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译

如题所述

“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翻译为:欧阳修幼年丧父,他的母亲经常对他说:你父亲当官,经常熬夜审批文书,多次放下文书叹息。我问他,他说:犯人犯了死罪,我想让他活命但是办不到啊。

出处:出自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报任安书》,作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饱满的感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

扩展资料:

《报任安书》全文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前后照应;说理和叙事融为一体,清晰透辟;语言丰富而生动,句子或长或短,以排比、对偶句穿插其间,使文章更富于感情色彩。

文章发语酸楚沉痛,笔端饱含感情,是一篇不可多得奇文,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回信。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在狱中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报任安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5

1,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的意思是犯人犯了死罪,我想让他活命但是办不到啊。

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的意思是不能让他活下来,别的死者都跟我没有怨仇。

出自——元代脱脱,阿鲁图《宋史》之《欧阳修外传》。

原文: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译文:欧阳修幼年丧父,他的母亲经常对他说:你父亲当官,经常熬夜审批文书,多次放下文书叹息。我问他,他说:犯人犯了死罪,我想让他活命但是办不到啊。

我说:能让他不死吗?他说:不能让他活下来,别的死者都跟我没有怨仇。常常想让他活下来但是仍然判他死,而一般做官的人都是想让他判死刑啊。他平时教导学生,经常说这些活,我都记熟了。”欧阳修听说以后一生都信奉这些话。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阳修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欧阳修还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经常对他说:“你爸爸做官,经常晚上在蜡烛下写文书,有时候停下来不住地叹息。我问他什么事,他回答说:‘这是一个死刑案件,我想看看有没有可以不杀他的理由,为他找一条生路,可是实在是找不到,不得不杀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20
搜一下:翻译句子

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
第4个回答  2018-11-03
我们的确是一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