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往来款为何长期挂账

如题所述

企业在经济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应收、应付、暂收、暂付款,是企业资产、负债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多地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然而,市场的信用危机又使得企业间相互拖欠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企业的往来账款增加。

再者,由于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上的原因,许多不属于往来账款的其他经济内容,也体现在往来账款中,有些企业的往来账款中包罗万象,其结果也造成往来款的增加。

特别是在商业企业,往来账款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不仅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也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的管理,对减少企业资金占压,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都是十分重要的。

扩展资料

往来款的管理可分为事先、事中、事后三阶段来管理。事先管理尤为重要,在签定合同时,就应充分意识到往来款的财务风险,建立相应的制度,对合同签定、采购过程、借款环节严格控制。

不能在事先未对合作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就盲目地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忽视了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从而加大往来款的风险。对投资性、决策性事项,领导层则要对其做好事前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往来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02

  如何正确处理行政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往来款长期挂账问题?

  2004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部门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借用、拖欠公款进行多次清理,但往来款项长期挂账的现象在审计报告的问题部分仍频繁出现,一些部门主要负责人苦着张脸说:“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稳妥地处理,毕竟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不是哪个人说抹去就抹去的……”
  往来款项是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暂付、暂存等待结算的款项。我局在近期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一些单位存在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现象。具体表现在:
  1、往来款项金额大,涉及的往来户数量多。往来账款涉及的户头按部门、个人、项目分类,有的多达几十个,涉及总额有的达千万元之多。如某单位往来账户三年以上债权76户1623.25万元,部分已挂账十年以上。
  2、往来款项挂账时间长。俗话说“新官不理旧账”,由于一些经济事项没有及时与当事人(单位)进行对接,及时进行账务核算和清理,应转收支的未转,已成呆死账的未核销,个人欠款未催收,加上有的款项涉及当事人死亡、离任等,使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挂账十年以上。如在进行某单位原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有的当事人早在10年以前就已经作古,有的当事人早已退休多年,无法联系本人。
  3、专项资金长期挂往来账。一些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对已完成项目的项目资金结余不及时与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结算,留在单位帐套长期闲置,造成专项资金长期挂账。
  审计认为:往来款项长期不清理,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成为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即使并非自己在任时形成的往来账款,单位领导也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在,审计重点就如何清理债权项给出几点建议:
  1、全面核实,分门别类。对各类债权项,列明暂付款(其他应收款)的数额、具体事由、发生(到期)时间等,形成清理的台帐,有助于彻底清理,无一疏漏。
  2、按类落实,逐项清理。有审计意见的,可根据审计单位核实的结果按单位、个人、项目进行清理。无审计意见的,查找原始单据,落实偿还主体。根据款项涉及主体的实际情况,按照可收回和不可收回分类,可收回款项按照已到期和未到期分类处理。对已到期未收回的款项,可组成清债小组,逐一收回。对确实难以一次偿还的,由清债小组办公室与当事人订立书面或口头还款计划;对未到期的往来款项,要进行债权确认。如确实无法收回的往来款项,按照款项归属分为下属单位债权和单位本级债权:下属单位债权无法收回的,经由上级主管部门集体商议,准予核销;单位本级债权核销,则填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提供盘亏、报损的有效凭证至国资办,经由国资办批准,方能处置。
  3、及时调账,账面清晰。财务管理人员凭国资办开具的《资产核销通知单》和上级主管部门决定结果分别对本单位和下属单位的进行相关账务核销。

  按预算法和有关财务制度规定,往来款项应及时清理结转。但从审计发现的情况来看,往来款项长期挂账问题越来越突出,账龄长、金额大。今年1-11月份,余庆县审计局在3个被审计单位共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22,463万元,其中“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高达99%。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预付工程款挂帐,长期不进行帐务处理。审计中发现,有很多单位的工程款采用预付款的形式结算,又不及时进行竣工决算,旧挂帐未处理,新挂帐继续增加,导致工程款一挂再挂,越挂越多。

  二是多头挂帐。这一现象在一些往来款项数量较大的单位普遍存在,同一户名在应收款、应付款中挂帐2次以上,不但给往来款项的清理造成了一定难度,也不能真实体现财务状况。

  三是人事变动导致往来款项未清理。个别单位因领导换届人员变动等原因,导致有关文件材料缺失,部分往来款项的性质和具体用途无法说清,给清理工作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四是借款不能收回形成呆帐。如某局在80年代借给某国营企业的资金,由于该企业已破产解体无能力偿还,但至今往来款项中仍有挂帐,这些呆死帐由于形成的时间长,原因复杂,当事人也不容易找到,清理很难。

  五是代管资金暂存款由于缴款单位不明或者缴款单位未注明收款单位造成银行退款。

  针对往来款项长期挂账的问题,我局一般都依据有关财经法规责令被审计单位及时组织清理。然而,被审计单位的清理工作总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隔靴挠痒、无疾而终。往来款项的长期挂帐已成为滞留财政资金的一大症结,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还容易造成资金沉淀、债权灭失、资产流失,应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建议:

  一是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管理部门成立联合清查小组,对各单位的往来款项作一次彻底清查,确属核销范围的给予核销,该收回的收回,加强对往来款项的监督管理不留死角。

  二是各单位各部门一要建立定期对账制度,每年年终与债权债务单位采用书面方式进行一次对账,以确保证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二要有针对性的查账、核实债权债务,并对往来款项的性质予以归类,需要核销的往来款项,要按规定程序报经财政部门审批后核销;三要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和法制观念,严格遵循会计核算原则,切实按照有关会计准则、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会计核算。

  三是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要改变新官不理旧帐的错误观念,积极清理往来款项;严格控制单位借款规模,及时对应收账款进行清收。

第2个回答  2023-01-10

企业在经济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应收、应付、暂收、暂付款,是企业资产、负债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多地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然而,市场的信用危机又使得企业间相互拖欠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企业的往来账款增加。

再者,由于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上的原因,许多不属于往来账款的其他经济内容,也体现在往来账款中,有些企业的往来账款中包罗万象,其结果也造成往来款的增加。

特别是在商业企业,往来账款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不仅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也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的管理,对减少企业资金占压,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都是十分重要的。

扩展资料

往来款的管理可分为事先、事中、事后三阶段来管理。事先管理尤为重要,在签定合同时,就应充分意识到往来款的财务风险,建立相应的制度,对合同签定、采购过程、借款环节严格控制。

不能在事先未对合作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就盲目地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忽视了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从而加大往来款的风险。对投资性、决策性事项,领导层则要对其做好事前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往来款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风险案例】  某税务检查组到H公司例行检查,检查组董组长在查阅被检查年度汇算清缴资料时,发现收入明细表中营业外收入项下的其他栏目填有7.5万元,觉得检查到这部分内容时应搞清楚具体情况。他打开营业外收入账户,看到H公司将两笔长期无法偿付的应付账款转入其他收入,便询问该公司财务部周经理。周经理解释道,一是因为税法规定对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要作为计税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为了避免这两笔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长期挂账。
  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董组长查阅了上述处理的会计凭证,发现凭证后没有任何附件,只是在凭证摘要栏中写了无法偿付转收入。董组长又打开了两个相关的应付账款账户,只见在上年转入贷方时的摘要栏中均仅写了上年结转,然后就将这两账户余额从借方转入营业外收入,摘要栏写了无法偿付转收入,两个账户全年均无其他发生额。顺着这两个账户,董组长又翻看了应付账款的前后几户账页,发现还有几个账户全年度没有发生额,但其贷方余额却均转入了长期应付款,而且摘要栏只是简单写了转往来,再追踪到各长期应付款账户,发现各账户摘要栏仅是分别写了应付某公司。董组长统计了一下,类似情况共6户总计87.8万元。
  职业敏感让董组长对H公司这种处理有所怀疑,他请周经理予以解释。周经理先是一愣,但马上解释道,这些客户已经由业务关系变成纯粹的债务关系,所以不再挂应付账款账户。董组长又问,那是不是无法支付了呢?周经理说这不好说,对方什么时候来追款谁也不知道。听到这里,董组长觉得这几笔往来款虽属于长期应付未付,但也没有证据证明其一定无法支付,还必须获取相关的证据。但如何获取证据呢?董组长突然想到可以从H公司已作收入处理的两笔往来款的依据入手,但由于相关会计凭证未附转账依据,他只好找来登记往来账的经办会计询问。该会计解释称,他只是执行了财务经理的要求,依据是什么并不清楚。董组长又请该会计谈一谈8个账户长期不付的具体情况,会计介绍说,按照他的理解,这8个账户应该为同一性质,都属于挂账五六年以上的应付未付款,至于为什么按两种情况分别处理他不得而知。听到这里,董组长觉得自己的怀疑已得到初步印证,于是又找到周经理,请他拿出分两种账务处理的依据,周经理为难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于是,董组长便直截了当地问道:6户应付账款转长期应付款是不是为了回避企业所得税的问题?见董组长点到穴位,周经理只好承认了。
  原来,每次纳税检查,由于检查人员都特别关注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账户长期应付不付的情况,而H公司这8个账户的账龄越来越长,为了避免麻烦,他们采取了分步走的方法,先转了其中2户小金额的作收入以迷惑检查人员,而将6户大金额的转入长期应付款,以逃避检查人员的视线。
  为了查实情况,董组长询问周经理已经转收入的2户的证据,周经理介绍说,对方应该不来要了,五六年前对方还有电话核对并催要,但后来什么联系也没有了,他们单位每年接受审计时都向对方发询证函,均无回函,之所以拖了很多年就是怕缴企业所得税。说完,周经理拿出了他们公司对包括其他6户在内的全部8户往来款的处理意见。实际上,该意见就是将这8户往来款全部予以核销,仅是在具体账务处理时,为了暂缓纳税而将6户往来款转移到长期应付款账户。至此,问题终于查明,H公司受到了应有的处理。
  【案例分析】  对于经营时间较长的企业而言,一般都可能存在一些往来款无法偿付的情况,但由于这部分债务结转收入后需缴纳企业所得税,所以,许多企业都不愿意结转。而长期不结转税务部门就会关注这些账户,一些不愿将往来款转收入而纳税的企业就想方设法隐藏这部分往来款,于是就出现了类似于H公司的情况。
  笔者认为,检查上述问题时切不可简单仅以挂账时间的长短为准。要知道,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是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而不是挂账时间长的应付款项,因此,税务检查时切忌仅以挂账时间长、对方倒闭或破产及债权人死亡或失踪等理由来简单判断,因为这些理由都不能单方面构成法律意义上判断确实无法偿付的充分证据。所以,检查人员一定要注意对确实无法偿付证据的收集,如债权方长时间没有催款和对账的情况记录、债务方与债权方主动对账的资料(如往来询证但没有回函)、债权人倒闭、破产、死亡或失踪的证明,同时再结合挂账时间长等情况,形成较为充分的判断证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