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百家讲坛观后感

谁能帮我找几篇百家讲坛的观后感,谢谢!
字数不要太多

<百家讲坛>观后感

看于丹的《庄子》心得,很受启发。特别是其中的一个牧羊人的比喻更是让我感触很大。她说,我们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样,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最后一只羊赶上了,其他的羊就会跑得快了。而现实中,有很多人只看着自己的头羊沾沾自喜,却不曾想他的有的羊已经落下了很多了。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是木桶的故事,一个木桶是由许多片木板组成了的,要看这一个木桶的盛水多少,要看最低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一块木板。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学生,其实你看一看,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其实在日常的学习中,并不需要老师下多大的功夫。相反,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是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只有抓好了学习落后的学生的成绩,那么我们一个班的成绩也就会好了。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就像是那只最后的羊一样,只有抓好他们的成绩才是最主要的。当然任何的比喻都有其不恰当性。我们对于学习一帆风顺的学生还要有更高一层的要求。要让他们有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学习,老师只是给予一定的指导就好了。
这一次的《百家讲坛》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悟。
《百家讲坛》是个好栏目。有时间会常看的。

傲慢与偏见--<<百家讲坛>>观后感
是央视制作的一个很成功的节目,也是为数不多我所能坚持收看且喜欢收看的节目之一,就象是和一位素未蒙面的女孩儿时常联系,而她又与我"心有戚戚焉"于是就总想一睹她的芳容一样,看久了学者们在电视上谈笑生风挥斥方遒的潇洒神态,也就萌生了去现场看一看;的想法,机缘巧合,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最近的一期录制节目的时间安排表,正好有空,而地点又在 央视附近,正好不远,当下兴奋不已.
真没想到收视率如此之高,影响如此之大的;是安排在一个宾馆的地下室录制的,左拐右转才寻觅到了拍摄现场,真有点"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人却在那黑不隆冬处"感觉,进了演播室门,左侧是六排呈阶梯状的椅子,右侧就是哪个熟悉的大讲台,总共有300多平米大,能容纳将近100人,三个摄象机机位,整个演播室简朴到近乎简陋的程度.想想也是,;只是一个传播文化与交流知识的媒体平台,侧重的是内容,要的是实打实的东西,外表朴素内心华丽就行了,这到是对包装艳丽奢华到发指的地步但内容空洞虚假无聊到及至的春晚一种莫大的讽刺!
我听的是易中天老师的讲座,他是我在;中相当欣赏的一位主讲人,我不太喜欢用崇拜这个词,记的一位哲人说过:"伟人之所以为伟人,是因为我们跪着."崇拜岂不就是趴下了,还是站在一个相对平等的角度较为理性的去看一个名人比较明智些!中午一点开讲,来听讲的人很多,易老师的人气还是很旺的,他来的稍微迟了些,个头不高,一米六五左右,但人很精神,举手投足间一股儒雅之气迎面而来,开始先和现场的观众做了一些交流,随和,睿智,不端架子,平添了我对他的好感,然后全场肃静,讲座开始!
易老师的专业是中国古典文学,在;中讲的却是历史,这与他除在专业领域的底蕴之外兼修中西方哲学,美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的深厚造诣是密不可分的,他用现代甚至是后现代的语言去解构历史人物,使得原本枯燥的历史突然象个身着红巾绿袄的小姑娘---鲜嫩生动了起来,也使得那些"化为尘泥拈作土"的历史人物一个个活了起来丰满了起来,语言的生动幽默,个人独到的见解与视角,博览众家的信手拈来,举重若轻,造就了易中天那极具个人魅力的讲史风格,而阎崇年,周汝昌,纪连海等人无不是此中的高手,;为他们打造了一个百家争鸣的舞台,他们为;注入了无穷的魅力.而这正是这个节目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也有很多对;,对主讲者个人的非议甚至否定,有象牙塔中其他学者傲慢的嗤之一鼻,有世俗功利主义者的不屑一顾,诚然,;就起内容而言也有它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但我们不能用非此极彼,打倒一片的文革思路去看问题,不能用放大镜去看它的缺憾,毕竟,瑕不掩玉.首先,它是一个面向大众的节目,自然不能用写学术论文的标准去看它,;使很多人对历史,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学术与知识从庙堂走向了江湖,它们不再是学者们高高在上,闭门造车,阳春白雪的东西,高山流水也能象我这样的夏里巴人所认同,所理解,所吸引,;在这两者间能搭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在这个浮躁,功利,物欲横行,到处是追名逐利而视文化知识如粪土的行尸走肉的社会中,一个节目能做到这点,能影响到这么多人,善莫大焉!
至于主讲者个人的观点见解看法的对于错,是与非,我想应该尽量看到自己的偏见与感情情绪,将其与理性剥离开来,尽量客观的去看历史,去看他们讲的历史,不偏信,不盲从,保持怀疑,自己漫漫的去甄别,去分析,去触摸历史,.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历史,自然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理论观点去统领历史,每个人都因学识,兴趣,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对历史有着各种各样的偏见,因此,越是接近真实接近历史的偏见才是应该去坚持去相信的,至于这个"度"的把握,则要同过自己大量的阅读比较推理等去把握,;这个节目从整体的角度看,在一个极其简陋的环境中,通过这些学者严肃,认真,平易,人性化的整理并介绍历史的记载,展现了知识的美丽,历史的事实以及对当今人心的启迪,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否定它?去不屑它?去嘲笑它?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欣赏它呢?

百家讲坛之观后感

作者:梁文韬 文章来源:四(1)班 点击数:358 更新时间:2007-5-9

今天我看了百家讲坛,主要讲的是贞观之治之李世民夺位。

当时汉高祖时期,皇帝李渊治国有方,当时全国上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时,李世民就起了夺位之心,他的第一步就是朝太子和齐王开刀,他设计计谋在玄武门把太子和齐王杀了。这就是所谓的玄武门政变。为什么当时皇帝不处罚李世民呢?是因为他的声望太高了,杀了他天下就会暴乱。杀了齐王和太子后,李世民就派他的一员大将去找皇帝要兵权。当时,皇帝和几个大臣在划船,看见一名全副武装的将士来到他的面前,就被吓着了,明白了此人的来意,但皇帝还是故作镇静地问他:你来干什么?此人就说外面有人生乱,请你把兵权交给秦王,让他来统一安排,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旁边两位大臣也帮李世民说好话,皇帝没有办法,也只有交了兵权。从而也把自己的皇位拱手相让了,因为当时兵权就等于一切,所以李世民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他篡位,有的又说是继位。史书是史书,说法归说法,我认为李世民的做法是错的。因为他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兄囚父。虽然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却失去了手足、父子亲情。

百家讲坛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栏目。从纪连海的《正说和珅》到易中天的《品三国》。这几天我就关注着于丹教授的《论语》。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与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孔子说,一个人要有人格的尊严.他不提倡以怨抱怨.因为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也不提倡以德抱怨.他说那是一种浪费.是对人生的浪费.试想,人家很对不起你,可是你仍然忍辱负重,还在那里对他人宽容,忍让,会让那人感到你是可欺的.这样会让那个人瞧不起你的,你要用你的公正,磊落的人格,既不是德,也不是怨,要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有用的地方.因为人生有限,生也有涯.光明磊落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于丹教授把孔子说的文言文给予大家解释得惟妙惟肖.让人容易懂得为人处世道理,她讲述的人生哲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所以我认真做着笔记.我需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在我的面前总感到很困惑,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处理为好.如今我找到了答案.

其实,身为教师不光要看看。学生们也可以看看。

CCTV10百家讲坛观后感(二稿)
[ 2006-12-28 8:05:00 | By: 苦丁茶 ]

小时候每看影视作品,例必要写观后感。但年纪越大,观后就难以有感,尤其是对于电视节目,绝大多数是消磨时间看完就忘,即使有感也是一闪而过,骂完就算,例如:怎么这么多药品广告、哪个猪头做的这种低B的简单重复的广告词…………。所以,难得有感,能让自己动手敲出来的更是难得。

央视广告说: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虽然连我儿子都知道,广告就是言过其实的东西,但能吸引我每周(不是每晚)必看的节目,质量还算是上乘的。

象今天,听完于丹教授读《论语》。我深有感触,僵坐在沙发里久久沉思…………
我知道自己不可能隐居到三清山顶或者桃花源里,但只要内心充盈和自由,我仍然可以快乐,心灵的快乐可以让蓬荜生辉。其实,就是要真正做到“随遇而安”。
以前我和LP呕气,恨儿子懒散,怨工作繁琐,憎恨世态丑恶……如此种种皆因自己心不宽。“看别人不顺眼,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

“天空中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已经飞过”,泰戈尔的名言曾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同样意境的名言更多,其中有一副对联“风来疏竹,风过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过去,我所缺乏的,就是这么一种平和的心态,总把自己贴上完美主义者的标签,事无巨小都劳心劳力。象林彪元帅打仗,每仗都求全胜、全歼。很累。为事所累,放不下,输不起,自己的心老是要拴在某件事上。

这段时间于丹教授一夜窜红,不逊于易中天,其实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后者。人曰:读史可以明志,但对于我这种立志做闲云野鹤的人,无心仕途,多读史又有何用?无非是教教小孩讲讲故事罢了。所以我还是想潜心看看诸子百家,听听孔孟之道。
虽然《论语》不及《三国》精彩,虽然我不喜欢于丹JJ的外貌(女人味不够,更不喜欢她穿普通的短袖衫就出镜的形象)。但我还是感谢她的讲述,为我提炼了以上几点人生哲理,虽然这些道理原本就存在于我的脑海里,但却过于朦胧,不深刻,现在是恍然大悟!蓦然回首,自己近年干的有些事情幼稚得令人发笑。

有人形象地比喻看百家讲坛有如“嚼饭哺人”,没了嚼的过程,滋味和营养必然少了。有位名家有另一个比喻:历史古典文学象美味果仁,只有少数社会菁英能尝到,大学教授上电视讲故事就象把坚果敲开,让大家分享果仁。

没办法,我只是平民布衣,没闲情逸趣也没本事去“敲”再“嚼”,只好接受别人“哺”了。的确,在这个多元信息化的社会,我不可能去买线装竖排繁体的《论语》20篇来读,老实说,我好久没有读书了。

有人把于丹比喻为“文化奶妈”也很有意思,哈哈,人奶最有营养!

其实与这两位相比,我又更欣赏讲清史的名家阎崇年老师,一个绝对出色的学者。还有其它登坛的名师,待日后慢慢品味,希望自己能陆续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http://lanxinruo.bokee.com/viewdiary.15183327.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28
《百家讲坛》观后感

从三年级开始,老师就提倡我们收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我一直坚持到现在,收益匪浅。我了解了很多历史人物,如:孔子、杜甫、苏轼、诸葛亮、慈禧等等。我说一下其中的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叫袁崇焕。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他有传奇的经历。400多年前,他曾同祖大寿、赵率教等在宁远抵抗后金军队(清朝军队)。在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和保卫北京之战中,都击败了皇太极,捷报频传。他还创建了关宁锦防线,好一伟大壮举!好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
这样一员猛将,却死于自己人的刀下。他的对手皇太极,用了反间计,让袁崇焕成了自己人的刀下鬼。他被杀的时候,是被崇祯帝用的磔刑,即“千刀万剐”,这是何等的惨烈!这位历史人物,打仗是努尔哈赤的克星,皇太极却成了他的克星,可惜!
《百家讲坛》让我们开阔视野,积累知识。《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让我们走进《百家讲坛》,细细品位吧!
<百家讲坛>观后感

看于丹的《庄子》心得,很受启发。特别是其中的一个牧羊人的比喻更是让我感触很大。她说,我们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样,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最后一只羊赶上了,其他的羊就会跑得快了。而现实中,有很多人只看着自己的头羊沾沾自喜,却不曾想他的有的羊已经落下了很多了。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是木桶的故事,一个木桶是由许多片木板组成了的,要看这一个木桶的盛水多少,要看最低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一块木板。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学生,其实你看一看,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其实在日常的学习中,并不需要老师下多大的功夫。相反,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是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只有抓好了学习落后的学生的成绩,那么我们一个班的成绩也就会好了。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就像是那只最后的羊一样,只有抓好他们的成绩才是最主要的。当然任何的比喻都有其不恰当性。我们对于学习一帆风顺的学生还要有更高一层的要求。要让他们有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学习,老师只是给予一定的指导就好了。

这一次的《百家讲坛》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悟。

《百家讲坛》是个好栏目。有时间会常看的。

傲慢与偏见--<<百家讲坛>>观后感
是央视制作的一个很成功的节目,也是为数不多我所能坚持收看且喜欢收看的节目之一,就象是和一位素未蒙面的女孩儿时常联系,而她又与我"心有戚戚焉"于是就总想一睹她的芳容一样,看久了学者们在电视上谈笑生风挥斥方遒的潇洒神态,也就萌生了去现场看一看;的想法,机缘巧合,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最近的一期录制节目的时间安排表,正好有空,而地点又在 央视附近,正好不远,当下兴奋不已.
真没想到收视率如此之高,影响如此之大的;是安排在一个宾馆的地下室录制的,左拐右转才寻觅到了拍摄现场,真有点"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人却在那黑不隆冬处"感觉,进了演播室门,左侧是六排呈阶梯状的椅子,右侧就是哪个熟悉的大讲台,总共有300多平米大,能容纳将近100人,三个摄象机机位,整个演播室简朴到近乎简陋的程度.想想也是,;只是一个传播文化与交流知识的媒体平台,侧重的是内容,要的是实打实的东西,外表朴素内心华丽就行了,这到是对包装艳丽奢华到发指的地步但内容空洞虚假无聊到及至的春晚一种莫大的讽刺!
我听的是易中天老师的讲座,他是我在;中相当欣赏的一位主讲人,我不太喜欢用崇拜这个词,记的一位哲人说过:"伟人之所以为伟人,是因为我们跪着."崇拜岂不就是趴下了,还是站在一个相对平等的角度较为理性的去看一个名人比较明智些!中午一点开讲,来听讲的人很多,易老师的人气还是很旺的,他来的稍微迟了些,个头不高,一米六五左右,但人很精神,举手投足间一股儒雅之气迎面而来,开始先和现场的观众做了一些交流,随和,睿智,不端架子,平添了我对他的好感,然后全场肃静,讲座开始!
易老师的专业是中国古典文学,在;中讲的却是历史,这与他除在专业领域的底蕴之外兼修中西方哲学,美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的深厚造诣是密不可分的,他用现代甚至是后现代的语言去解构历史人物,使得原本枯燥的历史突然象个身着红巾绿袄的小姑娘---鲜嫩生动了起来,也使得那些"化为尘泥拈作土"的历史人物一个个活了起来丰满了起来,语言的生动幽默,个人独到的见解与视角,博览众家的信手拈来,举重若轻,造就了易中天那极具个人魅力的讲史风格,而阎崇年,周汝昌,纪连海等人无不是此中的高手,;为他们打造了一个百家争鸣的舞台,他们为;注入了无穷的魅力.而这正是这个节目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也有很多对;,对主讲者个人的非议甚至否定,有象牙塔中其他学者傲慢的嗤之一鼻,有世俗功利主义者的不屑一顾,诚然,;就起内容而言也有它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但我们不能用非此极彼,打倒一片的文革思路去看问题,不能用放大镜去看它的缺憾,毕竟,瑕不掩玉.首先,它是一个面向大众的节目,自然不能用写学术论文的标准去看它,;使很多人对历史,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学术与知识从庙堂走向了江湖,它们不再是学者们高高在上,闭门造车,阳春白雪的东西,高山流水也能象我这样的夏里巴人所认同,所理解,所吸引,;在这两者间能搭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在这个浮躁,功利,物欲横行,到处是追名逐利而视文化知识如粪土的行尸走肉的社会中,一个节目能做到这点,能影响到这么多人,善莫大焉!
至于主讲者个人的观点见解看法的对于错,是与非,我想应该尽量看到自己的偏见与感情情绪,将其与理性剥离开来,尽量客观的去看历史,去看他们讲的历史,不偏信,不盲从,保持怀疑,自己漫漫的去甄别,去分析,去触摸历史,.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历史,自然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理论观点去统领历史,每个人都因学识,兴趣,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对历史有着各种各样的偏见,因此,越是接近真实接近历史的偏见才是应该去坚持去相信的,至于这个"度"的把握,则要同过自己大量的阅读比较推理等去把握,;这个节目从整体的角度看,在一个极其简陋的环境中,通过这些学者严肃,认真,平易,人性化的整理并介绍历史的记载,展现了知识的美丽,历史的事实以及对当今人心的启迪,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否定它?去不屑它?去嘲笑它?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欣赏它呢?
第2个回答  2007-07-28
1.

记不清从哪个时候起,各类媒体开始高频率地宣传创建和谐社会。没过多久,我们这个小城也刮起了和谐风,电视、广播、路边广告处处可闻可见“和谐”二字。接着,“和谐”这个词出现在学校的会议上,出现在演讲词中,出现在论文里,出现在各种公益活动中……总之,“和谐”从上至下,一步一步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一个一不留神就进入人们视界的时髦词汇。素不关心政治的我并不解中央这一“创建和谐社会”政策的内涵,也不曾去了解过。
春节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坐客中央10台《百家讲坛》栏目,现代解读《庄子》。我至始至终都陶醉在于丹教授的心语中,一句话:字字在理,句句启发人心。我无法把于丹教授的每句教诲熟记于胸,无法讲清其中博大精深的精髓,只觉得“博大精深”“精髓”“超然脱俗”“大彻大悟”等词汇突然明朗了,只觉得自己是个愚人。时而为自己平时良好的行为而欣慰坦然,时而为自己的过失而惊恐惭愧。
于丹教授通过《庄子》的现代解读,以中国经典文化的精髓提醒观众怎样以平和的心态和得当的处世态度追求我们的梦想,在追求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时,怎样坦然面对,在竭力追求的过程中,怎样协调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怎样处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让人们明白奋力拼搏为了什么……概括起来说是: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现代社会的竞争空前激烈,人们的神经高度紧张,各行各业的“白骨精”们以及正在修炼的准“白骨精”们在义无返顾的追求途中,往往遭到诸如工作升迁、爱情、亲情等方方面面的打击,由此,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成为社会隐患。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分子,我也深切感受到这种情况的存在。于丹教授提醒我们:在沉醉于工作时,不要错过与父母、爱人、孩子共享天伦;在遭遇打击时,要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在确定奋斗目标之前,要正确看待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怎样感悟与超越……此时,我汗颜,每每想到为了做点自己的事情,就把孩子扔给妈妈,心里觉得愧对于孩子。
此时,我突然想起“和谐”,于丹教授不也在倡导一种和谐吗?物质与精神的和谐,追求与放弃的和谐,事业与家庭的和谐……(肯定有更丰富的外延,可是我找不到词语去描述,我不知道怎么分类,所以只能用省略号。下同)社会的和谐,自然的和谐,人性的和谐……这是不是就是哲学中的“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政治中的“不要左倾右倾”啊?我只觉得我的思维混乱,可是我明显地感受到我在思考,在成熟,或许在人家眼力是极幼稚的。
正写着,新闻联播报道:春节期间播出的于丹《庄子》心语受到观众热情的拥捧,该书也在热销中。可见,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心灵是多么疲惫呀,是多么缺少这种和谐呀,是多么期盼心灵的解放啊!
在此之前,已于 200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播出了于丹《论语》心得。我想,在这样两个非常时间播出,也是政府、电视台为创建和谐所费的良苦用心吧!

<百家讲坛>观后感

看于丹的《庄子》心得,很受启发。特别是其中的一个牧羊人的比喻更是让我感触很大。她说,我们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样,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最后一只羊赶上了,其他的羊就会跑得快了。而现实中,有很多人只看着自己的头羊沾沾自喜,却不曾想他的有的羊已经落下了很多了。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是木桶的故事,一个木桶是由许多片木板组成了的,要看这一个木桶的盛水多少,要看最低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一块木板。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学生,其实你看一看,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其实在日常的学习中,并不需要老师下多大的功夫。相反,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是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只有抓好了学习落后的学生的成绩,那么我们一个班的成绩也就会好了。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就像是那只最后的羊一样,只有抓好他们的成绩才是最主要的。当然任何的比喻都有其不恰当性。我们对于学习一帆风顺的学生还要有更高一层的要求。要让他们有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学习,老师只是给予一定的指导就好了。

这一次的《百家讲坛》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悟。

《百家讲坛》是个好栏目。有时间会常看的。

博客网版权所有

傲慢与偏见--<<百家讲坛>>观后感
是央视制作的一个很成功的节目,也是为数不多我所能坚持收看且喜欢收看的节目之一,就象是和一位素未蒙面的女孩儿时常联系,而她又与我"心有戚戚焉"于是就总想一睹她的芳容一样,看久了学者们在电视上谈笑生风挥斥方遒的潇洒神态,也就萌生了去现场看一看;的想法,机缘巧合,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最近的一期录制节目的时间安排表,正好有空,而地点又在 央视附近,正好不远,当下兴奋不已.
真没想到收视率如此之高,影响如此之大的;是安排在一个宾馆的地下室录制的,左拐右转才寻觅到了拍摄现场,真有点"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人却在那黑不隆冬处"感觉,进了演播室门,左侧是六排呈阶梯状的椅子,右侧就是哪个熟悉的大讲台,总共有300多平米大,能容纳将近100人,三个摄象机机位,整个演播室简朴到近乎简陋的程度.想想也是,;只是一个传播文化与交流知识的媒体平台,侧重的是内容,要的是实打实的东西,外表朴素内心华丽就行了,这到是对包装艳丽奢华到发指的地步但内容空洞虚假无聊到及至的春晚一种莫大的讽刺!
我听的是易中天老师的讲座,他是我在;中相当欣赏的一位主讲人,我不太喜欢用崇拜这个词,记的一位哲人说过:"伟人之所以为伟人,是因为我们跪着."崇拜岂不就是趴下了,还是站在一个相对平等的角度较为理性的去看一个名人比较明智些!中午一点开讲,来听讲的人很多,易老师的人气还是很旺的,他来的稍微迟了些,个头不高,一米六五左右,但人很精神,举手投足间一股儒雅之气迎面而来,开始先和现场的观众做了一些交流,随和,睿智,不端架子,平添了我对他的好感,然后全场肃静,讲座开始!
易老师的专业是中国古典文学,在;中讲的却是历史,这与他除在专业领域的底蕴之外兼修中西方哲学,美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的深厚造诣是密不可分的,他用现代甚至是后现代的语言去解构历史人物,使得原本枯燥的历史突然象个身着红巾绿袄的小姑娘---鲜嫩生动了起来,也使得那些"化为尘泥拈作土"的历史人物一个个活了起来丰满了起来,语言的生动幽默,个人独到的见解与视角,博览众家的信手拈来,举重若轻,造就了易中天那极具个人魅力的讲史风格,而阎崇年,周汝昌,纪连海等人无不是此中的高手,;为他们打造了一个百家争鸣的舞台,他们为;注入了无穷的魅力.而这正是这个节目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也有很多对;,对主讲者个人的非议甚至否定,有象牙塔中其他学者傲慢的嗤之一鼻,有世俗功利主义者的不屑一顾,诚然,;就起内容而言也有它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但我们不能用非此极彼,打倒一片的文革思路去看问题,不能用放大镜去看它的缺憾,毕竟,瑕不掩玉.首先,它是一个面向大众的节目,自然不能用写学术论文的标准去看它,;使很多人对历史,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学术与知识从庙堂走向了江湖,它们不再是学者们高高在上,闭门造车,阳春白雪的东西,高山流水也能象我这样的夏里巴人所认同,所理解,所吸引,;在这两者间能搭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在这个浮躁,功利,物欲横行,到处是追名逐利而视文化知识如粪土的行尸走肉的社会中,一个节目能做到这点,能影响到这么多人,善莫大焉!
至于主讲者个人的观点见解看法的对于错,是与非,我想应该尽量看到自己的偏见与感情情绪,将其与理性剥离开来,尽量客观的去看历史,去看他们讲的历史,不偏信,不盲从,保持怀疑,自己漫漫的去甄别,去分析,去触摸历史,.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历史,自然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理论观点去统领历史,每个人都因学识,兴趣,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对历史有着各种各样的偏见,因此,越是接近真实接近历史的偏见才是应该去坚持去相信的,至于这个"度"的把握,则要同过自己大量的阅读比较推理等去把握,;这个节目从整体的角度看,在一个极其简陋的环境中,通过这些学者严肃,认真,平易,人性化的整理并介绍历史的记载,展现了知识的美丽,历史的事实以及对当今人心的启迪,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否定它?去不屑它?去嘲笑它?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欣赏它呢?
第4个回答  2007-08-03
新的!全是新的。烧了!不是从前的古篇了。
担忧。
是不可避免的。
再也看不到,
什么?
什么?
千年坠落了,消矢了。
走吧!
新的来了,
就有该走的了
第5个回答  2007-08-06
记不清从哪个时候起,各类媒体开始高频率地宣传创建和谐社会。没过多久,我们这个小城也刮起了和谐风,电视、广播、路边广告处处可闻可见“和谐”二字。接着,“和谐”这个词出现在学校的会议上,出现在演讲词中,出现在论文里,出现在各种公益活动中……总之,“和谐”从上至下,一步一步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一个一不留神就进入人们视界的时髦词汇。素不关心政治的我并不解中央这一“创建和谐社会”政策的内涵,也不曾去了解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