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在位时编的专为收录青铜器图录的书

乾隆皇帝在位时编的专为收录青铜器图录的书

西清四鉴。

西清四鉴是《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鉴古》四部书的总称,为清乾隆敕撰,收录了四千多件青铜器图录,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

1、《西清古鉴》

《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

收商周至唐代铜器1529件(包括铜镜),而以商周彝器为多。清梁诗正等奉敕纂修,乾隆十四年(1749年)始纂,乾隆二十年(1755年)完书。

2、《西清续鉴甲编》

乾隆五十八年王杰等奉敕编成,共二十卷,收录清宫藏商周至唐代铜器九百四十四件,又唐宋以后铜器、玺印等三十一件,总计九百七十五件。

3、《西清续鉴乙编》

乾隆五十八年王杰等奉敕编成,共二十卷,收录盛京(沈阳)清宫藏商周至唐代铜器九百件。

4、《宁寿鉴古》

编于乾隆年间,共十六卷,收宁寿宫藏商周至唐代铜器七百零一件。

扩展资料:

纂修意义:

在历代著述之中,考证最难;考证之中,图谱最难;图谱之中,唯钟鼎款识义通六书,制兼三礼,尤难上之难。读《西清古鉴》一遍而三代法物恍然如睹。敦崇实学,昭昭明验。

青铜器纹样是我国装饰图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青铜器型是陶瓷、景泰蓝、玉器、雕漆、漆器、金属器皿……的器型范本;书中款识是篆刻、篆书、摹拓等的重要参考资料。

《西清古鉴》不仅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宝贵的图文库,而且既可以赏读,又具有实用价值,是一本了解历史,欣赏艺术的好书。

随着中国青铜器文化热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形成,《西清古鉴》作为中国古代记录青铜器的书籍典范,必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载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清四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3

乾隆皇帝在位时编的专为收录青铜器图录的书是《西清古鉴》

清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下旨,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工部尚书汪由敦,率翰林仿宋宣和年编制的《博古图》样式,收录乾隆帝平日对青铜器的品题。

历时两年完成,全书21册,分40卷,共收录青铜器1529件。乾隆帝亲自参与了《西清古鉴》的编著,和硕庄、和硕果亲王担任监理。

《西清古鉴》的历史意义:

青铜器纹样是我国装饰图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青铜器型是陶瓷、景泰蓝、玉器、雕漆、漆器、金属器皿的器型范本;《西清古鉴》中款识是篆刻、篆书、摹拓等的重要参考资料。

《西清古鉴》不仅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宝贵的图文库,而且既可以赏读,又具有实用价值,是一本了解历史,欣赏艺术的好书。

随着中国青铜器文化热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形成,《西清古鉴》作为中国古代记录青铜器的书籍典范,必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载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09
乾隆皇帝专为玉器收藏的书有哪些?
第3个回答  2018-04-28
西清四鉴是《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鉴古》四部书的总称,为清乾隆敕撰,收录了四千多件青铜器图录,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
1、《西清古鉴》,梁诗正等编撰,创始于乾隆十四年,成书于乾隆十六年,二十年内府刊版,后收入《四库全书》,书收清宫藏商周至唐代铜器一千五百二十九件,每卷首列器目,每器摹绘图像,次图说,注其方圆围径,高广轻重,摹写铭文并注释。这本书四十卷,并附《钱录》十六卷。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收商周至唐代铜器一千五百二十九件(包括铜镜),而以商周彝器为多。清梁诗正等奉敕纂修,乾隆十四年(1749年)始纂,乾隆二十年(1755年)完书。清乾隆二十年武英殿刻本。版框29.5cm×22.6cm。半页10行,行18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无行格。磁青书衣,黄绫书签、包角。书前有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上谕一道、纂修《西清古鉴》诸臣职名,分别为梁诗正、蒋溥等编修,陈孝泳、杨瑞莲摹篆,画院供奉梁观、丁观鹤等绘图,励宗万等缮书。42册,4函。乾隆皇帝十分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命将内府庋藏的鼎、尊、彝等青铜器分门别类,仿效《考古图》、《宣和博古图》体例荟辑成编。此书著录清宫所藏古代铜器一千五百二十九件,每器绘制一图,图后以楷书系说。绘图精审,毫厘不失,器物的方圆围径、高广轻重记载详明,对古器物的铭文均钩摹注释。考证虽兼取欧阳修等众家之说,但又非诸家所能及。书中驳斥了历代著家之谬误,解释疑难,补充遗漏,使三代古器物如现目前。《钱录》是对历代货币进行著录,书后附跋语一篇,署名梁诗正、蒋溥诸臣。上谕末钤“乾”、“隆”、“静挹山庄”3玺。

2、《西清续鉴甲编》是乾隆五十八年王杰等奉敕编成,共二十卷,附录一卷,收录清宫藏商周至唐代铜器九百四十四件,又唐宋以后铜器、玺印等三十一件,总计九百七十五件。这本书收录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大体评价是书里的图像可供参考,收录的古器物也可以同以后出土的实物相互证。
3、《西清续鉴乙编》是在乾隆五十八年由王杰等奉敕编成,共二十卷收录盛京(沈阳)清宫藏商周至唐代铜器七百九十八件。《续修四库全书》的总目提要主要认为这本书真赝杂陈,而赝品实居十之六七,文字考释穿凿附会,与西清、宁寿诸书同。
4、乾隆年间清廷又将续得选贮于宁寿宫之商周至唐代的铜器 701件(彝器600,镜鉴101)另编为《宁寿鉴古》(亦名《宁寿古鉴》)十六卷,1913年商务印书馆据内府写本缩小影印。据书中所钤“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等印,知与《西清续鉴》甲、乙编编定的时间相隔不久,编纂者或亦为王杰等人。但是《宁寿古鉴》编撰的具体年限没有查到。
清代的铜器在用途上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着很大区别 ,它已基本失去了作为礼器的意义,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器皿或是人们赏玩的艺术品。乾隆朝是制作仿古铜器的鼎盛期,宫中先后设立了铜作和炉作,大量制造各种铜器。当时制作的仿古铜器造型与原器相似,如鼎、觚、爵、壶、钟等。纹饰则有继承也有创新,器物上常见的纹饰有龙纹、卷云纹、浪花纹、花卉纹、变形兽面纹、变形夔纹、回纹,这些纹饰有的在商周青铜器上尚未出现,有的图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器物上常铸有“大清乾隆年制”铭文。铜器的铸造方法仍然沿袭古代的失蜡法,此时的铸造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各种复杂的造型无所不能。装饰方法亦多种多样,有錾刻、镂空、烧古、鎏金银、嵌金银丝、洒金等。 器物的皮色更是变化多端,在清宫造办处档案中可见石青斑、石绿斑、朱砂斑、猪肝色、铜绿色、茶叶末色、翡翠绿、蟹壳青及鳝鱼黄的记载。仿古铜器主要供皇家内廷陈设、佛堂供奉、太庙郊坛等使用。乾隆朝宫廷仿古器非常兴盛,这与乾隆帝博雅好古的性格与情怀有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