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理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如题所述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德育第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我们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使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任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促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在改革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导教育学生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学校德育模式应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个方面来构建。要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7

1、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政治信念。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

2、做人修养教育

学习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是工具性的,而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是根本性的。如果重智轻德,学生就会片面发展。按照片面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有一种概括,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文化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有目标没有信仰,最终是有青春没有热血,这将是十分危险的。

3、民族精神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大学生既要有世界眼光、国际知识,又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既懂得保持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潮流,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有根的世界公民是以血缘性、本土性、全球性为基础的。

立德树人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育人为本,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协同努力,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做人的教育,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主体精神的弘扬,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且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认为教育就在于格物致知。这就是要培养年轻一代具有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的高贵品质,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高度的责任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8
一是“新提法”,“十八大”的教育方针的内容是重申以前的提法,而且这种重复是必须的,叫做重申,我们党继续坚持这样的做法;李瑞环说过:若果政策经常改变,是不成熟的表现。关键的话与原有的一字不换,叫做重申;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以前没有的,是新提法,是亮点,是新意。
二是“方向性”。有些是方向性的,有的是非方向性,立德树人是具有方向性的提法,不是错略,不是措施。是性的定位和走向,我们对于政策的东西要非常敏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立德树人在当的教育的大政方针中的地位。立德树人是不是党和国际的教育方针?学者自己判断,首次进入当的教育方针,包括很多专家都这样认为。后来有人质疑,我发现专家张力的文章,解读的时候,从来没有直接说是当的教育方针。我觉得应该以张力的说法为准。
立德树人有一个行程的过程。2006年在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提到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区别在于,领导人的讲话和正式报告的不同。最高领导人讲话,代表中央的意识,但是还是具有个人的意愿,而集体行程的报告才是正式的集体意志。
立德树人是一个新的词组。立德出自《左传》,立德、立功、立言是三大不朽。树人出自《管子》,立德是手段,树人是目的。
第一,立德树人的四个主要依据
首先,教育的本义和本质决定的。教育的本义和本质,什么是教育,真谛是什么?我也是师范大学毕业的,有一本书必须学习的,《教育学》,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还有说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些都是描述性的定义。朱永新征集什么是教育,有一百多种,莫衷一是。黑格尔说,我们挂在嘴边上挂的词语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比如教师经常说“教学”,但是,谁也说不清什么是“教学”。一百多种教育基本都是对的,但是,是从不同角度说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我认同了一种:俄国的雅斯贝尔斯说:教育首先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这句话说出了本质。精神成长与学科知识不在一个层次,首先和然后把不同的重要性区别开来。关注学生精神成长是本质,也就是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只是把学生的知识教好,那就没有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是当作工具。即使把能力培养提出来,也还是当作工具。
今天的教育对象是“网络的一代”,与“读写的一代”,“视听的一代”并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网瘾等,但是,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更具有共产主义因素的。有三个特点:一是心理之苦。一个省委宣传部长说当年上山下乡,今天才当了部长;而女儿说,你们是生理之苦,我们现在是心理之苦。二是痛不欲生。北京大学平均每个月自杀一个人,说给我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三是世界现象。不只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世界性问题。一本《哈弗女孩》引起轰动。哈弗大学校长就说,我们不能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
第3个回答  2020-12-24
《教育学》,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还有说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些都是描述性的定义。朱永新征集什么是教育,有一百多种,莫衷一是。黑格尔说,我们挂在嘴边上挂的词语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比如教师经常说“教学”,但是,谁也说不清什么是“教学”。一百多种教育基本都是对的,但是,是从不同角度说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我认同了一种:俄国的雅斯贝尔斯说:教育首先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这句话说出了本质。精神成长与学科知识不在一个层次,首先和然后把不同的重要性区别开来。关注学生精神成长是本质,也就是立德树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