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级的古诗和资料袋(人教版的)。

人教版的不要搞错了
小学的
上册的和下册的

一年级的古诗《一去二三里》《画》《静夜思》《鹅》、《村居》、《所见》、《春晓》《画鸡》《小池》
二年级的古诗 《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草》《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绝句》
三年级的古诗文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咏柳》《春日》《乞巧》《嫦娥》《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惊弓之鸟》《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
四年级的古诗文《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纪昌学射》《扁鹊治病》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七律 长征》《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清贫乐村居》《杨氏之子》《晏子使楚》《将相和》
六年级的古诗文《伯牙绝弦》《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 秋》白朴《学弈》《两小儿辩日》《七步诗》《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花》《石灰吟》《竹石》郑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已亥杂诗》《浣纱溪》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
现代诗《我想》高洪波《白桦》叶赛宁《太阳的话》艾青《我们去看海》金波《致老鼠》阎妮《爸爸的鼾声》

附原诗: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唐林杰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三国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题画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观 水是烟波横,水好像是眼波横流,山是眉峰聚。山好像是眉峰攒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眉眼盈盈处。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才始送春归, 方才送春天归去了,又送君归去。又送君(鲍浩然)回去了。
若到江南赶上春, 要是到江南(江苏浙江)赶上春天千万和春住。 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字面解释: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峨峨:高。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绝:断绝.
  念:指伯牙心里所想的,所要表达的内容。    善:擅长,善于。
  若泰山:就好像泰山一样。若:好像。    曰:说.
  善哉:语气词,表示感叹.意为“好啊”,“妙啊”。
  洋洋:广大    谓:认为,觉得    之:代词    必:一定  
  所念:(心中)所想到的。    得之:知道,明白。必定准确的知道。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知趣相同和有共同语言的人。近义词:知己、知交、知友。    破琴绝弦:把琴摔坏,把弦拉断。
  不复鼓:复:再,重新。再也不弹琴。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俞伯牙心里想的,钟子期一定能知道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就把琴摔坏,把弦拉断,一生不再弹琴。
  这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俞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此后,因为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寻或乐曲美妙,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心意,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因为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专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注释)
  昔:从前。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思:语气助词。  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赏析一: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弈秋(2),通国(3)之(4)善弈者也。使(6)弈秋诲(7)二人弈,其(8)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9);一人虽(10)听之(11),一心以为有鸿鹄(12)将至,思援(13)弓缴(14)而射之。虽与之(15)俱(16)学,弗若(17)之矣。为(18)是其(20)智弗若与(20)?曰(22):非(23)然(24)也。

(1)弈:下棋。(2)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之:的。(5)善:善于,擅长。 (6)使:让。
(7)诲:教导。(8)其:其中。(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10)虽:虽然。(11)之:指弈秋的教导。(12)鸿鹄:天鹅。
(13)援:引,拉。(14)缴:本课指有丝绳的箭。(15)之:他,指前一人。
(16)俱:一起。(17)弗若:不如。(18)矣:了。(19)为:谓,说。
(20)其:他,指后一个人。(21)与:吗。(22)曰:说。(23)非:不是。
(24)然:这样。
《学弈》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确实不愧为圣人: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一般被捧得很高的人,很难做到他这样,遇到以上这样的情况,也多半是顾左右而言他,以掩饰自己的无知。圣人的风采的确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佩服!
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误差、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浩瀚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一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在地面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