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的励志故事

如题所述

神话传说故事:夸父追日
在北方的一座高山,名为“成都载天”的地方,生活着一个巨人,名叫夸父。他的耳朵挂着两条黄蛇,手中握着两条黄蛇,勇猛而鲁莽。他是大地之神“后土”之子“信”所生的儿子。有一天,夸父突发奇想,决定去追赶太阳,与太阳赛跑,甚至要将太阳抓住。他迈开长腿,朝着正在西斜的太阳奔去,一跃千里。他追着太阳直到禺谷。当夸父逼近太阳时,突然感到口渴难耐,于是赶忙跑到黄河和渭河去喝水。两条河都喝干了,口渴依旧,他又向北方跑去,想要喝大泽里的水。大泽又称为“瀚海”,宽广无比,水足够他喝。但他还没跑到目的地,在半路上就渴死了。在他手里的拐杖落下的地方,长出了一片青翠茂密的桃林,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清凉的隐蔽之所。
神话传说故事:蚩尤之战
黄帝和炎帝都是对人民有重大功绩的两个部落首领。由于各自利益和主张的不同,他们之间产生了矛盾,最终引发了一场大战。炎帝使用火作为进攻武器,而黄帝则以熊、罴、狼、豹、虎等猛兽为前锋,以雕、鹖、鹰、鸢等凶禽作为旗帜,双方在阪泉之野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战斗中血流成河。最终,黄帝战胜了炎帝。后来,黄帝又征服了东西南北四帝,取得了中央天帝的地位。传说中黄帝长有四张脸,可以同时看到四面八方,因此无论发生何事,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还有一个名叫“后土”的臣子辅佐他,后土手持绳子,管制四方。在黄帝的统治下,原始社会变得井然有序,获得了暂时的和平和发展。
神话传说故事:女娲造人
许多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认为人类是神造出来的。中华民族也有类似的神话,那就是女娲捏土造人的故事。传说中,女娲是从大地中生长出来的女神,人首蛇身,神通广大。她是如何造人的呢?有一种说法,她和众神合作,共同创造了人。《淮南子·说林训》记载:“天神黄帝在造人时决定男女性别,天神上骈负责造出人的耳朵和眼睛,天神桑林专管造出人的手足四脚。”这样造人,尽管女娲每天可以多次化育(女娲七十化),但速度仍旧太慢。于是女娲想出了一个新办法,用手捏黄土造人。她将黄土加上水,揉搓成一个个小泥娃娃。奇怪的是,这些小东西一放在地上,就活了过来。女娲很高兴,用辛勤的劳动,不断地创造了自己的儿女。然而这样一个个地捏,还是太费力气。于是她又想出一个更简便的办法,把一箱荆条编成的大绳,放在黄泥上一甩,甩出来的泥点立刻变成了一个个小人,大地不久便出现了一群群活蹦乱跳的男男女女。伟大的女神就这样造出了千百万的儿女,让大地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神话传说故事:女娲补天
在上古中国神话中,有一位孕育万物、造福人类的女神,她就是女娲。据说天地开辟后,大地上虽然有了山川、湖泊、花草鸟兽,但还没有人类的踪迹。大母神女娲想创造一种新的生命,于是她抓起地上的黄土,仿照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揉团捏成一个个小人的形状。这些泥人一放到地上,就有了生命,活蹦乱跳,女娲给他们取名叫做“人”。就这样,她用黄泥捏造了许多男男女女的人。但是用手捏人毕竟速度太慢,于是女娲拿起一截草绳,搅拌上深黄的泥浆向地面挥洒,结果泥点溅落的地方,也都变成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人。于是大地上到处都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女娲还使男女相配,让他们自己生育后代,一代一代延续。在神话中,女娲不仅是创造人类的始祖母,而且是最早的婚姻之神。后来不知何故,宇宙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半边天空坍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黑窟窿,地上也出现一道道巨大的裂口,山林燃起炎炎烈火,地底喷涌出滔滔洪水,各种猛兽、恶禽、怪蟒纷纷窜出来危害人类。女娲见人类遭受这样惨烈的灾祸,就全力补修天地。她先在灌河中挑选许多五彩石,熔炼成胶糊,把天上的窟窿一个个补好。又杀了一只大龟,砍下它的四只脚竖在大地四方,把天空支撑起来。接着杀了黑龙,赶走各种恶食禽猛兽,用芦苇灰阻塞了横流的洪水。从此灾难得以平息,人类得到拯救,人世间又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让人类更愉快地生活,女娲还造了一种名叫“笙簧”的乐器,使人们在劳作之余进行娱乐。女娲是产生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神话人物。这个神话反映出当时人类对自身起源和自然现象的天真认识。至今在我国西南的苗族、侗民族中还流传着女娲的神话传说,并把她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神话传说故事:共工怒触不周山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住在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扩大了很多,北到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域。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然而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是他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已经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
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名叫共工氏。传说他是人首蛇身,满头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出场就很有神话色彩)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一个是炎帝的,一个是黄帝的)。他的部落在现在的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注意与后文联系哦)。共工氏是神农氏(神农氏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农业发展做成重大贡献的人)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好熟悉的名字!注意与后文联系),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这是统治者经常用的方法,为了一己之私,不顾整体利益)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落后就要挨打呀,而且是自己打了自己嘴巴子)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为了众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让我想起一句话——我爱生命,但更爱真理!)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一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大变故,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