝宦官专政,但是皇帝对太监的掌控力是非常强的,一句话就可以不管多大权力的太监灭掉,就算是刘瑾,在整个明朝最不管事的皇帝明武宗的一句话后马上被杀。而内阁,自明成祖之后权力越来越大,内阁认为皇帝只要按时上朝,准时批阅奏折,做好本分就行,换句话说,皇帝最好只是国家的象征,木偶就行,不用太睿智,也不要太昏庸,平庸就好。内阁与皇帝争夺权力是贯穿于整个明朝的,总体来说内阁是占上风的。所以皇帝没必要勤政,也勤不起来。
第2个回答  2011-08-12
明朝的内阁制度很完善,

明朝内阁制度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大明正统朝末年的反复,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战,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主撑内阁未成大乱,经过大明嘉靖、隆庆朝的发展,大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大明永乐帝实际上是明朝最后一个成功的专制皇帝,在永乐朝以后,内阁权力加强。中晚明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内阁中人才济济,皇帝再怎么潇洒都无所谓! 大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清朝则与明朝不同,大臣们只是奉命办事,皇帝则往往是把权力全部抓在自己手中,因此专制成为大多数清朝皇帝的特点。

详细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593763.html?wtp=tt
第3个回答  2011-08-12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呢,事实上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王朝的悲哀,因为历代以来,皇帝最重要的选取标准是立长不立幼,而是否适合做皇帝,是否能够把江山治理好,则放到了次要的位置,这样一来正统即位的皇帝很有可能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有的甚至极其昏庸,参考一下古代治理国家很好的皇帝,你会发现,他们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自己的政治手段(比如弑兄的李世民,杀侄的朱棣,还有篡夫的武则天,以及很多开国皇帝),也许你会觉得这些手段很不光彩,但你必须承认使出这些手段的人是高明的,治理国家的手段也是高明的。其实,就算皇帝的人选不是很合适,只要皇帝本身不是及其昏庸,稳定的统治还是可以维持的,历朝历代的江山都有一定的保障措施:皇帝身边的官僚以及先前的规章制度都可以帮助维护统治,国家机器依旧能正常运行,但是,如果这样的皇帝宠信了一批小人的话,国家机器的运行就会遭到破坏。至于明朝,它的一大特点就是宦官专政,可以说,哪一个朝代的宦官都没有像明朝这么吃香,明朝的宦官掌握了国家机构中的很多实权,而又懂得讨好皇帝(也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因此明朝的宦官更能够影响皇帝,就是说,如果这个皇帝不怎么样,那么在明朝,他宠信小人的几率就大很多,因为宦官大多没有才德,只知道一些私利,没有大局观,也不知道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在他们的影响下,皇帝会变得很市井(明朝是另类皇帝最多的朝代:最喜欢金子的,最喜欢做木匠的,最喜欢卖东西的等等)总得说来,其实历朝历代的选出昏庸的皇帝的几率都差不多,只不过在其它朝代把持朝政的是懂得治国的有学识的人,而明朝则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太监,明朝皇帝不勤于政事,可见一斑。
第4个回答  2011-08-12
明朝还是有几个勤政有抱负的皇帝,但那朝那代也都是勤政的占少数,没见那个朝代的皇帝是都勤政的。所以,内阁体制只能算原因之一,或者叫次因。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惰性。不过,某种程度来讲,懒也不是坏事。世界是懒人创造的,正因为有了想偷懒的人,体制才得以进步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