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400米怎样不累又快

如题所述

1、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可增加肌肉收缩时的速度和力量,可改善肌肉协调能力,预防或减少肌肉、肌腱韧带的伤害。像跑步这类耐力性运动项目中,热身运动还可以加速,改善肌肉的黏滞性,增强血红素和肌蛋白结合和释放氧的能力,减少血管壁阻力。

神经感觉受纳器的敏感度和神经传导速度可因体温适当地提升而获得改善。体温上升,可以刺激血管扩张,使活动部位的局部血流增加。血液的流速和流量随肌肉温度上升而增加,能源的供输和代谢物的排除,因而改善。

2、腿部对地面施加的力越大,地面的反作用力(Fx与Fy)就越大。相应的加速度变大,跑步速度也就会变快。

短跑运动员之所以能跑那么快是因为腿部能够输出的力量远超常人,反应在人体身上就是腿部肌肉的发达。

跑步中的“力”

当在跑步时,双腿不断交替重复着抬起和放下的动作。脚底不断地与地面相接触,并且向地面施加力。

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地面也会对人施加了一个反作用力。这就好比用手打墙壁,手会痛是因为墙对手施加了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使人产生了加速度,所以才有了向前的动力。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质心运动定律”。

可以了解到人跑步的动力来源于人体(脚)与地面相接触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加上重力本身的存在。所以跑步时作用的共计有3个力,它们分别是:

Fg:重力,作用于跑者的质心

Fx:脚与地面接触所产生的水平力

Fy:脚与地面接触所产生的垂直力

这三个力里面,重力是永恒存在的。理论上,想要跑的更快,就需要增加水平力(Fx)与垂直力(Fy)。这就好比开车,想加速就会猛踩油门。道理是一样的。

扩展资料

身高对跑步带来的影响

身高越长的跑者,理论上能够达到最高速度也就越大,只是想达到这个最大速度并不容易——

因为随着身高的增长,身体协调性会下降,那么最终施加在地的力量也会降低。所以通常优秀的短跑运动员身高会在180-185cm左右。

但特例也不少,比如1米95的博尔特。

除了身高外,博尔特右脚触跑道时的峰值力比左腿要大13%左右(平均右腿1080磅、左腿955磅)。每次跨步时,他的左脚在地面停留的时间比右脚要长14%左右。这似乎与传统理论相违背,不均衡必然导致失衡,跑步速度也不会快。也有人揣测这是为了适应脊柱侧弯(导致左右腿长度不一致)而天然形成了这种跑步方式。

从目前短跑的趋势来看,选手们要比过去越来越高了,上面说的180-185cm之外,也有大量的大个子跑者出现,这也说明顶尖选手越来越强大的身体协调性,他们足以抵消身高带来的劣势而极大发挥出步长的优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怎么跑步不累?跑步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7

1、起跑节奏练习(爆发式的):节奏嗒、嗒、嗒连续快速(可提高0.1秒—0.2秒)

2、反应速度练习 :不同的发令声音(咳嗽、击掌、吹哨等练习)。

3、多做行进间跑:30-40-50-60-80-110米。(提高绝对速度)

4、途中跑(大步幅高频率)

5、解决后程冲刺跑:竭尽全力冲过终点线。(可提高0.1秒)

6、平时应该多做哪方面的辅助训练?多做跑的专门性练习,把技术练好,将来就好办了。

7、200米跑法:弯道起跑要沿切线方向起跑加速,弯道跑不要用全力跑90—95%的力量来跑,整个身体内倾,摆臂时左手小幅度,右手摆动幅度要大。出弯道后要全力加速,高中心,大步幅来跑。

8、弯道跑时不要用全力,90——95%的力量跑就可以了并注意弯道跑技术。直道上要高重心大步幅和高频率,用力100%。

9、起跑要抢出去。上跑道前注意听发令人的发令节奏,一定要掌握准节奏,然后顶枪跑。

10、要相信自己,按自己的节奏跑,不要受别人的干扰(后面热的追赶),要有霸气,头脑冷静。

11、400米跑是一项既要求速度,有要求耐力的项目。所以,跑起来难度较大,一般人跑主要是体力分配不合理,造成200米后体力迅速下降,从而成绩不理想。

12、400M和800M是两个不同的分类项目,400是短跑,800米是中跑,如果你是400米短跑运动员,你的耐力练习距离最长450-600米(专项距离)。一般耐力30分钟以上至2个小时都可以。看你的耐力需要的是一般耐力还是专项耐力而定。

13、 最后一个直道上要高重心大步幅和高频率,用力100%。最后30米要竭尽全力冲过终点,注意不能太着急,容易造成身体前倾过大,甚至摔倒,记住终点线是:终点线后0.5米处,而不是终点线。

扩展资料:

新手在跑400米时需要注意的几大事项

一、赛前注意

赛前30分钟喝一些高浓度的葡萄糖水(葡萄糖是单糖可迅速消化吸收直接作用于肌肉),不要喝其他饮料,口渴可喝白水,赛前30分钟之内不要吃任何食物。比赛当天绝对不能吃巧克力等甜食,吃了比赛时嗓子会发粘。

二、准备活动

1、先慢跑微出汗就可以。

2、做压腿、压腰、转体、抻肩等活动,将相关的关节、韧带、肌肉都活动开。

3、做2、3个30米的加速跑。

4、上跑道后做几次原地的纵跳,提高一下兴奋。

5、这段时间要注意保持体温,不要使身体凉下来。

三、呼吸

保证呼吸节奏,三步一吸三步一呼,要用鼻孔吸气嘴巴呼气,要以吸气为主进行气体交换,每一个呼吸周期必须充分地呼气才能保证所需吸气量。

跑之前可以听下音乐放松,站上跑道心理紧张的话可以大叫一声。跑的时候一定要放松,跑的过程中手应该半虚握着,不要把拳握得很紧也不要咬紧牙齿把脖子绷得很紧,那样只会分散你的力量分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400米赛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07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速度很显然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以90~95%的强度进行20~60m跑,每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钟,进行2~3组,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同时,改变短跑的起跑姿势,采取站立式、转身式和行进间起跑,这也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上面这种提高速度的训练,应在质量良好的,即平坦、干燥、硬度适中的道面上进行。温暖的天气将有利于提高这种训练的效率。冷天气不利于这种训练,但在完成适当的准备活动后也可以进行。
发展步频:最佳时期11——13岁。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训练手段:[1]高速 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联系,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 摆腿练习,要求腿 臂动作协调进行。

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 ,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

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训练方法:(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1各种球类运动;(1)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2)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2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
3发令或听信号(口令、掌声等)的蹬起跑器的练习; 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触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20秒;
5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秒;
6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米;
7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9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60米(计时、计步)。
10 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各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
第3个回答  2019-08-30

四百米是很难跑得。四百米既需要你的耐力有需要你的速度,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你想更快还不累,不下功夫是不可能的。
400米,不累
四百米是很难跑得。四百米既需要你的耐力有需要你的速度,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你想更快还不累,不下功夫是不可能的。

第4个回答  2011-11-15
不知道你平时锻炼多不多,要是多的话,可以前一百米开始就以百分之八十五的速度跑,过了一百米后就是保持速度的问题,尽量以匀速前进,步幅要大,呼吸均匀与自己的节奏符合(这个因人而异,目的是使消耗降到最低),过了三百米,就可以尝试加速(前提还是自己的体力问题),到了三百六七十米时,应该是全速冲刺了,冲刺时就不必多说了,无氧呼吸全力冲刺。
要是是和人家比赛,中途的匀速过程要跟上节奏,而三百米后的加速往往是高手与一般人的区别的。
这样跑下来,第一次是不适应,多试几次就觉得没什么了,因为无氧呼吸不多,自己始终在控制自己的节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