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逻辑是怎样克服经济范畴的固有矛盾的?

经济学的抽象实证主义与《资本论》学说的主体革命性质

主体逻辑是相对于客体逻辑而言的,它强调主体的作用和地位,是一种基于人的思维方式。在经济领域,主体逻辑可以克服经济范畴的固有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主体逻辑可以超越经济范畴的局限性。经济范畴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具有固有的矛盾和局限性,但是主体逻辑可以从主体的角度出发,超越经济范畴的局限性,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例如,在市场经济中,主体逻辑可以通过创新和创业,开拓新的市场,实现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其次,主体逻辑可以弥补经济范畴的不足。经济范畴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盲点。主体逻辑可以通过主体的自觉性、创造性和创新性,弥补经济范畴的不足,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例如,在企业经营中,主体逻辑可以通过创新和改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主体逻辑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需要考虑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体逻辑可以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关注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主体逻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主体逻辑可以克服经济范畴的固有矛盾。它可以超越经济范畴的局限性,弥补经济范畴的不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5
主体逻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这种能力能够克服经济范畴的固有矛盾,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评估经济问题。
经济范畴的固有矛盾是指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诸多冲突和难题,包括市场需求与供给、资源配置与效率等方面的冲突。这些冲突常常导致经济短期行为的不稳定性、不平衡性等问题。主体逻辑认为,考虑经济问题时,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 强调自我主体性:个体应该根据自身的利益、态度和主张,独立思考和分析经济问题。通过表达自己的意见、要求和利益,以求获得最大化的回报。
2. 注重客观理性:主体逻辑认为,除了充分表达个体的主张和利益外,还应从客观的现实出发来进行问题分析和决策。这需要应用科学、经验和逻辑来评估和解决不同立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 强调个体价值:主体逻辑认为,个体不应该被经济体系所限制,而应该在经济活动中寻找和塑造自己的独特价值。通过理性的分析和行动,不断挖掘个体潜力,实现个人利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解决经济范畴的固有矛盾问题的过程中,主体逻辑推崇个体的思考和判断力,并引导个体根据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来评估和处理不同的经济问题。作为一种促进个体独立思考和决策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主体逻辑有助于促进经济活动更加稳定、可持续和公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6-25
主体逻辑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提出了超越二元对立逻辑的思维方式,试图在经济范畴的固有矛盾中寻求超越的方法。
根据主体逻辑的观点,经济范畴的固有矛盾是由于传统二元对立逻辑的思维方式导致的。这种思维方式总是基于“是非对立”、“对立斗争”的概念,将世界分成黑白两色,忽略了事物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为了克服这种固有矛盾,主体逻辑提出了“统一对立”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个体性和矛盾的多样性,试图在一个更宽广、更综合的视野中去考虑问题。
在经济范畴中,主体逻辑的思维方式认为经济矛盾的本质是由于社会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所导致,因此解决经济矛盾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协调和对抗不同的经济主体,推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体而言,主体逻辑认为,通过克服中西方传统文化对事物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事物多面性和复杂性保持开放的态度,可以更好地解决经济范畴中的矛盾问题。
第3个回答  2023-06-25
主体逻辑对于分析和洞察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趋势和危机,具有非常深刻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经济范畴自身来自哪里呢?是来自理性对现实中的社会物质生活的把握。经济学的认识对象即经济现实,是由经济范畴建构起来的现实。于是,经济范畴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如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关系必然要依赖主体逻辑乃探究。资本和雇佣劳动是隶属于不同阶级的主体范畴。“资本以工资的形态与劳动等价交换”是经济范畴的固有矛盾,其背后是“生产方式矛盾”。

总而言之,“在理论内容上,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仍在继续贯彻萨伊教条、斯密教条等历史上的老教条,在理论形式上,则用数学逻辑替代理论逻辑,来掩盖在科学上的黔驴技穷。” 在新制度学派的理论家看来,需要“总把假象当真理”,拟制本质与现象的和谐统一。为此,其教导说:单单普遍永恒资本这一规定是不能作为观照资本运动的条件的,须知在真实世界中,“一种制度所宣称的价值和它的本质是不一致的,研究的结果总是表明制度表面的价值是一种虚构,制度的本质隐藏在其背后。”这显然构成“假本质现象学”的分析范式。

以价值范畴审查经济术语,实质是强调了资本家阶级的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阶级的劳动力价值之间的主体矛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6-26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起初我们看到,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来表明,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因此,在这里要较详细地加以说明。

商   品

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价值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2)相对价值形式
(a)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
(b)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
(3)等价形式
(4)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
(2)特殊等价形式
(3)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
C、一般价值形式
(1)价值形式的变化了的性质
(2)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发展关系
(3)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过渡
D、货币形式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