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含义

简单题,

货币政策目标
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这是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的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当代各国的货币政策一般可以概括为五项:稳定物价/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稳定
含义:◆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多个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各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可概括为:稳定币值(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有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有的相对独立;但更多地表现为目标间的冲突性。
◆处理政策目标间的冲突方式:①侧重于统筹兼顾,力求协调; ②侧重于权衡选择,视需要突出重点.各国的首要目标通常是稳定物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7

第2个回答  2021-01-07

第3个回答  2011-12-23
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就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进行金融控制和调节所运用的策略手段。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一般性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即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我们称为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也有人称之为三大法宝,因为这些手段的实施对象是整体经济,而非个别部门或个别企业。
1.再贴现政策
所谓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票据进行贴现所收取的利息的比率。
再贴现政策的效果包括四方面:第一,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改变其放款和投资活动;第二,贴现政策可以产生告示性效果,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和公众的预期,引导金额市场利率;第三,通过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方向,起到抑制和扶植的效应;第四,再贴现率的调整,对货币市场具有较广泛的影响。
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包括:第一,如果再贴现利率过高,商业银行就不会去中央银行再贴现,而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金,中央银行不能强迫商业银行一定要到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第二,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只能影响利率水平,不能改变利率结构;第三,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因为中央银行如经常调整再贴现率,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使企业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2.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例,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存款准备金与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第一,可以将金融机构分散保管的准备金集中起来,防止存款人集中、大量挤提存款而导致支付能力削弱,对经济金融产生破坏性影响,保证金融机构的清偿力和金融业的稳定;第二,用于调节和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贷款规模,控制货币供应量;第三,增强中央银行资金实力,使中央银行不仅有政治实力,还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中央银行难于确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时机和幅度,商业银行难于迅速调整准备金数额以符合提高的法定限额,如果少量的超额准备金难以应付,会使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灵,因此,这一工具是一件威力巨大但不能经常使用的武器。
3.公开市场政策
公开市场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外汇,以吞吐基础货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行为。
公开市场政策的效果:第一,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大量买进有价证券,相当于向市场上投放了一笔资金,增加了市场货币供应量,如果是流人商业银行手中,可以导致信用的扩张,货币供应量成倍增加。相反,当中央银行大量卖出有价证券,使市场资金流回中央银行,会引起信用规模的收缩,货币供应量减少。因此,公开市场政策可以达到适时适量地按任何规模扩张和收缩信用,翔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比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灵活;第二,公开市场政策比贴现政策具有“主动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随时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待;第三,中央银行可以根据金融市场的信息不断调整业务,产生一种连续性的效果,这种效果使社会对货币政策不易作出激烈的反应,而其他两个政策只能产生一次性的效果,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
公开市场政策的局限性:第一,传导机制较缓慢,其影响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见效;第二,公开市场政策对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和收益率影响很大,需要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多样的证券种类;第三,当商业银行的行动不配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选择性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针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用途的信贷而采取的政策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影响金融机构体系的资金运用方向以及不同信用方式的资金利率,起到鼓励或抑制的作用,达到结构调整的目的。这些工具有:
1.对消费信用的支持或控制
2.房地产信贷管制
3.贷款限制
4.信用分配
5. 证券保证金比例
6.利率调整
7. 道义劝说和窗口指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