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小故事,简短(50~100)急!!!!

如题所述

  1856年到1860年间,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将圆明园烧了,在历史上称做"第二次鸦片战争".此次战争的原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纪实》中有详细叙述。

  据其书所言,此仗并非因鸦片而起,事情得从清朝广东巡抚叶名琛谈起。当年广州成功拒绝洋人入城一事,本为广州百姓和总督徐广缙之功。但身为巡抚的叶名琛也跟着沾光,致使咸丰帝以为其会处理洋务。

  叶名琛升任总督后,对揭竿而起的百姓不是善加安抚,而是残酷镇压,且以此向朝廷邀功。加上广东数年来未与洋人闹出甚大事,处在深宫之中的咸丰帝以为得人,许为干练能臣。

  跟洋人打交道,自有其规律、方式。曾国藩的儿子曾小侯爷曾纪泽,对洋人很了解,办起洋务来很顺手。跟俄国人重订《伊犁条约》,就挽回了不少损失。

  但叶名琛不懂,一方面得咸丰嘉许有些飘飘然,一方面怕被人骂,觉得跟洋人打交道越少越好。洋人找他办事,他不论轻重缓急,皆拖延搁置,洋人受了不少委屈,积怨日深。

  时西洋强盛,而清朝积弱,以弱事强,岂能如此?等到巴下里担任英使时,终不愤其所为挑起了战端。此次战争,虽然有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叶名琛处理洋务不当,是直接原因。

  洋人先打进广州将叶某人抓走,然后又联合法国人打开大沽,打到天津,清朝慌忙求和。

  跟英军同船来华的有一位英国二公主,乘船在岸边参观,不料搁浅。地方官处置得宜,将整船抬上岸,保护起来。英人承情,合议遂成。

  清朝颇有些人不服,蒙古王爷僧格林沁便是其一。咸丰帝亦战和不定。然而,清朝有洪杨内患,实在不宜再开外衅。

  战事再起后,僧王爷的蒙古马队在洋人的枪炮面前一败涂地,另一位将军胜保亦被洋人击溃,局势大坏。

  洋人虽有枪炮,但只要战术得当,未尝不可战胜。象刘永福的黑旗军在越南跟法国人打就很顺手。

  洋人打到北京,咸丰帝逃到热河行宫去了,且再没回来。

  洋人恨咸丰帝出尔反尔,想给清朝皇帝一个教训.要钱,羊毛出在羊身上,苦的是百姓。于是,便一把火把皇帝享乐的圆明园给烧了,让其体面无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7
叶名琛,湖北汉阳人。进士出身,1852年由广东巡抚升任两广总督。是个昏庸虚骄的封建官僚。1856年“亚罗号事件”中,对英国采取妥协态度,释放了被捕人犯。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前夕,不作战守准备,每天只在衙门里“扶乩”(请神仙下界出主意)。临战又不肯抵抗,甚至下令“敌船入内”,也“不可发炮还击”。广州失陷后,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答,后死于囚禁中。时人讥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如此疆臣,如此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
第2个回答  2011-09-07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在其它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