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是什么

如题所述

我国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是以国家综合实力为基础,以积极防御思想为指导,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基点,建设与运用军事力量,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而对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全面、全过程的运筹与指导。

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坚持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的统一,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十大亮点

亮点一

“四个维护”成为中国军队新使命

“中国军队有效履行新的历史时期军队使命,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决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军事战略部研究员赵德喜:军队使命是指军队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所承担的重大职责和基本任务。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我军的职能使命不断拓展,“四个维护”为推进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基本遵循。

亮点二

中国军队八项战略任务

“中国军队主要担负以下战略任务: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军事威胁,有效维护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安全;坚决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新型领域安全和利益;维护海外利益安全;保持战略威慑,组织核反击行动;参加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加强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担负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和支援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等任务。”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温冰:关于军队的任务,过去我们一般用“总任务”“总目标”等表述方式来作出要求。

亮点三

“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

“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坚持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的统一,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的内涵。”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积极防御”的本质是“防御”,要义在“积极”。长期以来,正是基于坚持这一战略思想的坚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坚决不搞侵略扩张,不称霸,不争霸,我国才赢得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赢得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再强大,也不会放弃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不会背离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本质,不会违背时代潮流走上武力扩张之路。

亮点四

“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

“实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调整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根据战争形态演变和国家安全形势,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有效控制重大危机,妥善应对连锁反应,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统一和安全。”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闫文虎:军事斗争准备基点由此前的“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调整为“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虽然只少了4个字,内涵却有质的飞跃。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明显,太空和网络空间成为各方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战争的制胜机理已经改变,我们的军事斗争准备立足点当然也要随之调整。[4] 

亮点五

“海上方向维权斗争将长期存在”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仍然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

“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在非法‘占据’的中方岛礁上加强军事存在。一些域外国家也极力插手南海事务,个别国家对华保持高频度海空抵近侦察,海上方向维权斗争将长期存在。”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于淼:正确判断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是谋划制定军事战略的首要前提。中国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挑战,涉及大国因素、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等方方面面。

亮点六

首提“海外利益攸关区”

“加强海外利益攸关区国际安全合作,维护海外利益安全。”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煜:我国首次在国防白皮书中明确提出“海外利益攸关区”概念,这表明,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已经成为军事战略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这是全球化时代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

亮点七

首次公布海军战略转型

“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

军事战略部研究员赵德喜:成立60多年以来,从沿岸防卫、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人民海军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今天,新的战略要求是与中国海上利益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也是与中国海上安全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相适应的。

亮点八

首次披露“重大安全领域力量发展”

“海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体系。”

“太空是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密切跟踪掌握太空态势,应对太空安全威胁与挑战,保卫太空资产安全。”

“网络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新支柱和国家安全新领域……提高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网络防御、支援国家网络空间斗争和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遏控网络空间重大危机。”

“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建设完善核力量体系。”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煜:新形势下,各主要大国在海洋、太空、网络和核领域的战略竞争愈演愈烈,成为全球重要的安全关切。只有拓宽战略视野、树立前瞻思维,积极关注和有效应对这些重大安全领域威胁,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亮点九

“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

“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

“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

“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

“组织非战争军事行动准备。”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于淼:扎实做好各项军事斗争准备,是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基本途径。备战、能战、敢战,才能实现不战、止战和战胜的目的,才能始终掌握军事斗争的主动权。其中,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信息化战争中战斗力的基本形态,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

亮点十

中国军队将“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

“中国军队将加大参与国际维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的力度,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专家解读——

军事战略部研究员释清仁:加强国际安全合作、拓展军事合作空间,已经成为中国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军对外军事交流正在向全方位发展军事关系、推进务实性军事合作转变。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中国军队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也是负责任大国的重要体现。[4]

参考资料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军事战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