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收益是怎么算出来的

像002006它2011年中报的净利润是2.2095亿它的股本是1.52亿流通1.33亿按我的理解EPS应该=2.2095/1.52=1.45啊!怎么中报是1.52呢?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是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二、每股收益增长率指标使用方法:

1)该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和整个市场的比较;

2)和同一行业其他公司的比较;

3)和公司本身历史每股收益增长率的比较;

4)以每股收益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的比较,衡量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

三、传统的每股收益指标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润- 优先股股利)/期末总股本 

并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为每股有股价。

扩展资料

每股收益计算

计算公式

1、普通股每股利润=(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

2、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Primary Earnings Per Share)。

3、收益公式∪基本每股收益 = 净利润/总股本

4、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1)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2)稀释每股收益(Fully 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计算公式解释

1、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关键是要确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和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在计算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时,应当考虑公司是否存在优先股。

2、如果不存在优先股,那么公司当期净利润就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如果存在优先股,在优先股是非累积优先股的情况下,应从公司当期净利润中扣除当期已支付或宣告的优先股股利。

3、在优先股是累积优先股的情况下,公司净利润中应扣除至本期止应支付的股利。在我国,公司暂不存在优先股,所以公司当期净利润就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基本每股收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7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是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二、每股收益增长率指标使用方法:

1)该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和整个市场的比较;

2)和同一行业其他公司的比较;

3)和公司本身历史每股收益增长率的比较;

4)以每股收益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的比较,衡量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

三、传统的每股收益指标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润- 优先股股利)/期末总股本 

并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为每股有股价。

扩展资料

每股收益计算

计算公式

1、普通股每股利润=(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

2、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Primary Earnings Per Share)。

3、收益公式∪基本每股收益 = 净利润/总股本

4、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1)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2)稀释每股收益(Fully 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计算公式解释

1、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关键是要确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和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在计算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时,应当考虑公司是否存在优先股。

2、如果不存在优先股,那么公司当期净利润就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如果存在优先股,在优先股是非累积优先股的情况下,应从公司当期净利润中扣除当期已支付或宣告的优先股股利。

3、在优先股是累积优先股的情况下,公司净利润中应扣除至本期止应支付的股利。在我国,公司暂不存在优先股,所以公司当期净利润就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基本每股收益

第2个回答  2018-07-14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是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二、每股收益增长率指标使用方法:

1)该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和整个市场的比较;

2)和同一行业其他公司的比较;

3)和公司本身历史每股收益增长率的比较;

4)以每股收益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的比较,衡量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

三、传统的每股收益指标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润- 优先股股利)/期末总股本 

并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为每股有股价。

拓展资料:

按收益支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1、现金股利,即直接以现金的方式支付给股东的股票收益。这是股利支付的主要方式,也是股东所期望的最理想的收益方式。发放现金股息必须在公司有足够的现金盈余时才能实现。

2、股票股利,即公司用增发股票的方式代替现金的支付,按股东所持的股份数发给股东一定数量的新股票作为股票的收益。如公司的股票票面额为)00元,年终可分红10元,某股东持有公司股票100股,则该公司不是支付给该股东1000元的现金,而是支付给10股公司的新股票;这种支付方式的优点有二:一是便于公司扩大自己的资本.即可以直接将应派发给股东的现金股息转化成厂对公司的新的投资;二:是可以使股东免交所得税,而获得实益:

3、负债股利。即公司用公司债券和其他应付票据等证券作为股息派发给股东的一种股息分配形式、在这种收益支付方式中作为股息而支付的证券都是付息的,巳付有固定的到期日(如支付负债股利后6个月偿还本息),它实际十足公司向股东暂时借款,从而将股息的实际分派日期推迟一段时间,是公司在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时不得已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4、财产股息,即用现金以外的其他公司资产分派给股东作为股息收益。最常见的是用其他公司的证券(股票、债券、作为红利支付给股东。

5、特别股利,又称纪念股利,是公司为了某一特殊活动而发放的股利,如纪念公司成立若干周年,或是为了纪念该公司与其他公司合并等而向殴东发放的带有一定福利性的股利。

百度百科-股票收益方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8-31
半年报中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增加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报告期月份数-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减少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报告期月份数,
精功科技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144000000股,2011年5月发行新股7720000股,增加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为1个月(5月发行,从6月1日至6月30日,1个月),报告期月份数为6个月,没有回购普通股。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44000000+7720000*1/6=145286666.67,
基本每股收益=220957906.82/145286666.67=1.52追问

公司拟10转10预计1到9月净利润3.3亿。那按照预计的利润它的EPS是3.3/1.45*2还是3.3/(1.44+0.077)*2或者都不对?

追答

公司拟10转10预计1到9月净利润3.3亿,9月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44+0.077*4/9)*2,EPS=3.3/(1.44+0,077*4/9)*2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0-23
每股收益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判断和评价管理层的经营业绩。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在分析每股收益指标时,应注意公司利用回购库存股的方式减少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使每股收益简单增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