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蜈蚣草开什么样的花,什么颜色。它与大叶蜈蚣草的区别(附上图片)。治病用的,请回答者不要马虎。

高分跪求

细叶蜈蚣草    水草的一种,没有大叶蜈蚣草之说。 

另有叫蜈蚣草的,是一种蕨类植物,种 名:肾蕨 拉丁名:Nephrolepiscordifolia(L.)Presl   别 名:蜈蚣草、圆羊齿、篦子草、石黄皮。可以入药,为骨碎补科植物肾蕨的叶或全草。

见图

追问

最关键的是:匍匐生长

追答

不知是不是这个。
【药 名】:苦丁
【别 名】:小山萝卜、龙喳口、叉头草、蛾子草、大叶蜈蚣草、杨梅蒜、羊奶草、野苦麻、高脚蒲公英、丁萝卜、双股金钗、乳浆草、九刀参、八楞麻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台湾莴苣的全草。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贵州、江西、湖南、福建、台湾等地。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20cm。全株均有白色乳汁。主根数个,圆锥形。茎单一,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互生;能常无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4cm,宽3-5cm,羽状分裂,先端裂片较大,两侧裂片略下倾,先端尖锐或渐尖、或钝,分裂片端裂片较在两侧裂片略下倾,先端尖锐或渐尖、或钝,基部呈耳状抱茎,边缘复作齿牙状,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主脉上具长毛。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圆锥花丛;总苞圆筒状,苞片覆瓦状排列;花淡黄色,全部舌状;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卵圆形,扁平,黑色,先端具喙,冠毛白
【功 效】:清热解毒。   
【主 治】:治疥癣,疔疮,痈肿,蛇咬伤。   
【性味归经】:①《草木便方》:“苦。”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入心、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细软。花期5-9月。

追问

无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8
大叶蜈蚣草为蜘蛛草
【别名】大叶球子草、大叶入地蜈蚣
【生境分布】广东、广西。
【性味】甘、淡,平,微温。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舒肝止痛。主治咳嗽痰稠,胸痛,跌打胸胁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鲜品1~3钱(小儿酌减),水煎服。

细叶蜈蚣草
【别名】蜈蚣草(《分类草药性》),乱头发(《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支蒿、飞天蜈蚣(《贵阳民间药草》),羽衣草(《贵州草药》),千条蜈蚣(江西《草药手册》),锯草(《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蓍或西南蓍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蓍(《尚书》)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茎直立,有棱条,上部分枝。
叶互生,长线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O.7~1.5厘米,无柄;栉齿状羽状深裂,裂片线形,排列稀疏,锐尖头,有不等长的缺刻状齿牙,叶片半抱茎,两面披长柔毛,背面毛较密,开花时下部叶常枯萎。
头状花序径5~6毫米,长6~7毫米,密集成复伞房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四形,覆瓦状排列;周边舌状花,雌性,5~11朵,白色,花冠矩圆状,先端3浅裂;中心臂状花,两性,白色,花药黄色,伸出花冠外面。
瘦果扁平,长圆形,有翼,无冠毛,长约3毫米,宽1毫米.花期7~9月。
果期9~10月。
生长于林缘、路旁、屋边及山坡向阳草地。
分布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蓍实)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②西南蓍草。
详土一枝蒿条。
【功用主治-一枝蒿的功效】活血,祛风,止痛,解毒。
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
①《纲目》:蓍叶主治痞疾。
②《纲目拾遣》:活血解毒,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驱风理怯。
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涂疮生肌。
④《东北药植志》:为健胃、强壮剂,又为痔药。追问

谢谢你们,但,我自己要去采细叶蜈蚣草 必须得有可信赖的图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