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儒家是一门很现实的学派,他讲究礼仪。所谓礼仪不过就是想说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所以说,儒家的重心在于处理人际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候要怎么做,自己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养。就这么多了。所以黑格尔读了孔子的《论语》之后会说,读了之后对孔子的崇拜当然无存。毕竟礼仪本身就是一种教条,容不得人们自由发挥。

2、道家的核心在于《道德经》,所谓“道”就是天理运行,是对自然就运行规律的阐述;所谓“德”就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这个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动植物还有我们人类自己。所以虽然《道德经》可能没有《庄子》那么贴切于道家的精髓,但却是对道家精髓的总结。道家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3、法家讲究的是功利。有了功利之心,必然是有想做之事。要做成某事就必然要调动资源。所以,法家讲究的是摆布资源。他们善于抓住人际之间的矛盾去促成某事,善于利用规律之间的漏洞去做成某事,有的时候为了目的甚至愿意创造条件去推进。法家之目的在于做事,所以本质上和儒家、道家、释家也没有冲突。

4、墨家在于发明创造。他们利用自然科学的原理来创造器械,所以所以他们注意的是部位与部位之间的衔接,并思考如何改进。所以墨家的人务实,因为他们从来不关心天地人到底是什么,他们只关心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过得更便捷,日子更舒服。墨家学派众名人物除了墨子,就是鲁班。都是大发明家,大物理学家。所谓“墨守成规”也就是说墨家习惯于遵照事务的原理来办事,不愿意突破规律。

5、兵家其实最简单,讲究实力。所以兵家著作要么讲如何利用强大实力震慑敌人,要么讲如何摆布在实力强大者之间游走。兵家书籍也不多,无非《吴子》、《孙子》、《孙膑》、《六韬三略》,后来还出了《武穆遗书》。武圣也就3个,最早是姜太公,之后是关云长,后来因为岳飞的忠肝义胆也算上了。所以才有“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之说。

扩展资料

作为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最早典籍之一,《鬻子》的思想是诸子百家的源头,对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所阐释的有关道、仁、信、和的理念,对当下的意义也是相当重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0

1、道家: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2、儒家: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遭受重创。

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

“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需要区分开来。

3、法家: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

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4、墨家: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5、兵家:兵家, 古代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亦指研究军事的学派;古代另指拥兵一方的豪强或军将,亦为部曲私兵之称等。

出于《汉书·艺文志》:“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和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三辅遭 王莽 、 更始 之乱,又遇 赤眉 、 延岑 之弊,兵家纵横,百姓涂炭。”等。

扩展资料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几经周折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时期全面上位;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6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简介如下:

1、道家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

2、儒家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由孔子创立,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3、法家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

4、墨家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5、兵家

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诸子百家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吴子》、 《六韬》、《尉缭子》等。兵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扩展资料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司马谈(司马迁之父)对学术流派的见解,司马谈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几经周折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时期全面上位;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

百度百科—儒家

百度百科—法家

百度百科—墨家

百度百科—兵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9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是五个学术派别的名称,代表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意见。在春秋时期盛行。

一、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1、老子
主要思想是“无为而治”。
2、庄子
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

二、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1、孔子
主要是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一是体仁,二是中庸,三是修礼,四是行道。
2、孟子
a.仁政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
b.主张人性本善。
c.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养浩然之气。

三、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等)
韩非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力主改革。

四、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墨子
主要思想是 “兼爱非攻”。


五、兵家:代表人物(孙武)
孙武
主要思想是“谋攻”。

拓展资料: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历史局面)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10-28
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提倡“无为”,就是万事顺应规律。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荀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孔子以“仁”著称。
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提倡“以法治国”,但国君可以不遵守法律,是封建制度下的产物,也是落后的地方。
兵家,代表人物是孙子,以兵法著称。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其学说反对儒家的观点,但后来渐渐由于汉帝“独尊儒术”而没落。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就是完全的博爱、反对侵略战争、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