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成果

如题所述

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中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需要有创新冲动,善于发现问题是产生冲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甚为深远。
现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
在探究式学习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触动他们的思维因子,思考和感悟自然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处于初中阶段的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浅显、幼稚而招来讥讽,或者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老师不悦,所以大多沉默对之。长期的沉默,学生的思维自然活跃不起来,头脑里的“问题”便越来越少,最后几至湮灭。加之课堂上,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地位如泰山压顶,常常使学生高山仰止,却步雷池。教师则更多以教为惟一中心,以中考为最终目标,完全忽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参与学习。这一系列作为,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问。我个人多年中学,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害怕答问,一旦老师问到自己,即使勉强站起来,也大多低头塞语;城里的学生也只是性格较开朗些的敢提点问题,大胆主动者极少。对这种现象略加考察,普遍的情况是学生怕老师,有的则是学生怕学生。因此,给学生创设真正宽松和谐的民主课堂,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至为必要。
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应该是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而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以及他们各自的哪怕是极为细小的创造力。课堂上无论学生提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幼稚,甚至离题万里,也不要简单予以否定,都须给予热情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逐步做到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多问
学生有了疑问,还应该使学生把问题问出来,求得答案。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愿意问问题,结果使得问题胎死腹中。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对问题麻木了,不但不努力寻找“是什么”,而且也懒得思考“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问问题呢?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专家分析认为,学生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因此,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作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者。教师不是什么都知识,教师传授的知识也不是都正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自己和材料,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共同探讨。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