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法学就业前景不好,你怎么看?

法律专业直接就业除了做律师和法务还有哪些选择?过来人能不能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作为法学生,就业始终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这一点我很清楚,网传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我觉得造成法学就业问题的并非专业本身问题,而是由于毕业生过多,就业市场饱和的缘故。就法学专业来说,其本身不仅不处于就业红区,还拥有相当广的就业出路。下面就我所知,为大家简要介绍。

1.     律师法务。问题中已经提及。法学生的“老本行”,大多数人毕业后走向了这样的岗位。可以做律师,也可以进入公检法供职。律师较为辛苦,但如果有了一定的经验能力,收入会相当高,且时间相对自由。公检法就是在编人员了,老老实实干,说不定可以混个干部官职什么的,也很不错。放眼世界,国家地区高级领导法学出身的相当多。

                                    一位金牌律师,往往是案件得以胜诉的关键。

2.     高校教师。这个职位好像比较“万金油”……毕竟任何专业都需要老师来教授。而且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拿来研究也不是不可以。大学老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相对轻松,一年还有两个假期!不过现在老师不那么好当了。起码得读到博士,熬掉一半头发,才有资格去做教师。事实上就我所知,老师们大多都有相当的实务经验或是实务与教研并重(如做教师同时兼任律师),这样既能提高收入,实务经验也必定有助于你的教学研究。

图为中国台湾民法大佬王泽鉴,长期任教于台湾大学法律系,还是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可谓教学实务结合的典范。

3.     企业法务。当今社会法治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运营处处要跟法律打交道。这就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帮忙了。如果你能进入一些大企业担任法务,平时领工资,一旦接了案子,还能按件计酬,且金额越大酬劳越多,是按比例的。你想想,大企业的案子,金额能低吗?甚至有可能一个案子的酬劳够你吃一年。所以说,谁说学法会饿着?只要你足够优秀,赚钱简直so easy。当然,前提是你得足够优秀。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虽然法学年年被教育部划红线,但只要你能够脱颖而出,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么光明的前途就等着你去踏上了。祝愿各位法学同仁能够前程似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7

网传法学就业前景不好,这种说法的确有一定的道理,是因为近年来法学毕业生增多,但就法学就业而言,与其他专业一样,只要有能力,不怕找不到工作。

作为在校法科生,确实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确法律专业的就业方向寥寥无几,除了问题中提到的律师和法务,主要还有以下两种选择

第一、   高校教师

如果想要本科毕业直接应聘大学教授基本是不可能的,当然一些三本或者专科院校除外,最低也要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则可以在职读。高校教授工作相对清闲,压力也比较小,但是如果实在比较好的985或者211高校,教授的科研压力和教学压力还是比较大的。高校教师相对清闲,这样有能力的人还可以兼职律师,可以在教学之余增加一点收入,但这完全看个人能力。

第二、   公务员

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公检法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竞争很大,选拔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国家的“铁饭碗”不是那么好拿的,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更加重视法制建设,重视个案的公正,公检法部门的公务员待遇相对较高,尤其是法官,国家为了保障司法公正,在逐步提高法官的待遇。而且公检法部门,譬如法院和检察院,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相对于其他政府部门,专业性更强,工作更加稳定,升迁也更有制度的规定。工作也相对律师,法务等轻松。如果是为了追求安定,去公检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之,法学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还是有很多的,主要看你自身的情况,想要追求哪种生活,有可以起早贪黑,每天都很累的律师,还有相对清闲的教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1

本人北京一211,法学工商管理双学位在读。

题目中说法学就业前景不好,我觉得说的是有道理的。因为目前相对来说,法学人才的市场相对饱和,市场上所需的普通型人才还是比较少的,(目前法学的顶级人才的缺口还是很大的。)除了律师和法务工作之外还可以做什么,我在下边举几个我比较了解的例子。

第一个:高校老师。当一个大学老师,社会地位较高,学历要求也比较高,到北京一本院校当当大学老师至少需要 博士学历。这个工作的工资可能不会很高,但是当老师的福利很好啊,如果在北京,可以得到北京户口,如果学校比较有钱的话,可能还会分房子。而且人脉也会广一些,学生对于自己的老师总是愿意帮忙的。

第二个:公务员。这个公务员是约等于法官工作 但是不局限于法官工作。学了法学专业,并不一定要从事法学工作,一个法学的本科毕业证去考公务员的话,选择还是很多的,公务员工作嘛,早九晚五,比较安稳,铁饭碗,,适合追求安稳的女孩子。

第三个:就是题目中的所说的律所和法务了。这个是法学生毕业之后,大多数人的出路吧。好的律师可以年入百万,比较一般的律师可以勉强度日,再差一点的律师可能都接不到案子,连自己日常糊口的钱都挣不到。这个就是差异化比较大吧。所以,大家趁着有时间的大学时光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来看,所有专业的就业前景都不能说是完全好。也就是说,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是有风险的,所以不要盲目的听取网上的意见和他人的想法,还是要自己去试一试,才能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个工作和专业。

第3个回答  2019-05-22

我不太认同法学就业前景不好这种说法,虽然法学的就业率确实与其他专业比起来相对较低,刚走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也会比较辛苦,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业前景就不好。老师在给整个法学院开会的时候就提到虽然法律相关职业在刚入行的时候薪酬较低,但是通过对法学院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五年后绝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现在的职位和薪酬都是比较满意的。

而且我国正在建设法治社会,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对于法律职业工作者的需求是很大的,随着法制化的逐步推进,这种需求也会只增不减。我们不应该从整体的就业率就做出前景不好这种武断的评论。

很多人提到法学专业,就觉得那不是做律师就是做法务,就业方向很窄,其实并不是这样,法学院的研究生除了律师和法务之外也可以有很多的就业选择,比如

1、 在公职机关工作

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从事法律工作,就是大家熟悉的检察官、法官、法官助理之类的岗位,或者是在政府强制监管部门工作,例如进出口动物检疫局,烟草专卖局、监狱管理部门等,通常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招聘时都会要求有相应的法学教育背景。

2、 审计部门

很多审计从业人员都是经济法、民商法出身,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审计岗位中就业时因为精通经济法、税法的规定而具有显著的优势,受到很大的青睐,从事证券交易,薪酬也相对较高。


3、 法制宣传

主要是在《法制日报》以及类似今日说法、拍案说法等各大电视台的法制栏目工作。

第4个回答  2020-10-03

任何时候,单纯从所学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就业前景的好坏,其实都不科学。因为,再热门的行业,也有学习不好的学生(还要考虑毕业院校),再冷门的专业,也有对口的工作机会。甚至可以说,有的时候,冷门专业,反而就业前景更好一些。

咱们还是先来说说法学这个专业吧。其实,法学专业是一个大学科,往下细分,还是能分出很多类别来,今天只是从综合角度考虑。

曾经,法学专业也是一个热门专业,甚至是被公认为“铁饭碗”的香饽饽,考上了法学专业,就意味着得到了铁饭碗,进了公检法,成了人人羡慕的公务员。

但是,随着法学专业毕业生的暴增(许多院校增设了法学专业)和公检法单位入职人员的饱和,法学专业一度被认为是很难就业的一个群体,即使你一些名校,也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竞争。就比如说,武汉大学就爆出过几百名硕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硕士毕业生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本科生了。

更何况,法学毕业生即使毕业了,也达不到就业的门槛。因为,即使你“专业对口”,仍然需要通过国家的司法考试,司法考试的难度有多大,业内人士都知道(当然,近几年难度有所降低)。但是无论难易,大家都要面对同一个问题,就是僧多粥少的问题。想要过关,就得在竞争中,先人一步。

当然,你也可以不考虑公职单位,而考虑去做一名律师。但律师这个群体,所要面临的压力和困难,相对更多一些,大多数的毕业生,即使通过了司法考试,最多也就是一个实习律师,收入上短时间内是得不到保障的。这一行,人脉和资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很显然,毕业生是不具备这些优势的。

其他职务,就相对宽泛多了,大部分公司都有法务部门,对相关的人才需要也很旺盛,不过,他们同样看重资历和人脉,这一点,刚毕业的本科生同样不具备。

因此,在某几年,人才市场上涌入了大量跨专业的法学毕业生,就是因为面临就业的困难,和经济的压力,不得不选择了其他行业。

小编身边的很多同学就是这样的情况。但是,也不意味着,法学专业就是进入了寒冰期,小编在开头也说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如果你在本专业,足够优秀,就不必担心这些情况。进入公检法的机会比其他专业来讲,几率相反还更大一些,同样是因为专业对口。

或者说,你的成绩让你不那么自信,也不必过于忧虑,只要你耐得住性子,扎根在这一行业,慢慢地积累经验,熬过了这一段的困难事情,后发制人的机会也是更大的。

同样是身边的例子,那些转行的人虽然衣食无忧,但相比那些一直坚守在法学一线的毕业生来说,发展空间,明显是后者要大得多。小编认识的很多人,虽然在毕业的头几年显得有些落寞甚至落魄,可如今不是成了大律师,就是在公检法举足轻重,这都是之前很多人想不到的。

所以,怎样选择,还是看你个人的努力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