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济失调?

如题所述

共济失调属于一种平衡障碍,包括小脑性共济失调、感觉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以及额叶性功能失调几种常见类型,具体如下:
1、小脑性共济失调: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醉酒步态、走路不稳、言语不清,以及有小脑性语言,病因可能与小脑的血管病、肿瘤、遗传变性病相关。

2、感觉性功能失调:受累部位是脊髓的后索,主要表现为闭目难立,即睁眼时候站立还可以,闭上眼之后站立不稳,有踩棉花感。主要的疾病为糖尿病假性脊髓痨、神经梅毒,以及维生素B12缺乏性神经变性病。

3、前庭性共济失调:主要见于前庭神经的病变,眩晕是其主要特点,包括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眩晕及脑干病变等。

4、额叶性共济失调:与额叶及联系纤维的病变相关,共济失调症状相对轻,主要见于血管病、脱髓鞘病和肿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0
共济失调是指在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的运动协调动作失灵,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以及协调发生了紊乱,不能维持身体的基本平衡。人体的肌力分为0-5级,如果肌肉收缩能力是正常的,只是协调功能发生了紊乱。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根据它分类的不同,有一些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小脑性的共济失调,主要表现是站立不稳,就是走路左右摇晃、行走不稳等。如果患者出现这一类的症状,需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去进行诊治,来明确病因,到底是小脑性的共济失调,大脑性的共济失调,还是迷路性的共济失调。
第2个回答  2023-08-24
共济失调是指在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的运动协调动作失灵,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以及协调发生了紊乱,不能维持身体的基本平衡。人体的肌力分为0-5级,如果肌肉收缩能力是正常的,只是协调功能发生了紊乱。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根据它分类的不同,有一些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小脑性的共济失调,主要表现是站立不稳,杜医生可以治疗,就是走路左右摇晃、行走不稳等。如果患者出现这一类的症状,需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去进行诊治,来明确病因,到底是小脑性的共济失调,大脑性的共济失调,还是迷路性的共济失调。
第3个回答  2022-05-04
共济失调的意思,就是患者的肢体肌力是正常的,但是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较差,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站立不能、行走不能、上肢力量明明很好,但拿东西就是不太平稳。

再有就共济失调,会表现出一定的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和协调性发生变化,不能维持躯体姿势的平衡,往往如果累及到言语,就会出现言语不清、言语障碍。

共济失调,发病率比较低,多见于酗酒以及小脑梗塞的病人,再就深感觉障碍的患者,也会出现供应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主要以平衡障碍为主,小脑性共济失调,同时会表现为肌张力减低、眼球震颤、言语障碍和随运动的幅度,协调性不好。
第4个回答  2023-12-21
共济失调是指在神经系统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性被破坏,导致身体肌肉不受控制地运动,出现走路不稳、肢体抖动、语言不清等症状。这种情况在睡觉时也会发生,导致身体会不自主地抖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