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无雪天藏玉 三春有雨地生金 的出处

如题所述

这是流传于民间的一幅对联,作者佚名现其出处已无从考证。“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常用如此美好的语言期望未来,祈福老话成真。

这是一副求雨的对联,大多数情况下应用于久旱无雨,庄稼颗粒无收,千家万户纷纷在春节时祈祷上天,在门前贴求雨联的时候。意思不外乎期望春天万物的勃发,等待来年的收获。

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

人们见这位秀才学问这么高,连蜘蛛窜出来的字都能认识,就问他老人家这是什么字体?秀才摇摇头,之后又点点头:“好像这是鸟虫篆,写这字是哪位先生呢?写得如此好,我还是第一次见过。”众人听后大笑,笑的秀才莫明其妙。

这可能是一句笑话,但是,却反映出对联在过年中的重要性,也说明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必然联系。

扩展资料: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

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对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腊月:春联 文 / 月色情人

村民的节日,基本上与群体娱乐,勉劝农事,祈求丰收,祭祀祖先有关。以农为本,驱灾祈福,又是所有节日的特点。儒、释、道三教并存,形成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佛教、道教为两翼的文化格式,养成了善良、宽容、纯朴、务实、敦厚的民风民俗。
在村里,数除夕节最能体现节日那种气氛了。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村里人称之为除夕节,也叫年三十。除者,岁时逝也;夕者,夜晚也。原意是:

一夜连双岁,
三更分二年。

忙忙碌碌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这一刻更显珍贵,尤其留恋。除夕这天,村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第二天的过大年,进行最后的准备。
第一项工作,首先是清扫卫生。室内室外,都要彻底打扫一遍,就是平时很少光顾的墙旮旯,也要认真清扫。俗语说,柴有柴样,炭有炭样;清水洒街,黄土垫圈;院里院外,喜气洋洋。大部分人家,还要把院里的垃圾杂物,以及厕所里的粪便,都要清理出去。
把院打扫干净之后,然后是安置神位,村里人习惯把各路神仙统称为“爷爷”。村里人认为,春节凌晨,上天诸位神灵都要降临人间,与民同乐,与民同庆。村里人一般请得神仙有:财神爷、灶君爷、土地爷、天地爷。木匠人家还请鲁班爷,读书人家还请文昌爷,饲养牛马驴羊的人家,还请马王爷。所谓的请,其实就是在一张黄纸上写个牌位,牌位旁边再写一副对联,贴在一块木板上,前面摆上香炉,在香炉里插一小枝柏树,牌位旁边放上一些香和蜡烛,这就行了。
土地爷的神位,大都摆在人家的大门里面。灶君爷的神位,一般设在人家的锅灶上。天地爷的神位,一般设在人家的院落里。财神爷的神位,一般设在人家居住的房子里。文昌爷的神位,一般设在人家的书房。马王爷的神位,一般设在人家的牛马圈外面。
下来就是写春联了。村里人写对联,一般找有文化的人来写。其实他们也会写,只是不愿意磨墨洗砚,展纸捉笔。记得祖父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就为村民写了一辈子对联。从早上一睁开眼睛写至天黑,就坐在坑上不动,给村里人写对联,给村里人写爷爷的牌位。写完一家,接着再写第二家。写累了,就靠在被子上躺一会儿,或者是抽支烟。然后接着再写。人常说,文如其人,其实是字如其人。看一个人写出来的字,就知道这个人的性格和脾气,也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来。祖父是非常正统的教书先生,言行都极其规范,从他老人家写出来的字,就可以看出祖宗留下来的规矩,绝不是我笔下的狂草疾书,也不是那种龙飞凤舞,而是横有力,竖有劲,一撇一捺见功夫,用二句成语来说,就是:

丰腴浑厚,
真气盎溢。

祖父走了之后,父亲又继承了祖父的遗风,接着为村民义务书写对联。而我则是在他们基础上,又多了一些个性。反映在写字作文上,就是一种浮躁,也可以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这是天性,也是性格。但在我的骨子里,不能否认祖父和父亲遗传给我的那种与人为善。
有时,我在场的话,看见父亲那么累,我说我替您写写吧!虽然没有父亲写得好,但是我写得快。有人喜欢我的字,有人就不喜欢,他还不敢明说,先让我抽根烟,然后和我闲聊,这意思就是让父亲写。因为父亲写得工整,而且还传统实在。而我的字是龙飞凤舞,不拘形式,好像写钢笔字那样。
写好对联后,就该贴对联、贴字楼、贴窗花了。有的地方还贴门神,村里没有这个习俗。对联多为红纸黑字。一进腊月二十,村里人就开始置买红纸。
近年来,从城里流传到村里一些不良现象,就是过年不写对联,而是从商店里买印刷好的对联。小的五角一对,大的一元一对,这也是极其少数的。大多数村里人还是自己写,一来省钱,二来主要是要这个气氛。
在这儿,我想起村里人讲过这么一件故事:过去人们不会写字,过年还必须要写对联,贴对联。没人写,怎么办?只好捉一只蜘蛛,放进墨盒里,之后把它取出来,放在红纸上,再用一只碗儿把蜘蛛扣住。过一会儿,把碗拿走,可以看见蜘蛛在碗里面窜出来的“字”。 这样反复进行数次,一副对联就写好了。正好有一位老秀才看见了,左看右看不认识,这是什么字呢?问其它人吧,又怕人家笑话,只好胡念一番:

一冬无雪天藏玉,
三春有雨地生金。

人们见这位秀才学问这么高,连蜘蛛窜出来的字都能认识,就问他老人家这是什么字体?秀才摇摇头,之后又点点头:“好像这是鸟虫篆,写这字是哪位先生呢?写得如此好,我还是第一次见过。”众人听后大笑,笑的秀才莫明其妙。这可能是一句笑话,但是,却反映出对联在过年中的重要性,也说明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必然联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