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的宗教理论是什么?

如题所述

资产阶级的宗教理论是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中,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产阶级政治派别。广义地说,有时包括小资产阶级民主派。
如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平等派,法国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等。它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反对民族压迫,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发展资本主义。它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的口号,对于唤起民众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有进步作用,但也掩盖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对劳动人民有欺骗作用。由于害怕人民群众,资产阶级民主派在革命中是动摇的、不彻底的。
无产阶级政党同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联盟时,不应充当它的尾巴,而必须在革命斗争中的每一阶段都提出无产阶级独立的要求,以与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要求相并列。无产阶级政党应尽可能争取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一旦由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握了新政权,就要迫使资产阶级政府给予工人以各种保证,作出各种让步,必要时以实力争得这些保证,并且要立即利用资产阶级统治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开始反对资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的阶级结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展到一切生产部门,同时也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各个国家具有共同的规律并带来类似的后果,但是各个国家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1
资产阶级革命中,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产阶级政治派别。广义地说,有时包括小资产阶级民主派。
如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平等派,法国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等。它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反对民族压迫,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发展资本主义。它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的口号,对于唤起民众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有进步作用,但也掩盖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对劳动人民有欺骗作用。由于害怕人民群众,资产阶级民主派在革命中是动摇的、不彻底的。无产阶级政党同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联盟时,不应充当它的尾巴,而必须在革命斗争中的每一阶段都提出无产阶级独立的要求,以与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要求相并列。无产阶级政党应尽可能争取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一旦由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握了新政权,就要迫使资产阶级政府给予工人以各种保证,作出各种让步,必要时以实力争得这些保证,并且要立即利用资产阶级统治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开始反对资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的阶级结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展到一切生产部门,同时也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各个国家具有共同的规律并带来类似的后果,但是各个国家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第2个回答  2020-10-11
说一下我所理解的几个要点。首先,研究市场有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市场制度,第二个层次是市场中的人,第三个层次是市场中的人的,精神,思想。由外到内。英国人在研究市场的时候,只重视外在的市场制度,不重视市场中的人,更不重视人的精神。

比如亚当斯密,就是把人假设成一个所谓的经济人。他重点是打破行政垄断政策,建立自由放任的交易机制。在商品的价值上,他们认为决定因素是外部的,就是凝结在商品中劳动价值。即老动价值论。但是,德国人研究市场,切入点与英国根本不同。他们不重视外在的制度,而更重视人,更重视人的主观因素,人内在的精神。辟如,德国人认为商品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外在的劳动,而是内在的人的感受。从而提出主观价值论,边际效用理论。这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马克思同样也是重视人本身,也正是以人为本,关心劳动阶级的疾苦,马克思才决定反抗资本主义,把整个市场制度都否定了。作为德国人,在研究市场时,马克斯韦伯同样也同样是从人,而且是人的精神切入。这是正确理解《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大背景。

(问)这个三分法是按照什么范畴类别进行划分的呢?制度、人、人的内在思想,这三个是靠什么串在一起的?

(答)从外到内,市场的层次分别是:市场制度、权利制度(人)、人的精神。在英美人看来,人是由权利定义的,人权,主要是财产权。

其次,这是一个统计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在当时的西方,凡是信仰新教的地区,资本主义就越发达。在参与市场经济的人口中,新教信仰者比例更大。于是,韦伯就在这两个现象之间,建立了因果关系。最外层的是市场制度,就是价格机制,和保障价格机制运行的那些制度。

第三,韦伯对资本主义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单单的赚钱,而是一种合理性。什么是合理性,就是确事业可以在规模上扩大,在时间上持久的企业制度,以及个人品德。比如,只挣钱不花钱的品德,也就是守财奴的品德。还有,规范的企业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的扩张以及持久。譬如层级的官僚制度,规范的,记账技术。

第四、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这种合理性,根源在新教伦理。

从十六世纪开始出现的新教,与老的天主教有三点不同。一是更强调独立的内在的信仰,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可直接与上帝沟通,无需教会这个中介。这实质上是一次心性解放,朝心性自由更前进了一步。

二是在神学上,回归更严酷的奥古斯丁主义。奥古斯丁主义现代人很难理解,不仅中国人难,西方人自己也难。奥古斯丁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神学家,教父,甚至可以说是基督教道德之父.基督教神学的成熟,成型,就是在他手中完成的,所以这里就多说一点。奥古斯丁主义的实质,就是孟子的“义内”,康德的道德自律。是一次借用基督教的手段,构造独立心性,自由心性的努力。让西方在心性自由上前进一大步。

奥古斯丁的神学设计是这样的。在得救上,他坚持恩典论,也叫命定论,反对事功论。人能否被救赎,死后能否上天堂,并不取决于你做了多少善事,而只取决于上帝的恩典,提前预定了。这就是最难理解的地方。这看起来很不近情理,很严酷。自己的命运已经被上帝提前预定了,现实怎么努力也没有用。我对此也是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非常不理解这样的理论怎么能成为基督教的最核心思想。就是写《西方哲学史》的罗素也不理解,他对奥古斯丁非常不满。

直到有一天,我回过头来,读中国的经典,读五经四书,真正理解了五经的要义,孟子的要义之后,我才突然“悟道”,明白了奥古斯丁主义啥意思,他的伟大之处,他的苦心孤诣。奥古斯丁实际上是非常羡慕孟子的性善说,他也非常把孟子的性善说引入西方,引入基督教。奥古斯丁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中国孟子思想西传的结果,奥古斯丁是孟子的好学生。

我相信奥古斯丁主义,是源自中国的孟子,有两方面的证据。一方面,奥古斯丁主义西方是一种崭新的新思想,是突然出现的。然而,这种思想与中国的孟子的思想高度相似。如果奥古斯丁主义有历史渊源的话,那当时只可能来自中国,只有中国有这样的思想。奥古斯丁主义和孟子思想的相似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都强调“义内”;二是,都允许人有自由选择,自由意志,而且认为,人会自由地选择善;三是,都认为恶的出现,是对本善的偏离。这里我不具体解释了。

另一方面,奥古斯丁时代,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是真正的天下大乱的时代。实际上,也是一个全球大交流的时代,中西之间发生文化交流,思想的交流完全是可能的。当时,西方是西罗马帝国崩溃。而西罗马帝国崩溃的初始原因就是匈奴人的西进,逼迫东欧草原的日耳曼人也西进,最终将西罗马帝国冲垮。匈奴人就是中国人的邻居,司马迁说,他们的始祖也是中国人,总之,在文化渊源上,匈奴人可说是半个中国人。生活在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不仅向西方冲击,也向东方南方的中国冲击。在这种冲击下,西方是罗马帝国崩溃,中国则是西晋的灭亡,中国陷入悲惨的“五胡乱华”。关于奥古斯丁先说这么多,还是回到基督教新教。它强调更虔诚的奥古斯丁主义,是打破基督教教会所必须,当没有外在的教会约束后,人必须实现自我约束,当时,自我约束就是自觉地信奉上帝。要让人自觉信奉上帝,可行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奥古斯丁的办法。

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的第三个不同之处,它承认现世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而否定只有修道院的生活才能救赎。人在现世就可以救赎。作为被恩典的凭证,人应该发展现世的事业。发展什么事业呢,就是经商挣钱。金钱的积累可以作为被恩典的凭证。于是,对新教教徒来说,挣钱,积累钱,就成了一个宗教的东西,成了上帝恩典自己的凭证,或者就成了上帝自身。金钱成了上帝,于是对金钱的宗教性崇拜就这样形成了。

第五、资本主义的出现,不是出于人的真实的内在需求,而是宗教目的。换句话说,资本主义本身是不符合人性的,甚至是反人性的。资本主义的经营过程是非常艰辛的,痛苦的,是反人性的,也正是出于宗教的考虑,新教徒忍受和客服了这些痛苦。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六、新教伦理在16世纪突然在西欧,尤其是德国出现。然后也很快就弱化甚至消失了。这种趋势在歌德的时代已经出现了,歌德在《浮士德》中,就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在新教伦理的约束下,人们挣钱了,但是人的花钱的欲望并不高,物质欲望并不高。但是,一旦新教伦理消失了,约束消失了,积累起来的金钱和物质财富会大大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望,人就成了物欲的奴隶。韦伯在书的最后,引用了歌德,也强调了这样的担忧。毫无疑问,目前这样的担忧已成为现实。所以,资本主义最大的问题是,如果让人民从被物质的奴役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是全球都面临的问题。当然也包括中国。

(问)听了蔡老师讲的,对市场的三层划分,很受启发。市场制度、权力制度、人的精神。我更想做的是,用这样的框架来分析,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写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答)实质上这关系到对人的理解的问题,这三个层次,实质对应对人的三种理解,人的定义。英国人之所以将对市场的研究重心放在外在的制度上,根源就在于,人在本质上就是受制于,和决定于外物的。这就是所谓的近代欧洲哲学中的英国经验主义,唯物主义。英国人否人性的独立存在,事实上是人性虚无主义,而只承认外物的存在。

英国古典经济学是在整个近代哲学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属于其中一个支流。英国经验主义认为,人心是一张白纸,知识完备地存在于外物之中。学习完全是一种灌输。所以,英国人是否定人的心性的独立存在的。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明白,为什么亚当斯密,对人做出了经济人假设。实际上,德国人是反对这样的假设的。也是基于这样的对人的理解,所以英国人非常重视外在的制度,不重视人本身。与英国经验主义相对的,是所谓的大陆理性主义。这是欧洲近代哲学的两大派。

看任何一本书,必须在当时的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才能真正理解。如果没有这些历史背景,孤立的看一本书,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

(问)心理学也有对人类“意识”的研究,人的大脑的认知等等这些。

(答)对,所有的心理学,也是在近代哲学史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也是一种对人的理解,是一种心性学。只不过这些理解依然是扭曲的,没有接近人的真实,没有成为真正的心性学。

所谓的,大陆理性主义,他们对人的理解,完全和英国人相反。大陆主要是指德国和法国。他们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但这个理性中被赋予了完美完备的知识,事实上,很接近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圣灵,只是更抽象化了。所以这个理性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理性根本不是一回事。既然知识比较完备的存在于理性之中,人要得到知识,就不是向外界学习,而是思考自己的理性。实际上,所谓的大陆理性主义,是一种异化了的心性学。他们已经认识到人性的独立存在。但是对人性本身的认识是扭曲的,把理性当成人性,而他的理性其实更多的接近神性。因为德国人,法国人,尤其是德国人,在思维习惯上,是理性主义的,也就是说更重视人的心性,当然是一种扭曲的心性。所以他们分析问题总是一种心性学的。所以无一例外,但凡强调人的精神的,这样的思考方式来思考问题的,一定是德国人,或者绝大部分是德国人。譬如,所有的创始人级别的心理学家,都是德国人。譬如弗洛伊德。而且,德国人的这种思考方式,准心性学的思考方式,影响到所有的科学领域,不仅是社会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物理学。

(问)蔡老师有没有合适的书推荐?西方政治理论方面与之类似的学者的著作有没有?

(答)看看西方乱成什么了。他们还好意思出政治著作,他们只能出政治忏悔录。他们的研究在根本上是有问题的。世界历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未来全球级别的学术著作一定统统来自中国。章家墩、福山,这都是曾经的政治学方面的明星,章家墩成了小丑,福山也在转向。西方学术的,基本范式,出问题了。

当前最需要的,是需要了解西方的历史,了解西方的文化最深层处的东西。当今的著作,应该没有什么价值。应该去读历史。其实无论对中国还是西方,现在最急需的就是认清历史,认清真实的历史。认清历史,才能认清当下。

更重要的问题是,有史以来,中国文明和西方之间现在学周期性的交流,发生了相互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西方的历史也是理解中国自身历史的必须。不理解西方的历史,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自身的历史。要了解真实的历史,而不是西方教科书中的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如果说是正确的,西方就不会弄得如此尴尬。
第3个回答  2020-10-12
资产阶级在宗教理论就是以他们心中的目的信仰,你维护他们的利益信仰
第4个回答  2020-10-11
马丁·路德(1483—1546),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

1483年11月10日生于德意志萨克森州埃斯勒本。那时的德国,经济比较发达,地理位置重要,商业比较繁荣。但与西欧各国相比,它的经济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分散性,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的分散性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割据状态。政治经济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导致国内一片混乱。天主教会借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僧侣们无恶不作,整个国家处于一片“混沌”状态。

马丁·路德

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他认为一个人灵魂的获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什么教会的繁琐仪式。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的特权。

1517年,为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论纲》所引起的强烈反响,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的火焰。路德一下子成为德国全民族的代言人,各阶层的热烈支持,使路德走上了同罗马教廷彻底决裂的道路。

1519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开了大论战。在路德唇枪舌剑、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约翰·艾克狼狈不堪地败下阵去,这场大辩论无疑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机。

1520年是宣扬路德学说最火的一年。那一年共出版德文书籍、文章册,其中路德的著作有133册之多。被称作宗教改革三大论著的《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囚于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都发表在那一年。在这些著作中,路德的攻击矛头并非指向某一教皇或教廷的奢侈腐败,他矛头所指是整个封建神权政治。他的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的教阶组织,否定了奴役人们的圣礼制度和教会法规,提出建立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廉俭教会,并在宗教理论上以资产阶级自律的宗教取代了封建主义他律的宗教。

这一切点燃了下层人民的热情之火,呼出了人们的心声。人民拥戴路德,以教皇为首的教会人员却对路德恨之入骨。1520年10月,教皇下诏书,勒令路德在60天之内悔过自新,否则将开除他的教籍,路德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摇,在拥护者的赞美声中把教皇的诏书付之一炬。路德的反抗行动进一步划清了自己同教会的界限,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德意志和西欧各国的人民,他们更加崇敬路德,也更加向往宗教改革。可以说由路德点燃的宗教改革之火在西欧各国已成燎原之势。

面对这种可怕的局面,教皇有些慌了手脚,只好一再敦促德皇查理五世为路德定罪。德皇终于决定于1521年4月17—26日,在沃尔姆斯召开帝国会议,为路德定罪,给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叛逆者以惩戒,同时也要给路德的拥护者们表演一次杀鸡儆猴的把戏。路德并没有被教皇的淫威吓倒,他昂首挺胸地到达沃尔姆斯,在帝国会议上据理力争,毫不让步。他声称“我坚持己见,决无反悔!”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当时德意志人民要求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查理五世、教皇等一帮人无计可施,只好蛮横地对路德进行人身迫害,宣布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路德无法立足,只好隐居到瓦特堡,从事圣经翻译。

路德并没有沉寂下去。他选择的圣经翻译工作有着不可估价的积极意义。

1543年,路德翻译的德文圣经面世了,海涅认为路德对圣经的翻译是“创造了德语”。路德所译的圣经是依照着未经后世篡改的希伯莱文和希腊文原本。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他译的圣经使用的是德国语言,这种统一的语言成为联系德意志各邦的重要纽带。

但路德不能代表人民。当德国农民要把宗教改革变成一场推翻现存剥削制度的政治革命时,路德退缩了,最后走向背叛,成为世俗统治者的代言人。他先写了《劝基督徒勿从事叛乱书》,又开始回维登堡讲道,平息骚乱,最后写了《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书》。他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由劝抚、调解到力主镇压。后来又叫嚣“无论谁,只要力所能及,无论是暗地里也好公开地也好,都应该把他们戳死,扼死,刺杀,就像必须打死疯狗一样!”丑恶狰狞的面目暴露无遗。路德彻底脱离了人民,路德教在德国蜕变成为世俗诸侯的工具。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温和的宗教改革运动,仅在宗教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恩格斯说“路德不仅把下层人民的运动,而且连市民阶级的运动也出卖给诸侯了”。

1546年2月,路德死于出生地艾斯勒本,享年63岁。路德一生功过参半。他所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永久性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

德国元素雕像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的宗教学说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恩格斯认为路德是他那个时代的巨人,他无愧于这一光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