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红包,不同身份应该怎么给?

如题所述

每年过年,走亲访友肯定是少不了的。你去别人家拜年,对方也会来你家拜年。在许多地方拜年都是要给红包的,而给红包也有着不少的讲究,不是胡乱给的,不同的身份给的红包也是不一样的。

01、长辈给晚辈红包

长辈给晚辈红包是过年期间最常见的给红包形式。长辈给晚辈红包,如果晚辈已经成年,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那长辈一般来说都是直接把红包给晚辈。如果晚辈的年龄比较小,3、4岁的样子,还是个孩子,那么长辈一般是把红包给晚辈的父母。因为孩子太小可能会把这个钱弄丢或者乱花掉。

我在孩提时代,长辈说是给我红包但基本都是直接给妈妈了,不会通过我。然后妈妈拉着我和对方说谢谢,还告诉我说这笔压岁钱她帮我保存,以后给我娶媳妇用。后来长大了,上了高中、大学,家里长辈给红包都是直接给我,然后让我和父母转达,“孩子长大了,作为长辈也没多少钱,就意思意思”,说几句客套话。

02、晚辈给长辈红包

晚辈给长辈红包是尽孝心,一般来说给的钱都是不包红包的(有的地方认为晚辈给长辈钱包红包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行为)。在给钱的过程中,晚辈应该先和长辈聊会天,寒暄几句,表达过往对长辈关爱自己的感激,现在想尽一尽孝心,然后再顺势把钱装到长辈的口袋中。

上学的时候都是别人给我钱,现在工作了,我也会孝敬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逢年过节的时候适当表达自己的心意。虽然大人可能最终也不会要我们的钱,但是这个职责自己还是要履行的。

03、关系的亲密程度不同,给的红包大小也是不一样的

给红包基本都是关系好、走得近的会给的多一点,然后感情一般的会少给一点。有的人可能会说要一碗水端平,但是我觉得只有区分开来给红包才是正确的,才能体现感情的亲近疏远。如果大家都是一样的,那么对和你关系亲近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

同时我在这里还要说一点,就是当我们面对特殊的情况,红包给的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初次见面给侄媳妇或者儿媳妇红包,那肯定要包大红包的,不能再按照以往的规矩来。

不过不管怎么说,给红包只是一种表达心意的方式,要量力而行,切莫攀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6

过年红包,根据自身的收入状况,按照远近亲疏给。

1、过年红包,表达的是情义,请勿被数字捆绑。

压岁钱

平时都是忙于工作,好不容易迎来过年,总免不了用红包表示一下。虽然红包难免俗气,但节日的气氛,红包作为节日的仪式感之一,所以过年总得用红包表示一下。

红包里总得有个数,过年红包一般是整数或双数,图一个吉利。但数字越大越往后,听起来很漂亮,比如666寓意新年六六大顺、888寓意新年发发发、1010寓意新年十全十美等等。但对钱包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如果一年下来,收入乐观,红包可以往上大一点;如果工薪收入,红包从66到88不等,也是一份心意。

我在城市工作生活,过年一般回老家乡下,毕竟老家的年味更浓一点。回老家过年之前,我都会把红包包好。我的收入一般,所以红包预算也是年收入的5%左右,大概2-3千左右,然后将2-3千分成若干个红包,这样没有压力也有意义。

2、最亲近的人,红包当然是最大的。

春节快乐

红包预算有限,所以有限的红包里面挑出最大的红包,肯定是优先给最亲近的人。

最亲近的人,首先是给自己的女朋友,假如已婚就是自己的老婆。毕竟陪伴时间最久的人当然要给最大的。

最亲近的人,其次是自己的小孩,毕竟过年压岁钱,小孩子很喜欢的。

最亲近的人,最后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假如已婚还包括老婆的爸爸妈妈。孝敬父母,孝敬老人,过年红包少不了。

我的话还没有结婚的时候,就是给爸爸妈妈准备,给他们红包时也会送上祝福:爸妈,新年红包,大吉大利,愿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3、红包也需要尊老爱幼。

除了最亲近的人,还有一些长辈,比如爷爷奶奶,和爷爷奶奶同一辈的人。他们都是年迈之人,小时候也是看着你长大的,过年的时候看望看望他们,给他们准备一些红包,他们大多都很节俭,红包也不宜过大,表示一下心意就可以了。

压岁钱

除了最亲近的人,还有一些晚辈,比如侄子侄女外甥等等。小孩子的红包也不宜过大,一来怕小孩子弄丢了,二来小孩子的压岁钱也需要管理。

我过年会给外甥特意准备红包。

4、红包也需要特事特办。

假如你是第一次去女朋友的家里过年,那女朋友的爸爸妈妈的过年红包一定要精心准备。

亲戚特别多的时候,可以过年在聊天群中发红包,亲戚多很难一个一个发红包,聊天群里群发几次红包,亲戚也能抢到压岁钱,都是一种年味。

最后,提前祝福春节快乐,大吉大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1-07

因为我自己是四川的,所以就根据我们家这边的一些情况来讲一下关于过年给红包的习俗~

(1)谁发红包 and 谁收红包

首先是我们家的一个情况就是,红包那必然是长辈给晚辈,晚辈给晚晚辈咯。虽然我目前这个岁数再要红包多少有点不要脸,但是毕竟我还没工作更没有成家,所以也还勉强算个大宝宝嘛(格局打开)。

然而更真实的情况其实是,当子女成家了或者工作了之后呢,是不能再接受除自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之外的来自其他长辈的红包了。也就是说,在我大学毕业以前,我基本可以在过年捞一笔,顺便暴富。但是现在的话,就很难了。

与此同时,因为现在我也有了小侄女小侄子,所以我那为数不多的红包,还得分一波出去给他们,以表达我作为小姨小姑姑的深沉的爱。

(2)红包金额有讲究

从我记事以来,我们家关于红包的金额虽然有所浮动,但是整体都不会偏离一个主线,那就是——要双数而不能单数。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小的时候,家里还没有多少钱的时候,一般爷爷奶奶会给200,爸爸妈妈这边也是。就算那一年收入真的不高,再怎么不顺,也不会给出100这样的单数(会120,寓意月月发财)。

大概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那边一直信奉的一个观念就是“好事必须成双”,与这个观念相对应,每一个双数,都会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好事成双(200),四季平安(400),六六大顺(600).......

至于其他亲戚,比如说舅舅这种,其实就不会在意这些小细节了。大概的感觉就是,一般我妈怎么给他们家的小孩,我舅舅也会顺理还回来(不知道是不是直接换了一个红包外壳hhhh,现在想想好像挺没意思的哈)。

然后是爱人之间的话,比如我爸妈之间肯定就不会互相发红包了,他们只会给他们的爱车发一个红包(一辆小破车的仪式感简直整得比我还尊贵,哼!)。但是像我表姐这种结婚还没两年了,一般还是会追求一点仪式感,所以她老公一般会给她发个520这种(何必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是)。

至于我现在给我的小辈,也就是小侄女这种的话,基本就不会考虑这些老规矩。作为伪浪漫的种子选手,我一般会发个520这种(当然了,没钱的时候也可能是52块巨款)。

不过实话实说,现在过年,尤其是疫情之后,很多以前的老习俗都在慢慢退场了。加上随着三方支付的流行,我大概也只能在过年期间看到现金了。小时候收到红包都要好好藏起来,不能让出去打麻将的爸爸拿走了,现在感觉也就是爱给不给的心态~emmmmm,我真的老了?

第3个回答  2022-01-27
每年过年,走亲访友肯定是受不了的。你去别人家拜年,对方也会来你家拜年,在许多地方,白天都是要给红包的。而红包也有不少讲究,不是胡乱给的,不同是分可以的,红包也是不同的。第一,长辈给晚辈红包。长辈给晚辈红包是过年期间最常见的给红包形式,长辈给晚辈红包,如果我妹已经成年,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长辈一般来说都是直接把红包给晚辈,如果被年龄比较小3~4岁的孩子还是把红包给晚辈的父母比较好,因为孩子太小,可能会把钱弄丢或者乱花掉。我在孩子时代长辈说是给我红包,但基本都是直接给了妈妈,不会通过我,然后妈妈拉着我和对方说谢谢,还要告诉我这笔压岁钱她帮我保存。以后给我娶媳妇用,后来长大了,上高中了,大学家里长辈红包都直接给我,然后让我和父母转达。孩子长大了,作为长辈也没多少钱,就意思意思说几句客套话。
还有就是晚辈给长辈红包,晚辈给长辈红包是尽孝心,一般来说给他钱都是不包红包的,有的地方认为晚辈给长辈钱。包红包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行为,再给钱的过程中完备,应该先和长辈聊会天,寒暄几句。表达过往对长辈的关爱,自己的感激,现在想尽一点孝心,然后顺势把钱装到长辈的口袋中。
上学的时候都是别人给我钱,现在工作了,我也会孝敬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逢年过节的时候,适当表达自己的心意,虽然大的人可能最终也不会要我们的钱,但是这个职责自己还是要履行的。关系亲密程度不同,可以的红包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可以红包基本都是关系好,走的近的会给的多一点。然后感情一般的,会给的少一点。有的人可能会说有意外水单瓶,但是我觉得只要区分开来,开红包才是正确的。才能体现感情的亲近,疏远。如果大家都是一样的,那么对和你关系亲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
第4个回答  2022-02-01
首先是我们家的一个情况就是,红包那必然是长辈给晚辈,晚辈给晚晚辈咯。虽然我目前这个岁数再要红包多少有点不要脸,但是毕竟我还没工作更没有成家,所以也还勉强算个大宝宝嘛(格局打开)。

然而更真实的情况其实是,当子女成家了或者工作了之后呢,是不能再接受除自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之外的来自其他长辈的红包了。也就是说,在我大学毕业以前,我基本可以在过年捞一笔,顺便暴富。但是现在的话,就很难了。

与此同时,因为现在我也有了小侄女小侄子,所以我那为数不多的红包,还得分一波出去给他们,以表达我作为小姨小姑姑的深沉的爱。

(2)红包金额有讲究

从我记事以来,我们家关于红包的金额虽然有所浮动,但是整体都不会偏离一个主线,那就是——要双数而不能单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