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作用的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如题所述

1. 岩浆作用的形式及其特征
岩浆作用是指岩浆在地壳或上地幔中形成、上升、运移、喷发和冷凝固结的过程。根据岩浆是否喷出地表,岩浆作用可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侵入作用:岩浆侵入地壳中但未喷出地表时称为侵入作用。侵入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浆岩体称为侵入体(intrusive body),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叫围岩。根据岩浆侵入深度的不同,可分为深成侵入作用(深度>3km)和浅成侵入作用(<3km),相应地,侵入体也分为深成侵入体和浅成侵入体。
深成侵入体:深成侵人体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均较高,因而岩浆冷凝缓慢,岩石多为全晶质中粗粒结构。岩体规模较大,常见的有岩基、岩株两种。围岩受岩浆高温影响,变质现象较强,范围较广。
浅成侵入体:浅成侵入活动接近地表,岩浆冷凝较快。矿物结晶颗粒细小,岩石常为中细粒结构或斑状结构。浅成侵入体的规模一般较小,可见底部边界,常见的有岩床、岩墙、岩盆、岩盖等。岩石类型从酸性到基性都有,与内生矿床形成时期相近,彼此经常共生。
喷出作用:岩浆形成后,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溢出地表。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成分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冷凝成为岩石,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根据岩浆是侵入地壳之中或是喷出地表,岩浆作用可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相应地,所形成的岩石分别称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或火山岩)。
2. 岩浆的类型及其特征
根据SiO2含量,岩浆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酸性岩浆(SiO2>65%)、中性岩浆(52%~65%)、基性岩浆(45%~52%)和超基性岩浆(<45 %)。随着Si02含量减少,岩浆中MgO、FeO含量增多,岩浆的颜色加深,相对密度增大,粘度变小。
3. 火山喷发类型及其特征
火山喷发过程极为复杂,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岩浆作用阶段,所喷出的物质和喷发类型备不相同。火山喷发类型可分为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
裂隙式喷发: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或断裂群上升,喷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这种喷发火山口不呈圆哪洞孝形,而是长达数十公里以上的断裂带,或者火山口沿断裂带成串珠状排列,往下可连成墙状通道。裂隙式喷发以粘性小、流动性大的基性熔浆为主,多表现为沿裂隙缓慢溢出,然后沿地面向各个方向流动而形成熔岩被,面积可达几十万平方公里,厚达几百米甚至超过千米。
中心式喷发:喷发物沿火山喉管喷出地面,平面上成点状喷发,称为中心式喷发。火山喉管多位于两组断裂的交叉点上。这种喷发是中、新生代以至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方式,可能是由于地壳逐渐加厚、压力增大,多数情况下岩浆只能沿着断裂交叉处形成的通道往上运移的缘故。中心式喷发常伴随有强烈的爆炸现象,除喷出大量气体外,还喷出大量碎屑物质,最后溢出熔浆。按照爆炸的强弱程度,可将中心式喷发分为猛烈式、宁静式和递变式3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