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不学习

如题所述

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主要有三种:品德性问题行为、心理性问题行为、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与障碍。

1、品德性问题行为:厌学、逃学、离家、偷窃、抽烟喝酒、迷恋网吧等。

厌学、逃学、离家: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对学习感到十分苦恼,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对教师和家长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好;当他们厌学达到严重程度时,他们就会不听讲、破坏课堂纪律、和老师顶撞,有的甚至还会出现逃学、离家出走。

偷窃、抽烟喝酒:偷窃是违法社会道德规范的品行问题之一。它是由于对金钱物质的狂热追求和作案时的侥幸得逞心理或是心理障碍心理所致造成。而抽烟喝酒,则是由于追求刺激、自我陶醉、炫耀攀比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和不良风气造成的。

迷恋网吧:而迷恋网吧的情况更是到处可见了,网瘾就是因为个人好奇、偏好、兴趣等心理问题需要而过分迷恋游戏,对其危害认识不足、盲目追求新异刺激而造成的。

2、心理性问题行为:一般适应性问题、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和其他。

一般适应性问题:常见的一般适应性问题有自我概念欠佳、人际关系不良、性偏差行为和性格、行为习惯不良。

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如神经官能症、变态人格、心身疾病等都是由于心理因素引发的障碍或疾病。

其他:如精神病、自闭症和自杀等重度心理障碍所表现的行为问题。

3、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一般性学业不良、注意缺陷障碍、学习无能、智力障碍等。

学业不良、注意缺陷障碍、学习无能一般都是由于学生学习无计划、注意力不集中、意识不稳定、听课不得法和复习无技巧,从而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落后,学业不顺利。从而心理压力与焦虑并存,产生心理障碍。

而智力障碍很大因素在于遗传,由于智力本来低下,所以学习上会出现跟不上、落后的情况,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的心理。

措施

1、重视家庭教育,首先父母应尽量为孩子创建一个和谐、高尚的家庭氛围,并做好带头作用,让孩子在其中深受其影响,潜移默化。此外,还要教育、关心理解孩子,多与他们进行沟通,特别是当他们遇到挫折时,更应主动与他们沟通,安抚他们受伤的心,处理好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2、加强社会道德思想建设,整治不良风气。针对现今社会的不良风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出对应的措施,严打严抓,使不良风气尽量减少,为学生营造一个优雅的生活环境。

3、重视学校的教育工作,因材施教,避免出现填鸭式的教育。特别是对于学习障碍学生来说,老师一定要更加关心、爱护他们,不要轻易给他们扣上差生、“笨”学生等负面评价的帽子,而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细心辅导,让其慢慢走出困境。

4、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咨询的讲座,指导学生的身心健康,让他们朝着健康发展。

5、学生要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相信在生活的路上,挫折是难免的,我们并不比别人笨,只要不怕输,努力前进,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