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有哪些职能和各自的作用

如题所述

管理的职能和各自的作用如下:

1、决策

决策是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个目的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者调整过程。简单地说决策就是定夺、决断和选择。决策是计划的核心问题只有对计划目标和实施方法等要素进行科学的决策,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一般认为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本质。

2、计划

计划就是确定组织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

3、组织

组织就是服从计划,并反映着组织计划完成目标的方式。

4、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就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培训、以及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人员配备与管理的其他四个职能——计划、组织、指导与领导、以及控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组织目标能否实现。

5、指导与领导

指导与领导就是对组织内每名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努力。指导与领导所涉及的是主管人员与下属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与领导是一种行为活动,已形成了专门的领导科学,成为管理科学的一个新分支。 

6、控制

控制就是按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预期目的。控制工作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反复发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组织实际的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目标相一致。、

7、创新

创新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社会关系日益复杂,使得每一位管理者时刻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迫切的变化要求创新。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地位。 

扩展资料:

管理是人类各种组织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所形成的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统称为管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管理学是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管理技能和方法的综合。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学不断充实其内容,成为指导人们开展各种管理活动,有效达到管理目的的指南。

管理的特点:

1、管理是普遍、普通的社会现象之一;

2、管理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

3、管理工作是活力与创造性兼备的行为。

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必须由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组织目的、组织环境或条件。管理主体指由谁管,管理客体指管什么,组织目的指为何而管,组织环境或条件指在什么情况下管。

作业人员是指直接在某岗位或某任务中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不负有监管他人工作的责任。在一个组织中负责对人力、金融、物质和信息情报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人员。、

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或者以现有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目标。细分为四种情况:产出不变,支出减少;支出不变,产出增多;支出减少,产出增多;支出增多,产出增加更多。

这里的支出包括资金、人力、时间、物料、能源等的消耗。总之,管理基本的原则是“用力少,见功多”,以越少的资源投入、耗费,取得越大的功业、效果。 

管理的意义,在于更有效地开展活动,改善工作,更有效的满足客户需要,提高效果、效率、效益。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18
管理职能大概分为五类,具体为:

1.计划:计划职能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制定和执行决策,对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实施配置的行动方案和规划。计划一直都被认为是管理的重要职能,在计划职能中,又包括如下三个职能:计划制定职能,预测职能,决策职能。

2.组织:组织职能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执行组织的决策,对组织内各种资源进行制度化安排的职能。它的具体职能有:建立组织机构的职能,管理人员的选任职能,比如使用日事清的计划管理功能,按照不同部门创建小组,合理的分配员工职能。

3.指挥:指挥职能是指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影响组织成员努力向目标迈进的行为和力量。指挥职能包括:领导者在领导进程中具有带领指挥职能,发挥影响力,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必须与被领导者充分沟通,同时领导者为了调动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的积极性,必须运用合适的激励手段和方法,这就是激励职能。
4.控制:控制职能是指为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决策得以执行,对组织行为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调整的管理活动,它一直是管理的重要职能,管理者必须重视控制职能,及时发现可以控制的偏差,查究责任,予以纠正,对不可控的偏差,则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变原计划,使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5.协调:协调职能是指使组织内部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成员的个别行动都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是管理过程中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一种职能,它的功能是保证各项活动不发生矛盾,冲突和重叠,以建立默契的配合关系,保持整体平衡,但协调与领导不同的是,它不仅可通过命令,还可通过调整人际关系,疏通环节,达成共识等途径来实现平衡。
现实生活中,管理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不断的过程,在管理的每个阶段几乎所有的管理职能都能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实践中,不能认为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这五项基本职能是彼此孤立的,它们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是必须受到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的
第2个回答  2012-03-10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管理的含义、作用与原理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协调活动。包含了5层意思:
1.管理是有意识、目的的群体活动。
2.管理主要协调人与事、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
3.管理有目标性。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
管理活动的二重性:
1.与组织作用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2.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三)管理的作用
管理原理
(四)管理原理
包括系统原理、封闭原理、开放原理、人本原理、动力原理、反馈原理、弹性原理、控制原理、效益原理。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

(一)计划▲
1.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狭义的计划工作仅指制定计划。
2.计划的基本特征: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效率性。
3.企业计划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分类,有宗旨、目标、策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等内容。要特别注意宗旨与目标、策略与政策、规则、程序与规划这些几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计划工作的程序: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计划的前提、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二)组织▲
1.组织的含义与类型:
(1)组织的含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静态是指组织结构,动态指维系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的目标的过程。
(2)组织的类型包括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组织中体现的组织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工作中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
2.划分组织部门的原则:
(1)原则包括目标任务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的原则、管理幅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利制衡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2)重点理解管理幅度原则和统一指挥原则。管理幅度是指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管理幅度的大小与管理层次的多少成反比关系;统一指挥是指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要防止多头领导。
人员配备
3.人员配备。
(1)人员配备的任务:
①物色合适人选。
②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
③充分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
(2)人员配备的原则:
①经济效益的原则,不是为了解决职工就业。
②任人唯贤的原则。
③因事择人的原则,不能因人设岗。
④量才使用原则。
⑤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三)领导▲
1.领导的含义。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下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
2.领导方式的分类:
(1)按权力控制的程度:集权型、分权型和均权型。
(2)按领导重心所向:以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人事并重式。
(3)按领导者的态度:体谅型、严厉型。
(4)按决策权力大小,专断型、民主型、自由型。

3.领导者素质和领导班子的构成:
(1)领导者素质: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
(2)领导班子成员的构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
4.领导艺术与方法:
(1)领导决策的艺术:
①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艺术。
②对不同的决策采取不同方法的艺术,即对程序性决策和战略性决策采取不同的方法。
③尽量实现经营决策的科学化,即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2)合理用人的艺术:
①科学用人的艺术: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②有效激励人的艺术。
③适度治人的艺术。
(3)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①经常分析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②调适人际关系的艺术应当多样化。
(4)科学利用时间的艺术:
①科学分配时间的艺术。重点管理法,即处理好“重要的事”和“紧急的事”;最佳时间法。
②合理节约时间的艺术。
(四)激励
1.激励的构成:欲望、需要、希望、动力。
2.激励的作用:
(1)激发和调动积极性。
(2)职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
(3)增强组织凝聚力,促进内部统一协调。
3.激励的手段和方法:
(1)物质激励。
(2)职工参与管理。
(3)工作丰富化。
(五)控制
1.控制的类型:
(1)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2)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3)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
2.控制的基本要求:
(1)全局观点。
(2)面向组织的未来发展。
(3)确立客观的标准。
(4)有关人员参与。

(六)协调
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1.协调的内容与方法。
(1)组织内部协调:
①各生产要素内部。
②企业与股东关系。
③组织内部人际关系。
(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①企业与消费者。
②企业与政府。
③企业与新闻界。
④企业与社区。
2.冲突的对策。
(1)回避。
(2)强制解决。
(3)妥协。
(4)树立更高目标。
(5)合作。
3.信息沟通。
(1)信息沟通的作用:①提高管理者决策的能力。②解决冲突、协调组织行动。③促进组织效率提高和组织变革及创新。
(2)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①信息发送者。②信息接受者。③沟通通道的选择。④外部噪音。
(3)信息沟通的方式。①正式沟通。②非正式沟通。
(4)促进信息沟通的措施。①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②善于运用反馈。③学会积极倾听。
第五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流程再造
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客户的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新产品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使产品的质量和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作为有机体所自觉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及由其群体意识所生产的行为规范。
(三)学习型组织
1.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2.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
(1)系统思考
(2)超越自我
(3)改变心智模式
(4)建立共同愿景
(5)团队学习。
(四)虚拟企业
1.在传统的企业概念下,一般企业都有研究、设计、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等完整的功能;而虚拟企业是仅仅保留某些关键功能,其余的一些功能则被虚拟化,借用外部力量来整合。
2.主要有两大类:非资本虚拟与资本虚拟。
(五)风险管理
(六)知识管理
(七)创新管理
(八)企业社会责任
1.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为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遵循法律、道德和商业伦理,自愿在运营全过程中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负责,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2.实施全面社会责任管理,需要建立以下柜架:
(1)内在动力
(2)融合
(3)创新和持续改进
(4)建立绩效指标体系
第3个回答  2012-03-09
管理(manage)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括4个含义:1.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2.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3.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4.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第4个回答  2012-03-09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大的方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