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美赛OF奖,美一美二的含金量怎么样?

如题所述

1. 从获奖难度上来看,S、H太过容易,M不难但也不容易,F和O很难而且需要运气。
2. 从对保研的帮助来看,这个要看自己学校的具体政策,不同学校之间差别很大。但一般而言,越顶尖的大学对竞赛的奖励就越小。
3. 从对找工作(计算机类)和出国申请的帮助来看,大部分情况下,S、H、M基本没有任何帮助,F和O可能有一点帮助,但也是非常次要的因素。
或许你们觉得我说的这些话很打消竞赛党的积极性,但实际上,竞赛对人的帮助主要还是能力、视野与经历这些方面的。只要你在这个竞赛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那么不管这个竞赛本身的含金量是高还是低,它对于你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况且,对于我们这种学校一般般的同学,资源和平台有限,无法在学校就接触到业界前沿的东西。很多时候参加竞赛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机会,同时也能开拓你的视野,丰富你的经历。所以题主在话题中添加的那几个竞赛,你如果有兴趣都可以尝试一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1


利益相关:2013年M奖,2014年O奖,也算在数学建模竞赛这个圈子里有点小名气吧。对这个问题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承认一个事实,整体而言,这个比赛获奖的含金量不高,甚至有不少同学都吐槽“太水了”,对这个比赛表示很反感。这些我都表示是可以理解的,分析一下原因。
(1) S奖和H奖几乎没有含金量。原因: 获奖比例太高,获奖难度与对应的奖项等级不匹配。
首先美赛获奖的翻译就比较不妥。Successful Participant的直译是“成功参赛奖”,但在中国的翻译是三等奖。S奖及以上的比例几乎是100%,只要成功提交不跑题的论文就肯定可以拿到S奖。每年连S奖都没拿到的队伍很少很少,有的时候甚至没有。而美赛有些学校认为是国际级的,所以那些学校把针对“国际竞赛三等奖”的奖励用在了美赛S奖的同学身上,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会让知情的人觉得“太水了” 。实际上,美赛的定位应该和国赛一样,是国家级的;即使这样,美赛S奖这个“国家级三等奖”对比其他大部分比赛的国家级三等奖,也要容易太多。
Honourable Mention在中国的翻译是二等奖,这就更让人想吐槽了。直译应该是荣誉提名奖,在大家的常识里,Honourable Mention应该是在比赛中未获得正式名次的队伍。比如在ACM区域比赛里,分为金牌,银牌,铜牌,铜牌以下那就是Honourable Mention了。可在中国,美国大学生建模竞赛的Honourable Mention被当做了二等奖,所以在大部分学校得到了国家二等奖的奖励待遇。这也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获H奖也照样太容易了。在正式评审中,只要过了摘要那一关就至少H奖。举个极端的例子:你只要认真写好摘要,正文的内容哪怕是随便写,但只要整体上看起来有点样子(文章结构、公式整齐美观、有看起来还行的图表)就肯定可以拿到H。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知道了这个规律的参赛队来说,H和S并没有什么区别。
ps:我获得O奖之后,去过一些学校做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很多同学聊到了他们学校对美赛的奖励政策。不得不说,有的学校对美赛H奖励得过高了,保研可以加好多分…… 要在GPA上提高这么多分,需要整个学年付出很多努力;但要获得美赛H,即使是零基础,稍微准备个几天也就够了。所以我觉得这是很不科学的。
(2)M奖的含金量见仁见智,但整体上依然配不上“国家一等奖”应有的含金量。
与数学建模国赛对比,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的比例才8%,而M的比例就已经超过10%了。所以从比例上来讲,设置的也不够科学。
而且M奖有好几百支队,这几百篇论文的水平其实也是很大的差距的。有的M奖论文其实已经到达了F和O的水准,但由于F和O的名额实在太有限,就只好给一个M奖;而更多的M奖论文也就比H奖好一点,只不过底下垫底的论文更多。但是这些东西参赛选手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拿到的是M奖。
总体上来说,拿M奖并不难,见过很多从来没有数学建模竞赛基础的人临时凑凑、连matlab都不会也拿到了M奖;但拿M奖也并不容易,同样我也见过很多比较强的队伍(国赛一等奖,数学和编程很好)只拿到了H甚至S
(3)F奖和O奖的比例非常低,难度非常高,在数学建模这个圈子内是非常有含金量的,但也仅限于数学建模竞赛圈内。
Finliast的翻译是特等奖入围奖,O奖的翻译是特等奖;对应到每个题目,F奖和O奖都只有个位数。拿到这两个中的一个,数学建模竞赛生涯基本上无憾了。
但是竞赛毕竟只是竞赛,千万不要以为拿到了O奖就有了一张通行证,找工作、出国无往不利。

第2个回答  2017-12-05

实际上,就我的经验,大多数情况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找工作的时候,面试官基本没听说过这个比赛,他们更关心你的项目经历;出国申请的时候,教授也基本没听说过,他们更关心你的科研经历。当然,如果对方正好也有过数学建模的参赛经验,或许O奖可以帮你加不少分,但实际中这种情况还是很少的。
这种现象不仅仅适用于数学建模竞赛,同样也适用于其他任何竞赛。对于不了解这个竞赛的面试官,他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奖项名称,并不会因为这个名头对你有很高的印象分,关键还是看你的面试表现。
一般而言,越是顶尖的大学,就对本科生竞赛看得越不重要。因为他们在本科低年级就能够接受到非常好的资源和平台,想在工业界混的可以去BAT,Google,Facebook,MSRA实习,想去学术界混的可以进实验室搞research. 他们的评价标准与业界更加接近,本科生竞赛可能更加类似于社团活动,不大可能得到“贴条幅祝贺”的待遇。在顶尖大学里,能得到“贴条幅祝贺”的恐怕只有真正有分量的业界成果,比如顶级会议的best paper之类的。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清华基本没人参加数学建模国赛,题主如果比较细心就会发现每年的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基本都找不到清华。因为数学建模国赛是名额分配制度,不是在一个平台下公平竞争;很可能一个弱校里的国家一等奖,放在强校里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清华比较反感和抵制这种竞赛制度,国赛基本都不参加。在数学建模方面,清华更倾向于参加美赛,因为好歹是一起公平竞争嘛;在这几年的美赛里,清华基本也是拿到O奖最多的学校。但对于他们来说,这真的只是一种社团活动,不会很重视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