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在阅读中成长〉急啊 !!!

如题所述

在阅读中成长鲁迅 鲁迅希望自己的作品速朽,这也是我们的愿望,可惜这个愿望无法实现,批判和启蒙精神在中国这个地方依然任重道远。在中国大地,只要封建主义的幽灵还在游荡,只要专制、奴性、麻木、暴力还存在,鲁迅的作品会一直常新,无法超越。毫无疑问,自“五四”以来,白话文作家的前三名,用李敖的句式来说就是:鲁迅,鲁迅,鲁迅。用连岳的话来说,自鲁迅以后,批评文章可以不用写了,许多非民主、非正义、非人道、非民生的事件出来后,可以直接把鲁迅的批判文章拿来改改日期。中国的希望在于鲁迅精神一直被主流精英知识分子传承,鲁迅一直被反复地提起和引用。

《围城》 在这里可以看到才子兼部分贵族气质、英美气息更甚的钱钟书的悲观、达观和喜剧感。生活是热闹的,烟火气的。这是一批20世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土壤上的知识分子:迷茫、穷困潦倒的方鸿渐;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半旧遗老李梅亭;外型木讷、内心龌龊的韩学愈;道貌岸然,实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高松年;一心攀龙附凤,专事吹拍、浅薄猥琐的势力小人陆子潇与顾尔谦;还有混迹学界,却以在情场上施展手段争强斗胜为己任的大家闺秀苏文纨等等。对于他们,钱钟书总是用温柔戏谑的态度化解尖刻,给予宽容。

生命是悲观的。通过方鸿渐的遭遇和感知,钱钟书传达出人生是“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围城式的绝境。隽永,深刻,灵动之气,横溢却不夸张的才华,绝妙的搞笑与寂寞悲观的人生观相平衡。只此一部书,钱钟书演绎了的唯一的钱钟书,当选“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

张爱玲 她的才华,用在自负、玩世、意识幽暗、情感沉痛悲观上,化为一种小资女人混杂着自得与哀怨的才华。即使是格调,她的作品表现的更多的是个人的而非社会的、做作的而非自然的、阴暗的而非明快的,终究不够大气。张爱玲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读者也不是张本人,应该是出版商。

金庸 夜深雪落读金庸。金庸自言自语说:“武侠小说是没有前途的,它写的古代社会离现在越来越远了。”可是只要江湖还在,侠客还在,青春还在,中国人的古典情怀还在,金庸就一直在。直到世界尽头,江湖不会散席;鱼龙混杂,人世间牛鬼蛇神;爱深成恨,背叛,深仇大恨,我们无法在现实中飞雪连天仗剑而去,但我们自己就是侠,就是士,随时抽身而去,飘飘,恩仇快意。唯一遗憾的是,金庸给我们的是感动,而非灵魂上的震撼。

王小波 王小波的走红和影响之大说明追求自由的思潮一直在涌动,生生不息。仔细读王小波,发现他的杂文并没有说出什么了不起的道理,只是为生命本应该有却被抹杀的常态呐喊,正好应和了追求自由个性的理想。比如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王小波反对对生活的设置,敲“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的脑壳,这是每一个追求独立的青年视作理所当然的应有之分。比如《我看国学》,王小波对国学只是温和地置疑,而鲁迅、钱玄同等激进五四青年为杜绝国学毒素毒害青年曾主张一把火烧掉了事。王小波说出了一些简单的道理,说出了许多被沉默屏蔽的道理,你也可以把他看作披着卡夫卡、劳伦斯、奥威尔、卡尔维诺、杜拉斯、尤瑟纳尔外衣的鲁迅,用另一种方式抗起五四大旗,只不过与前辈的激进、愤怒、战斗相比,这一代战斗者吹着口哨,明眸善睐,因其文本诗意、幽默、自由、独立。与他的思想相比,更胜一筹的是他的文本,利落的文风,智力的乐趣,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不把读者智力当白痴,从中可获得阅读的快意。

《兄弟》 一个严肃小说家居然在相对大众中享有盛誉,仅有余华做到了,甚至在《兄弟》之前。他最好的应该是《在细雨中呼喊》,最火爆的却是畅销的《兄弟》。但是《兄弟》可以看作是余华放弃了自我的作品,而是顺应了大众内心的情感趋向。

连岳 把横溢的才华献给对现实的强烈关注。读过连岳,欣赏却是从他的一篇散文开始,他的散文谦逊、优美、骄傲、理想主义。实际上我注重文本而忽略思想,误读了连岳。对连岳来说,形而下高于形而上。

余秋雨 余秋雨惹谁了?从《文化苦旅》到《借我一生》,从青歌赛到秋雨时分,余秋雨一路走红一路挨骂。这位文化搬运工不遗余力地沟通文化与大众,表情时有几分传道者的忧患。如果文章做作还只是小节,余秋雨最大的缺陷在于他政治上的正确,也可以反着说,政治上的不正确,即他在现实面前的鸵鸟绥靖政策,陈良宇倒台后,余秋雨早知道式的表态引来的不是掌声,而是鄙弃。

在浅阅读时代,从郭敬明、韩寒到易中天,这是一个卷入快速发展的文化速食时代的某种产物,投机或顺乎潮流;但这更是一个希望的中国,各种进步的力量在生长,得益于现代传媒如此发达,江湖中侠来侠往,各种高人出没其间,为我们这个时代带来真正向上的力量,买椟还珠的时代应该越来越远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5
在阅读中成长

蓝天白云下,一片绿油油的山坡上,一条大水牛在悠闲地摇着尾巴,它那坚实的头低着,专心致志地在吃着草。不远处的一颗杉树荫下,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坐在一块石头上,他那圆圆的头低着,双手捧着一本砖头般厚厚的书在专心致志地看。

这个看书的少年就是二十多年前的我。那时我度过读初中时的第一个署假,是放着牛在在山坡上度过的。书是从老秀才堂伯父那架老旧的书橱里翻出来的《三国演义》。

虽然书是用繁体字、竖版印刷的,其中有相当一部份字我还是认不出来,但我还是第一次把那么厚的书——《三国演义》上中下三集都看完了,也就是在那个署假里,我阅读过的书还有《水游传》和《西游记》。

在这之前,我还没有阅读过除学校分发的课本外的任何一本书,在这之后,我努力去寻找书本,去感受阅读世界里的愉悦和忘我,虽然那时可以让我阅读的书籍很少。

如果说那个“牧歌式”的阅读环境是那么的优美,那么这种优美的方式帮我解开了少年的混沌,让我的少年在美妙的读书时光中度过,让我感觉到,阅读是人生中最大的飨宴,经过时间与空间筛选过的书籍,是协助我们寻找人生定位的指南,也让我认识到,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从那个署假开始,我便养成了喜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那时,物质生活的环境是艰苦的,阅读却能让我不断地收获精神。

读高中时,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这句响亮的口号下,阅读课外书籍成了我课余最宝贵的奢侈品,向往阅读,成了我时常被压抑着的一种渴望。那时如果有时间去阅读一二本课外书,简直是一种解脱和幸福。

考上了大学的中文系,感觉就如跳进了书本的海洋,幸而有老师的指点,我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到阅读的一角,去静静地、自由地品味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思考。在阅读中,我逐渐了解了鲁迅、郭沫若、巴金等文学大师们的作品,也逐渐感受到了《悲惨世界》、《红与黑》、《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等世界名著的魅力。大师和大师们的作品,让我的思想渐渐清澈和成熟起来,也为我今后的文学创作积淀了深厚的沃土。

我现在阅读的书,一些是与工作有关,一些是和生活有关,但我在阅读中最想获取的,是一种精神。我认为,一个人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是需要一种精神的,而这这种精神,可以在阅读中获得。

现在想起来,也庆幸第一次让我走进阅读的美妙世界的是我国的三大古典名著。倘若是别的或者质量差、内容庸俗的书,也许我的成长之路就走向了另一端。

在现在的物欲社会中,谈起阅读来许多人会问,如今的阅读,是消遣还是无聊?许多人在疑惑中放弃了耐心,也放弃了阅读;还有信息社会,带来了游戏机、电视、网络文化、进口大片……这些也给阅读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心也和网络一样“游荡”,不停地跳跃、转换,不能专心致志地看文献资料,这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它会使人缺乏礼仪、缺乏风度、缺乏良好的表达,也会使民族的文化传统渐渐丢失。

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要大声地喊一句:“让我们来一起阅读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