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儿童文学作品有哪些?

如题所述

  太多了,
  一是书写成长,表现成长。比如,《海蒂》这部儿童小说,就书写了一个女孩子的成长,作家试图表现儿童的成长智慧,让成年人通过小说了解儿童世界的深邃性,以及孩子面对成年人的复杂世界时所具有的天生的智慧和胆魄。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表现的也是生命的成长,不过作家采用了幻想的方式。

  二是历险主题。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儿童小说,讲述的就是一个淘气的男孩子离家出走、历险后又回到家里的故事。一般历险小说和历险童话里的主人公都是淘气孩子的形象,但他们经过历险后变得富有责任感,也更富有智慧。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关于历险的长篇童话,尼尔斯是个淘气的男孩子,也缺乏责任感,经历过历险后,变得智慧、坚强而且富有爱心和责任感,他历险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最近受到中国小读者喜爱的《猫头鹰王国》这部幻想小说,就以一只小谷仓猫头鹰的历险经历极具象征性地表现了儿童的成长。小说里的小猫头鹰生活的森林环境,与人类复杂社会环境相仿,他所经历的冒险,就如同一个孩子的历险。

  三是寻找主题。这是世界经典儿童小说和童话里一个最常见的主题,比如格林童话里有许多寻找财宝,寻找爱情的故事,而《彼得·潘》里是寻找无忧无虑的自由。其实,无论书写成长,还是表现历险和寻找,经典儿童文学都紧紧围绕着“成长”这个主题,而且不论故事发生在森林里,还是在人的社会环境里,都在或直接或间接地启迪儿童,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让他们学会发现自主性的动力,辨别善恶美丑,找到未来幸福的方向。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要素:爱、苦难与快乐

  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会表现三个要素:爱、童年的苦难与童年的快乐。爱是儿童文学的最基本的内涵,儿童文学很大程度上因为成年人对孩子的爱而诞生。冰心在一篇儿童文学的笔谈中说过:“要写好儿童所需要而又便于接受的东西,我们就必须怀着热爱儿童的心情,深入儿童的生活。”“爱”是冰心的儿童文学创作里的艺术原动力,她总是怀着温情注视着儿童世界,用充满爱与关怀的笔描绘儿童的生活,因此,她的作品一直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她的《小橘灯》和《寄小读者》等还是中小学生喜爱的经典名篇。

  世界儿童文学经典中,有相当一部分不但展示了童年的苦难,也促使成年人反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把一个贫苦女孩的困境展示出来时,也在极力批判现实世界的不公,让成年人思考社会罪恶的根源所在。《雾都孤儿》被公认为狄更斯最杰出的作品,书中刻画最成功人物无疑是主角奥利佛和女小偷南茜。奥利佛出身卑微,但内心善良,懂得知恩图报。小小年纪的他吃了很多很多苦,受尽了非人的虐待,但他没有垂头丧气、自暴自弃,最终走上幸福之路。南茜是个性格复杂的年轻女人,从小在贼窝里长大,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世,她进入贼窝后也没有遇到任何善良的人,最后她惨死在强盗手中,她的命运是悲惨的,就如同现实社会中的孤儿陷入黑社会后的下场一样。《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含不仅仅是“顽皮儿童的冒险”,还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它用儿童视角诠释了冒险与成长、罪恶与爱、欺诈与互助、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等不同的内涵,从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出发来表现成人世界,尤其是成人世界的问题。但《汤姆·索亚历险记》最深刻之处在于作家在表现苦难时,还表现了自我发现、自我张扬的快乐。

  审视中国儿童文学,不难发现,那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基本也都切合以上几个主题或要素。叶圣陶的《稻草人》表现的就是儿童的苦难,体现了对成年人世界的反思与批判;冰心的《寄小读者》表达的是对儿童的爱;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给予孩子的是快乐;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张扬的是一种自强自信的品质;葛翠琳的《野葡萄》传达的是一种苦难、历险,传递的是一种爱与善;孙幼军的《小布头奇遇记》是一个历险故事,但表现的是儿童自我成长的智慧;金波的儿童诗是一种温馨的爱,任溶溶、高洪波的儿童诗表达的是儿童的快乐。这些作品都从不同的层面表现了儿童生命的本质,都表现了儿童文学中成年人对儿童的文化期待,都表现了对儿童价值观的建构,都在审美的文字里融入了作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具有人性美和道德感的世界的呼唤。

  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需要接受儿童智慧的挑战

  那些比较粗制滥造,只是一时风行,甚至还没有一时风行就被小读者淘汰的作品,除了艺术手法的粗劣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爱、悲悯、同情、自强和自信等精神元素,在思想的揭示和社会价值的表达等方面缺乏厚度与深度,因此很快就烟消云散。不过,对儿童文学的选择与淘汰,最权威的人不是父母和老师,而是小读者的眼光,儿童的智慧是不可小视的!随着经济日益发展,教育环境不断改善,儿童的辨别力和判断力也越来越增强,他们越来越具有筛选和淘汰劣等文学作品的水平与能力。

  1979年第3期的《少年文艺》上刊登过冰心一篇漫谈儿童散文创作的短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认为给儿童写作,对象虽小,而意义却不小,因为,儿童是大树的幼苗。”冰心这句话很简单,却道出了儿童文学创作的意义与价值,即儿童文学有助于儿童成长,其意义指向的是祖国与民族的未来,乃至人类的希望所在。冰心这句话,其实也给儿童文学作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就是儿童文学无论怎么写,都不能偏离其基本的价值坐标。

  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发展迅猛,作家队伍越来越大,儿童文学出版在出版文化产业中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越高,但儿童文学作家是否都能认真理解儿童文学创作的真谛,是否都能把优美且富有内涵的文字世界奉献给小读者呢?熟悉我国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的人都知道,尽管60年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也涌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家、诗人,但整体上看离我国近4亿儿童的精神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我们的儿童文学经典的数量与我们国家总人口比例还不匹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6
纵观中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成长、冒险、爱与苦难等主题历久弥新。其中一些所谓的正面元素,例如,童趣与童真,是中国小读者熟悉的,而苦难与生命教育在以往原创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较少体现,尤其是死亡这个大主题,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更是极少触及。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因为在生活中,真正令一些孩子刻骨铭心的不是阳光与花朵,而是亲友、同学的死亡、家庭的意外变故。如果他们不走出这种阴影,就不可能有身心的健康成长。

主题式阅读是儿童提升阅读能力、扩展阅读视野的一种有效方式。本版特邀相关专家畅谈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与精神要素,同时集中介绍一组与生命、苦难、离别、勇气等主题相关的优秀儿童文学儿品。

古今中外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成长、历险、寻找之类的主题,这些主题背后最动人的其实是苦难、爱、悲悯、同情与自强等精神元素。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出版事业空前繁荣,但一些作品是否理解了儿童文学创作的真谛,是否能把优美且富有内涵的文字奉献给小读者,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成长、历险与寻找

从我个人对中外儿童文学的阅读经验和研究心得来看,世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童话,大体都包含着以下几个主题:

一是书写成长,表现成长。比如,《海蒂》这部儿童小说,就书写了一个女孩子的成长,作家试图表现儿童的成长智慧,让成年人通过小说了解儿童世界的深邃性,以及孩子面对成年人的复杂世界时所具有的天生的智慧和胆魄。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表现的也是生命的成长,不过作家采用了幻想的方式。

二是历险主题。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儿童小说,讲述的就是一个淘气的男孩子离家出走、历险后又回到家里的故事。一般历险小说和历险童话里的主人公都是淘气孩子的形象,但他们经过历险后变得富有责任感,也更富有智慧。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关于历险的长篇童话,尼尔斯是个淘气的男孩子,也缺乏责任感,经历过历险后,变得智慧、坚强而且富有爱心和责任感,他历险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最近受到中国小读者喜爱的《猫头鹰王国》这部幻想小说,就以一只小谷仓猫头鹰的历险经历极具象征性地表现了儿童的成长。小说里的小猫头鹰生活的森林环境,与人类复杂社会环境相仿,他所经历的冒险,就如同一个孩子的历险。

三是寻找主题。这是世界经典儿童小说和童话里一个最常见的主题,比如格林童话里有许多寻找财宝,寻找爱情的故事,而《彼得·潘》里是寻找无忧无虑的自由。其实,无论书写成长,还是表现历险和寻找,经典儿童文学都紧紧围绕着“成长”这个主题,而且不论故事发生在森林里,还是在人的社会环境里,都在或直接或间接地启迪儿童,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让他们学会发现自主性的动力,辨别善恶美丑,找到未来幸福的方向。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要素:爱、苦难与快乐

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会表现三个要素:爱、童年的苦难与童年的快乐。爱是儿童文学的最基本的内涵,儿童文学很大程度上因为成年人对孩子的爱而诞生。冰心在一篇儿童文学的笔谈中说过:“要写好儿童所需要而又便于接受的东西,我们就必须怀着热爱儿童的心情,深入儿童的生活。”“爱”是冰心的儿童文学创作里的艺术原动力,她总是怀着温情注视着儿童世界,用充满爱与关怀的笔描绘儿童的生活,因此,她的作品一直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她的《小橘灯》和《寄小读者》等还是中小学生喜爱的经典名篇。

世界儿童文学经典中,有相当一部分不但展示了童年的苦难,也促使成年人反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把一个贫苦女孩的困境展示出来时,也在极力批判现实世界的不公,让成年人思考社会罪恶的根源所在。《雾都孤儿》被公认为狄更斯最杰出的作品,书中刻画最成功人物无疑是主角奥利佛和女小偷南茜。奥利佛出身卑微,但内心善良,懂得知恩图报。小小年纪的他吃了很多很多苦,受尽了非人的虐待,但他没有垂头丧气、自暴自弃,最终走上幸福之路。南茜是个性格复杂的年轻女人,从小在贼窝里长大,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世,她进入贼窝后也没有遇到任何善良的人,最后她惨死在强盗手中,她的命运是悲惨的,就如同现实社会中的孤儿陷入黑社会后的下场一样。《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含不仅仅是“顽皮儿童的冒险”,还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它用儿童视角诠释了冒险与成长、罪恶与爱、欺诈与互助、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等不同的内涵,从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出发来表现成人世界,尤其是成人世界的问题。但《汤姆·索亚历险记》最深刻之处在于作家在表现苦难时,还表现了自我发现、自我张扬的快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8-29
伊索寓言,草房子,小桔灯,安徒生童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