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爸买了一张彩票中了40万

如题所述

这是《自拍》的第306个真实故事。

如果你有故事,请私信我。

我没有自己的文化,总觉得下一代的教育跟其他东西一样。我们的孩子出国两年后,我夫妻放下国内的生意,去加拿大陪孩子。到了国外,我们不敢坐吃山空,又开始工作了。洗碗,上流水线,砍树伐木,什么都干。十几年过去了,儿女们都毕业成家了,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可我还是觉得不能闲着。

我们一家人在多伦多的合影,后排是我们的儿子、儿媳、女婿和女儿,前排是我和妻子。

我是那个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人。上世纪60年代,我出生的时候,东北农村每个家庭都养了几个孩子,兄弟姐妹八个,哥哥四个,姐姐四个,都是我最小的。我爸是农民,没上过学。除了名字里的“后”字,他不认识别的字。他只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种地养家糊口。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挨饿是常有的事,好像从来没有吃饱过。那个年代吃什么?煮一大锅玉米茬,偶尔放点米饭。我们家孩子多,每个人嘴里最多只有两个。当大人忙于工作时,孩子们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当他们饿了,他们就去树上摘水果,在河里钓鱼。

我爸虽然没文化,但是管教很严。只要他听说我们村里有人跟别人打架,或者偷别人的水果什么的,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揍。有一次我饿极了,去别人的果园摘了一些小苹果。吃完就跑了。我没有注意到我的狗还在花园里徘徊。结果人家跟着狗找我,我爸立马把我按在炕上,用皮带抽我,一点都不手软。

6岁的时候,我拍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

从小就不善于表达自己,不善于工作,不善于用脑学习。我8岁开始上学,一直停留在一个又一个水平。我在小学呆了八年,直到学校变黄我才毕业。16岁那年,村小学合并到隔壁村学校,我四姐正好在那里当老师。每次被叫到办公室被批评,四姐都觉得很丢脸,又要揍我一顿,气得我说我根本不去上学。我爸抓起一根棍子就要打我。我说如果你杀了我,我就上不去了。他把所有的棍子都打折了,最后也拿我没办法。

1984年,我辍学了。读书不能苦,生活也要苦。这是我这辈子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候,我的几个哥哥姐姐走出了农场大门。有的去矿上招工,有的去县里考学习当老师,只有我和三哥留在村里打工。我们每天和爸爸一起去地里挖地,一大早起来带干粮去,天黑了再回家。东北的天气早晚最冷,我俩都经常挂满白霜。每天,我们所做的就是吃饭,工作和睡觉。

我当农民已经快两年了。后来,一个亲戚来看我。聊天时,他提到镇上有个工地,需要大量的砖、沙等建筑材料。我三哥聪明能干。他把这话放在心上,跑去问他,发现真的是这样。回到家,他和家里人商量买一台四轮拖拉机,说是给工地喂饭。在城里几个兄弟姐妹的资助下,我们花了一万多元买了村里第一台四轮拖拉机。

每天工地需要16000块砖,一台四轮拖拉机能拉1000块砖。我们兄弟一直拉来拉去。每天他拉8次,我拉8次。两端都是自己装卸的。有时候拉沙快,4分钟就能灌满一车,每人每天能赚48元。1986年,能赚这么多,很了不起。我们每天都很累也很开心。不到一年,我们就建起了村里最好的房子。

那年我赚了钱,我(在

转眼间,我20岁了,家里开始为我媳妇做打算。介绍给我的那个女孩和我们是一个组的。我家在红谷屯三队,她家在马大屯四队。我们从小一起上学,彼此都有好感。况且双方父母都很了解对方,所以定下了这门亲事。

1989年3月,母亲给了我们1000元钱,让我们去县城买些结婚用品。本来我们打算偷偷去哈尔滨,但是一商量,为什么不直接去北京呢?婆婆听到我们嘀咕这个,又给了300块钱,嘴里念叨着“穷人家有钱”。就这样,两个向往首都北京的农村孩子,在村口的哈通路上了大巴车。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了哈尔滨火车站,没睡午觉就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直到我到了北京,我才知道什么是大城市。真的很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首歌。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到处都是灯光,人来人往。下了火车,感觉眼睛不够用,脚不知道往哪里走。迷迷糊糊中,我们上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在我们做出反应之前,司机已经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地下小旅馆。我打听了一下,说是崇文门附近一个叫“马圈门”的地方。

当时我们住酒店需要介绍信。出门的时候不敢跟家里说去北京的事,走之前也没开介绍信。入住的时候因为这个被前台质问了半天。后来有人给我们出主意说要去北京旅游,酒店就让我们住了。第一次听到“旅游”这个词。挺清新的,而且很时尚。

第一站,我们去天安门广场。

我们在北京吃、住、玩了七天。走之前给侄子侄女买了点礼物,把带出来的1300元弄丢了。我真的不后悔这次出柜。至少我已经看到了我想看的一切。当时的想法是,我们这辈子可能只来这么一次大城市。

回东北结婚后,我和媳妇收心了,开始安心过普通人的踏实生活。结婚前两年,先后生了两个孩子,弟弟妹妹相差一岁。媳妇一出月子,每天就忙着伺候孩子,还要打理一大堆家事。那时候附近没有工程用砖用沙,也没有地方放拖拉机,只能下地干活。

我媳妇抱着女儿在我家院子里。

东北一块地15亩,我家种了三块半地和一点水田。当我们太忙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雇人工作。努力的人都爱喝一杯,每顿饭都需要一个吧台。想每个人都不容易,对他们太挑剔也不好意思。大家一说想吃什么喝什么,我就去村里小卖部赊账。秋天卖粮还债的时候,

算完发现啥也没挣下。

媳妇经常跟我开玩笑说,那时候真是穷得连狗都嫌弃,这话一点不假。我家当时养了一条狗,有一阵子我俩连着好几天不炒菜,就吃个葱沾酱,狗吃不上剩饭,饿得嗷嗷叫,我嫌吵踹了它一脚,那狗从此就跑没影了。

除了粮食,家里还种了点亚麻,这是我在路边准备摔亚麻。

那几年我是什么活都干,春天种地,夏天除草施肥,秋天收庄稼。到了冬天,就开着四轮拖拉机从达连河煤矿买回一车煤,再用拉到县里卖。辛苦且不说,关键还经常遇到一些地痞赖子找事。我不服,和他们打过好几架,因为对方人多,我一个人总吃亏,每次都搞得鼻青脸肿。

从早到晚,从春到秋,我一天都不敢不劳动,好不容易稍微攒点钱吧,每年赶上几次红白喜事、老人孩子生病啥的,钱眨眼就没了。媳妇老念叨说想买台电视机,结果我年年忙忙碌碌,到年底发现还是买不起。眼瞅着孩子赖在别人家不走,就为了多看会儿电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都说再苦不能苦孩子,虽说咱是农村人,没啥文化,这道理我还是懂的,谁不想让自己孩子好呢?

1993年,全家在依兰县松花江边防洪纪念塔下合影。

后来我俩能走出农村,一直走到今天,我媳妇功不可没。1994年,她去了趟大连她姐家,回来后不停地给我说大连开发区那边的情况。她姐在镇子上卖菜,一天能挣个百八十块钱。我们呢,在村里拼死拼活一年也剩不下几个钱。媳妇胆子大,说想去闯闯,我虽然舍不得家,但也真不想这个家再这么穷下去。北京都去过,大连有什么好怕的,不如就去闯一闯!

这次出门,我真正体会了什么叫“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过来容易,待下去难啊。幸好有亲戚在大连,到了还有个临时落脚的地方。到大连第二天,我们两口子就把孩子托付给亲戚,赶紧跑到开发区,想找个合适的营生做。一连几天,我天天出去转,琢磨能干点什么。

考察一番后,我发现开发区厂子多,打工的多,开个小饭馆一定行。我在周围问了一圈,意识到从家里带来的那几千块钱根本不够盘个饭馆。正没招的时候,看到马路边一个用木板搭建的面馆在转让,店主出价2000块。我见挺便宜,急忙给钱接手。还没等卖几碗面呢,城建的执法人员便通知说这是违建,要马上拆除。2000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后来我学着别人摆路边摊,卖烧烤,加入了无证经营的游击队伍,天天提心吊胆,跟城管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有一回,我正专心给客人烤着肉串,一抬头看到城管的皮卡停在面前,想跑都来不及了。他们也不跟我废话,麻利地把一盆水泼到炉子里,提起炉子就扔上了皮卡车,几个马扎、小桌子也被一股脑扔了上去。眼瞅着家当被没收,我心里又急又气,却啥都做不了,谁让咱违法经营理亏呢。

媳妇和我商量,说这样东躲西藏下去不是个办法,后来我们去打听了一番,咬咬牙花钱办了个临时流动摊位的执照,算是走上了合法经营的路。这时候是夏天,我找人打了个木箱子,专门卖冰棍和冷饮。摆摊的地方在大连海关、商检防疫站门口,在当时的大连开发区,那一片是最繁华的。

我们一家人在冷饮摊前合影。

没想到,就是这不起眼的小买卖让我尝到了甜头。那年夏天天气特别热,天天有一堆人围着摊位买冰棍。我每天穿个大裤衩、拖鞋,骑着自行车飞驰在冰棍厂和摊位之间。1994年的这个夏天,短短几个月,我们的冷饮摊位就挣了一万块人民币,现在想想真是不敢相信。

从这个小摊位开始,我俩越干越有经验,干了两年后,又把摊位后面的门面房租了下来。当时门面房出价四万六,市场上没什么人敢接。我也是冒险租的,想着反正攒了些钱,大不了赔光再回老家种地去。租下门面房之后,我们上的货更多更全,来得客人也更多了,鸟枪一换炮,那生意别提有多好。

小摊位变成了小商品店。

香港回归的那一年,我们用开店挣的钱在大连买了一套70多平米的房子。装修好、置办完家具花了将近十五万。见我生意做得红火,老家亲戚家的孩子接二连三地投奔过来,我整天有吃有喝地招待大家,有时候在厨房做饭的都四五个人。大年三十吃饱喝足了,我就带他们打麻将、“开拖拉机”。有能力提供这些,我心里老开心了。

然而,这段好日子没享受多久,我的身体就出了状况。因为长期熬夜,我夜里不睡觉的毛病越来越重,成宿成宿地睡不着。媳妇怕我给身体熬坏了,商量着要把商店兑出去。我不同意,好不容易辛苦干下的买卖,哪能说不干就干?

媳妇不停地做我工作,分析给我听,说干两年冷饮摊和两年多商店挣的钱有十多万,商店转让出去还能得个十五万,加一起就有二十多万,而且家里已经有房子在,钱怎么都够花了。她劝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让我先养好身体再说。我同意了,商店没给别人,成本价8万块钱转给了我三姐。

吃了一段时间中药后,我身体慢慢好起来。精神头一好,人更不愿意吃老本了,想到手里有点钱,我又开始折腾想开个饭店。事后证明,隔行如隔山,生行轻易不入,熟行轻易不出。饭店开了几个月,吃饭的人是不少,问题是开销太大,除去成本几乎落不下几个钱,没干多久就转让出去了。

饭店没干成,我们又在工业区买了一处门面房,继续干杂货店。

2000年前后,我为了吸引顾客来我家买东西,捣鼓来一个彩票机开始卖彩票。店里时不时有人中奖,干得久了,我也跟着学了不少彩票知识,后来,我开始研究“29选7”体彩,有时候感觉来了就成百上千地买。

有一天我上货回来,外甥女着急忙慌地告诉我,说我家彩票机上中了一注“29选7”的一等奖,奖金六十二万九千元。我看了一眼中奖号码,心里便有数了,赶紧拿出头天买的一沓子彩票一张一张地翻。翻的时候,我两只手都控制不住地在抖啊,最后找到了脑袋还是嗡嗡的,特害怕这是在做梦。

我没敢别人声张中奖的事,过了几天,悄悄带着外甥、侄子几个人开车去大连市体彩中心领走了奖金。六十二万九千,扣除百分之二十的税,还剩五十万多一点,搁现在也是很大的一笔钱。

我家的彩票店,墙上的logo都是我自己找材料动手做的。

这五十多万奖金我没拿回家,先去邮局给我三哥汇了四十万整,一部分给他做生意用,一部分让他拿去替三姐还贷款。剩下的十万我给自己还了一部分账,余下的都分给亲戚们了,每家两千。那阵子,全家人高兴得跟过年似的,我成天带着小孩儿们去吃肯德基、买新衣服。

中了这么大的奖,加上生意也不错,我就在大连买了不少房子。尤其是中彩票后,有段时间我一口气分期买了5套,每套总价十多万,之后几年又陆续买过几套。我名下房产最多的时候,一共有过8套住宅、2个门面房。

过去,我体会过没文化的难处,有了钱之后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涉及到孩子学习的事,要花的钱我一律支持。2007年儿子面临中考,虽然他后期进步很快,不过按当时成绩来看,考开发区最好的一中还是有难度的。我态度坚决,让儿子就报一中,大不了我掏三万块借读费。听我这么说,儿子反倒有了信心,竟然超常发挥,压分数线被一中录取了。

那年夏天儿子如愿进重点高中,一家人高兴回老家。

2009年,我媳妇看到邻居家姑娘在学英语,说是准备留学澳大利亚,她也动了心思,跟我商量着想让两个孩子出国留学。我觉得只要对孩子好,去就去呗。闺女儿子一听都可高兴了,觉着不用再背负高考那么大的压力。最后我们看中了加拿大,俩孩子各自选了不同的地方,姑娘去温哥华的菲莎河谷大学,儿子去多伦多的一所高中。

留学花费还是挺大的,俩孩子每年得50多万,人不都说嘛,人生最大的成功是把孩子教育好,花就花吧,钱花了可以再挣,错过了学习这个阶段就很难再回头找了。为了支持他们,我手里的10套房产一套接一套卖掉。除了个别房子亏钱,大部分都增值了两三倍。正是因为这些房子,我才有底气送孩子们留学。卖房的时候,我也一点没觉得心疼。

送孩子去留学的中介很负责,把两个孩子安排得挺妥当,后来他还建议我们一块过去陪读,说这样可以省很多钱。这其实是在我们计划之外的事,我和媳妇从来没敢想过,当年那两个偷偷跑到北京玩,又在城里打拼多年的农村人竟然也要走出国门了。

2003年中彩票那阵子在照相馆拍的,背后地图上就是加拿大,没想到有一天真要去这里。

办妥出国手续后,我们把商店、彩票店都转给了亲戚。2011年3月5日,我和媳妇坐上了飞往多伦多的航班。虽然之前也是背井离乡,不过这次是飞到地球的另一面,我俩都还挺紧张的,在飞机上都没怎么睡着。航班是国内下午四点多出发,飞了十二个小时,到达多伦多机场正好也是加拿大的下午四点多,天上还下着小雨。

从机场出来之后,我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脑袋昏沉沉的。只见四处都是矮趴趴的房子,看惯了大连那边的高楼大厦,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国际都市多伦多也不咋地啊?这么一想吧,乡下人进城的那种局促感倒是缓和了不少。

来到异国他乡,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我和媳妇才上过几年学,两个人加一起还不到11年,更别说英语了。媳妇出国之前倒是学了几天,到头来也没整明白几个词,我自己是一句都不会。刚开始,我们出门想找个厕所都找不到,国内的洗手间英文标识都写WC,我跟几个老外连比划带说要找WC,人家听了都一脸茫然。后来我才知道,WC这个说法只在个别国家通用。

到加拿大的第二天,我和媳妇在租的房子前拍了张照片。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

虽然我们出来的时候手里有个20多万加元,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但总不能啥都不干,就这么坐吃山空。在当地熟悉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想出去找工作。有天在路边看到一家华人职业中介,我就进去登记了,人家给安排到了一家玩具厂上班,一小时工资10.8加元,合人民币65元左右,听着不少,其实只是政府规定的法定最低工资。

工厂离家不远,开车十分钟就到了,厂里还有几个华人同胞一起在流水线上干活。我每天干八小时,三班倒,工作强度还是挺大的。想想以前,我刚走出农村那么穷都没去厂里打工,奋斗了十几年,现在倒好,跑到国外打工来了,心情还是有点失落。

和工友混熟之后,我才知道我是我们几个里面学历最低的,有一个工友之前是西南某省会城市电视台的编导,还有一个原来是中原地区省级医院的主任大夫。人家在国内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到了这边都能安心在厂里打工,我算啥呀?心里还不平衡。这么一想,就既来之则安之了。

忍一时可以,时间一长我又受不了了。我这人天性就不爱受人管束,这么多年当农民、做小生意自由惯了,在厂里按点打卡上班一眼望到头。再说我也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实在不想待在厂里,就琢磨着能不能用那20多万加元做个小生意。

有天媳妇在报纸上看到一条广告,说有个小型加油站在往外转让,报价65万加元,可以接受贷款。可能是无知者无畏吧,我马上联系了经纪人约时间去考察。在加拿大这边,买家可以要求卖家提供营业额,详细了解经营状况,而且可以在店里观察七天。我找了个汽车旅馆,白天在店里观察,晚上回旅馆睡觉,饿了就买点汉堡薯条垫巴。看了几天,我觉得不行,这地方太偏了,附近也就五六户人家,而且周边都是牧场。

加油站在小镇中心十多里之外的一个十字路口,周边比较荒凉。

后来我又看了几处加油站和便利店,发现在这里做小生意真没有那么简单。国外不比国内,能吃苦就行,加拿大对各种小生意的注册程序、经营要求、税率有明确的规定,了解的越多,顾虑越多,前怕狼后怕虎的,啥也不敢干了。

那阵子,媳妇总念叨说没房子就没根,在这里找不着家的感觉。我想既然不好做生意,那就先安家吧。我们看上了一处售价45万加元的房子,先出20%首付贷款买了下来。房子有185平米,院子尤其大,目测得有2亩多地。每月房贷要还1400加元,相当于人民币8000多。

当时儿子在多伦多滑铁卢大学读书,期间他还申请去香港大学交流了五个月。闺女在菲莎河谷大学上过一阵,后来又转到哈利法克斯的一个大学去学摄影。学习上的事我不懂,只管给钱就行了。两个孩子离毕业还有几年,一时半会挣不了钱,我们家买房之后的经济压力还是不小的。

我和媳妇尝试了很多工作,去工厂流水线上打过工,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冷库搬运过食品,还在华人餐馆后厨打过杂。房子安置好以后,媳妇试着做起了留学生住宿家庭,收入是比以前多了些,可日子依然过得紧紧巴巴的。

我和媳妇在院里的草地上合影。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

2011年七月,我正在一家华人餐馆刷盘子,突然收到老家传来的消息,说我三哥病危。出国之前,我三哥一直在哈尔滨住院,我去陪护了三个多月,没想到离开不到半年,病情已经恶化到这个地步了。容不得多想,我赶紧订了回国的机票。到病房一见面,我们哥俩谁都说不出话来,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那段时间,我除了陪在三哥身边,就是帮他处理一些生意上的事,帮忙追回一些欠款。有天三哥突然拿出一张卡,说里面有200万,要给我两个孩子。我死活不要,他急眼了,说不收下他就从窗户跳下去。最后没办法,我只能先收下,之后还是偷偷把卡还给了三嫂。媳妇和我聊起来,都觉得没要这钱是对的,最起码心里舒坦。

回到加拿大之后,我到一家华人园艺公司找了份工作,跟着干些小工的活。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很大的院子,种草种树啥的,园艺这类活儿很吃香,而且工资还可以现结。可惜干了没多久,媳妇因为车祸撞伤了腿,我只能在家照顾她,岗位很快就被别人顶替。

等媳妇恢复得差不多,我又坐不住了。这时候我对园艺已经有一些了解,再说,我从小从农村长大,爬墙上树的都不是事,干活也舍得下力气。别人不让干,咱就自己干呗。有了这个想法后,我让儿子在华人网站上给我打广告,说跟花园有关的活儿我都接。

别说,广告还挺管用,很快就有华人同胞打电话来问价。之前我都是跟着园艺公司干活,只出力不操心,也不知道料钱、工钱怎么算,没办法,先蒙着先报吧。报价太高我怕客户吓走了,只能先往低了报,有好几次辛苦干完活还往里搭钱。

我工作的场景。

一开始亏点钱不算什么,权当总结经验了。慢慢地,我也能大体估算出用料、用时这些成本,报价越来越靠谱。有时候需要买料、买工具,涉及到英文不懂,我就等儿子回来帮我在网上查查,再到店里去买。后来我还办了园艺工作的执照,意味着这是一份被政府认可的有资质的工作。

在加拿大干活挺麻烦的,像修栅栏、铺地砖这些,只能先收一部分定金,花几天时间按部就班地干完,完事还得负责后期维护保养,一趟趟折腾。所有园艺活儿里,我最喜欢的就是砍树,它属于破坏性的工作,活干得痛快利索,干完能直接拿钱走人,缺点是砍树要上高爬低,风险比较高。

2016年我就出过一次岔子,险些丢了命。那次我一个人忙不过来,雇了三个工人帮忙,工人都是按时薪付工资,再加上扔垃圾的钱、车辆加油、工人吃喝,干得慢基本等于白干。我嫌麻烦,没带安全护具就爬到了树上,结果被一段两百多斤重的树枝砸到头,直接从三米高的位置掉下来。整整昏迷了三天,我才清醒过来,一睁眼就看见老婆孩子围着我哭。

2017年2月份,伤后恢复期,媳妇和我去儿子工作的小镇住了几天。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

万幸的是,我醒过来后恢复得挺好。媳妇要给我申请加拿大政府伤残补助,这个钱按理说是完全可以领的,可我没同意,我觉得自己没事了,还没到需要别人救助的程度。一个月之后,我平安出院。全家人都反对我再去砍树,我还是坚持要干下去。有时候别人帮忙我还不放心,总忍不住自己上手。

受伤到现在有五年了,我还在继续做园艺活儿。孩子们前几年都已经大学毕业,各自找到了高薪的工作,有了幸福的婚姻。这个家已经不需要我再这么拼,可能还是因为自己是穷苦出身吧,只要干得动,我就不太想闲着。每天能出门干点啥,好像一天的心情都是快乐的。

孩子们带我们去古巴度假,第一次在游轮上穿正装参加晚宴。

这些年,我们夫妻俩一路走来挺不容易的,好在孩子们都很争气,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最近,我也慢慢想开了,有时间会听孩子们安排,学学外国人的生活理念,隔三差五地出去旅旅游、度度假。虽说国外的月亮并不比国内的圆,但作为老百姓,无论走到哪里,我们图的其实也就是一家人能一起过个安稳日子。

想看更多故事?

点击这里,阅读上一篇故事

相关问答:够花海尔金融贷款靠谱不

 

够花是一款纯信用小额贷款,是海尔消费金融旗下的贷款产品,专门为急用钱的上班族们提供短期资金,大家遇到手头紧张的时候,可以在手机上提交贷款申请,审核通过后可以当天到账。

海尔够花特点:

1、下款快,只要在当天晚上9点以前审核通过,就可以在几分钟内到账;2、额度高,官方介绍最高20万,网友们反馈得知最少在3000以上,大约在万元左右,比一般的小贷额度要高;3、利率低,虽然比银行贷款利息高,可是日利率最低可以做到万分之3;4、安全靠谱,够花是海尔消费金融旗下的产品,海尔金融是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不会出现爆通讯录、泄露隐私、诈骗等情况。

如有资金周转需求,推荐您使用有钱花,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原名:百度有钱花,2018年6月更名为“有钱花”),大品牌靠谱利率低值得信赖。有钱花-满易贷,借款的额度最高至20万(点击官方免费测额度),日利率低至0.02%起,具有申请简便、利率低放款快、借还灵活、息费透明、安全性强等特点。

和您分享有钱花的申请条件:有钱花的申请条件主要分为年龄要求和资料要求两个部分。一、年龄要求:在18-55周岁之间。特别提示:有钱花谢绝向在校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贷款,如您是在校大学生,请您放弃申请。二、资料要求: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证、本人借记卡。注意:申请只支持借记卡,申请卡也为您的借款银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为二代身份证信息,不能使用临时身份证、过期身份证、一代身份证进行申请。网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