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儒道两派300多年的争斗,是导致了黄巾起义的原因吗?

如题所述

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领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揭竿而起,为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敲响了警钟。在张角的号召下,这场起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蔓延至了全国七州二十八郡。因起义军皆头绑黄巾,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也因此得名——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三国演义》的第一个长镜头,它虽然以失败告终,却让地方势力纷纷做大。虽然没有直接推翻东汉朝廷,但也让其名存实亡。黄巾起义之后紧接着就是群雄逐鹿,后世的目光也几乎全都被这波谲云诡而又精彩的乱世所吸引。而对于这场起义的本身,却并未有过过多的关注和思考。张角除了是“黄巾起义的领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太平道的创始人。换言之,张角此人是一名道士,黄巾起义因此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起义。



不知是否有人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领导这场起义的宗教为何偏偏是道教?

想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秦朝和西汉初年开始说起。毫无疑问,秦始皇一统天下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但是秦朝二世而亡的下场也不得不让汉朝统治集团重新思考。秦朝的统治核心是法家,源于秦孝公“商鞅变法”之时。但是秦国统一变成秦朝后,秦始皇并未及时顺应新的局面而调整统治方针,最终六国遗民激烈反弹推翻了秦朝。



鉴于秦朝灭亡的教训,再加之定国之初民生凋敝,所以西汉初年的统治者采取了道家“黄老无为”的统治思想来治国,并开创了著名的“文景之治”。但是随着国力的增长,加上汉武帝刘彻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帝王,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儒术”和当年孔夫子的理论并不完全相同,汉武帝所采用的“儒术”是董仲舒顺应统治需要修改过的版本。

董仲舒改造过后的儒术认为,君主受命于天统治天下,百姓违抗君主便等同于逆天而行,是可以被剿灭的。这套“天人感应”的理论,后来成为了贯穿整个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儒家取代道家成为了新的官方学说,道家的支持者岂会善罢甘休?皇帝不是喜欢“天人感应”么,这套理论儒家能玩我道家不能玩?于是道家开始结合方术与仙道,尝试构建新的理论体系。



汉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黄老学说的支持者甘忠可写了一本名为《天官历·包元太平经》的宗教经书献给皇帝。他在书中说汉家气运已完,应当重新受命于天,他想让黄老学说重回官方正统地位的目的不言而喻。甘忠可所说的皇帝重新受命于天,无非就是他构建的道家理论中的“天”。但是对于他的这套理论,汉朝统治集团并不感兴趣,反而将他以罔上惑众的罪名下狱,最终落得个病死狱中的下场。

甘忠可的失败并未能让道家拥趸死心,他们又多次献书,但始终均以失败告终。道家学说从统治阶级上层回归的办法显然已经行不通了,但若是从统治的最底层入手呢?



东汉顺帝年间,擅长道家学说的太学生张陵自觉难有出头之日,索性弃了官职去汉中巴蜀一带游历。当时的益州地区开发落后,也比较蛮荒,作为官方正统学说的儒学渗透力也远不及中原地区。张陵认为这里是自己开宗立派的绝佳之地,便改名“张道陵”自称生于光武帝时期,是留侯张良的后裔。张道陵创立门派之后,规定加入的人要交五斗米的“会费”,他的这一宗派也因此得名“五斗米教”。汉末割据与此的张鲁,正是张道陵的孙子。



就在道家变道教在巴蜀努力发展的时候,儒家被自己的“天人感应”坑得不轻。在东汉立国的百余年里,有记载的自然灾害就有86次日食、59次地震以及153次水旱蝗灾。如果真是天子失德、上天示警,那东汉的各位皇帝怕是都该推出去千刀万剐了。但是即便如此,儒家豪门还是老一套:让皇帝自己反省、下诏求贤或者改元。长此以往,皇帝本人也不愿意再相信儒家的这一套,亦不再理会他们构建的“苍天”。

反观道家这边,那本《天官历·包元太平经》虽不被上层重视,却在基层火了起来并且衍生出多个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太平清领书》,也就是《三国演义》中南华老仙传给张角的那本《太平要术》。



与张道陵的五斗米道用符水驱邪治病不同,张角的太平道宣扬大洪水的末世言论,同时又说“黄天”将会拯救世人。张角在传教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都是一些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和信念的穷苦老百姓,所以他的理念很快在底层传播开来。

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至汉灵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太平道的势力已经遍及全国各地,一场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统治的起义在次年爆发。



讲到这里,黄巾起义时的那句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这里的已死的“苍天”是儒家“天人感应”里的“天”,而当立的“黄天”,则是道家以及早期道教所宣扬的新的学说体系。

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罢黜黄老改尊儒术开始,到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儒道两家争斗了300多年。早期道教所领导的黄巾起义,绝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突然爆发的,封建地主阶级对底层百姓的压迫提供了土壤,而儒道两家300多年的斗争只不过充当了一根导火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1
是的。
黄巾起义时的那句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这里的已死的“苍天”是儒家“天人感应”里的“天”,而当立的“黄天”,则是道家以及早期道教所宣扬的新的学说体系。
第2个回答  2021-02-27
不是,民不聊生是黄巾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外戚、宦官和小皇帝使东汉政局长期不稳是黄巾起义的直接原因。
第3个回答  2021-02-27
不是的,主要是因为年年干旱,百姓颗粒无收,而官府又没有积极的救灾,导致灾民尸横遍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