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知己吾与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在这人世间,能够称得上知己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吧。

出自毛泽东创作的《贺新郎·别友》。《贺新郎·别友》一词结构谨严,表达含蓄。全篇始终围绕着个“别”字铺写,从话别、送别写到别后,脉络分明,但全篇又不着个“别”字,而完全让人们自己通过词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去体味,全词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原文:

贺新郎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诗词译文:

挥手从此离去。离别前凄然相向,倾诉离苦让人如何承受。我看你眼角眉梢,强忍热泪满是哀怨。

知道你对上次的那封书信还有误会。但是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在这人世间,能够称得上知己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吧。有病需要救治,上苍可知道?早晨东门路上被霜覆盖着,横塘之上还有半天残月,显得如此凄清。

汽笛声响令人肠断,从此天涯孤旅。割断愁思恨缕,参加到革命中去吧。让我们像昆仑山的峭壁倒塌,台风扫荡寰宇一样。在将来的斗争中相会,让我们比翼双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词又名《贺新郎·赠杨开慧》。 

1923年4月,毛泽东从长沙调到上海党中央工作。6月到广州出席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会上批判了“左”倾机会错误的观点,使大会解决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及中央局秘书。

9月,他从广州回长沙展开反对湖南地方军阀赵恒惕的斗争,推动工农群众的运动。1923年11月,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又生下次子毛岸青。就在毛岸青诞生后,12月,党中央通知他回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将于1924年1月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杨开慧正在娘家坐月子,而毛泽东奉命要到外地工作,因此他们自然会有一种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但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他们还是毅然分别。

于是,他写了这首词赠给爱妻杨开慧。据此,本词可能作于这年12月底离开长沙的时候。当时革命形势在上升,作者“割断愁丝恨缕”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预想的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在词中“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强烈的表现。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贺新郎·别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1923年,毛泽东还写过一首《贺新郎》词:
  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想,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在毛泽东传世的几十首诗词之中,为杨开慧写的有三首:一首别后相思的《虞美人》,一首送别的《贺新郎》,另一首就是众所周知的,杨开慧逝世二十七年之后,六十四岁的毛泽东写下的类似悼亡诗的《蝶恋花》。
  毛泽东的诗词,一般说来格调都很高昂,很少作愁苦语,《虞美人》是一篇例外: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题为“枕上”,作于毛与杨结婚后的次年1921年。词写的不是很精练,显然是即兴之作。
  1923年,毛泽东还写过一首《贺新郎》词:
  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想,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这首词写的是夫妻离别,两个人“凄然相向”,不但有情有恨,还有误会。“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零”作动词,非常形像。细致地刻画出杨开慧曲折复杂的心情:感情上憎恨离别,理智上支持丈夫的事业,而且是冒死的事业。对于一个结婚二、三年的年轻女人,这是多么难以忍受的沉重的负担。这一切的愁云惨雾,一切的误会,都由作者一句“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扫荡开去了。多少信任,多少托付,多少安慰,全包含在这一声“知己”里。“人有病,天
  知否?”意思不是很明白,应是交代离别的原因,作者以天下为己任,不得不暂时割断儿女之情。
  词的下半阙,作者还是继续渲染离愁别绪。“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是极伤心的句子。因为极伤心,所以接下去的诗句才那样反常的激烈:“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表现出感情上的挣扎,凭山崩地裂,风雷激荡来割断愁丝恨缕。看似英雄气壮,更见儿女深情。结句“重比翼,和云翥。”应是指风雷过后,雨过天晴之时,夫妻双双,盼望能够比翼高飞入云。寄托十分高远。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1-03
  1923年,毛泽东还写过一首《贺新郎》词:
  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想,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在毛泽东传世的几十首诗词之中,为杨开慧写的有三首:一首别后相思的《虞美人》,一首送别的《贺新郎》,另一首就是众所周知的,杨开慧逝世二十七年之后,六十四岁的毛泽东写下的类似悼亡诗的《蝶恋花》。
  毛泽东的诗词,一般说来格调都很高昂,很少作愁苦语,《虞美人》是一篇例外: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题为“枕上”,作于毛与杨结婚后的次年1921年。词写的不是很精练,显然是即兴之作。
  1923年,毛泽东还写过一首《贺新郎》词:
  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想,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这首词写的是夫妻离别,两个人“凄然相向”,不但有情有恨,还有误会。“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零”作动词,非常形像。细致地刻画出杨开慧曲折复杂的心情:感情上憎恨离别,理智上支持丈夫的事业,而且是冒死的事业。对于一个结婚二、三年的年轻女人,这是多么难以忍受的沉重的负担。这一切的愁云惨雾,一切的误会,都由作者一句“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扫荡开去了。多少信任,多少托付,多少安慰,全包含在这一声“知己”里。“人有病,天
  知否?”意思不是很明白,应是交代离别的原因,作者以天下为己任,不得不暂时割断儿女之情。
  词的下半阙,作者还是继续渲染离愁别绪。“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是极伤心的句子。因为极伤心,所以接下去的诗句才那样反常的激烈:“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表现出感情上的挣扎,凭山崩地裂,风雷激荡来割断愁丝恨缕。看似英雄气壮,更见儿女深情。结句“重比翼,和云翥。”应是指风雷过后,雨过天晴之时,夫妻双双,盼望能够比翼高飞入云。寄托十分高远。
第3个回答  2015-11-02
1923年,毛泽东还写过一首《贺新郎》词:
  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想,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在毛泽东传世的几十首诗词之中,为杨开慧写的有三首:一首别后相思的《虞美人》,一首送别的《贺新郎》,另一首就是众所周知的,杨开慧逝世二十七年之后,六十四岁的毛泽东写下的类似悼亡诗的《蝶恋花》。
  毛泽东的诗词,一般说来格调都很高昂,很少作愁苦语,《虞美人》是一篇例外: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题为“枕上”,作于毛与杨结婚后的次年1921年。词写的不是很精练,显然是即兴之作。
  1923年,毛泽东还写过一首《贺新郎》词:
  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想,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这首词写的是夫妻离别,两个人“凄然相向”,不但有情有恨,还有误会。“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零”作动词,非常形像。细致地刻画出杨开慧曲折复杂的心情:感情上憎恨离别,理智上支持丈夫的事业,而且是冒死的事业。对于一个结婚二、三年的年轻女人,这是多么难以忍受的沉重的负担。这一切的愁云惨雾,一切的误会,都由作者一句“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扫荡开去了。多少信任,多少托付,多少安慰,全包含在这一声“知己”里。“人有病,天
  知否?”意思不是很明白,应是交代离别的原因,作者以天下为己任,不得不暂时割断儿女之情。
  词的下半阙,作者还是继续渲染离愁别绪。“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是极伤心的句子。因为极伤心,所以接下去的诗句才那样反常的激烈:“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表现出感情上的挣扎,凭山崩地裂,风雷激荡来割断愁丝恨缕。看似英雄气壮,更见儿女深情。结句“重比翼,和云翥。”应是指风雷过后,雨过天晴之时,夫妻双双,盼望能够比翼高飞入云。寄托十分高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