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啥时入伏

如题所述

2022年7月16日和2022年8月25日。整个三伏天持续40天。
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
小狗:2022年7月16日至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压:2022年7月26日至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电压:2022年8月15日至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倒伏时间的确定
每年倒伏的时间不固定,盛夏的长短也不一样。你需要查历书来计算。简单来说,可以用四字公式“三庚子夏至”来表示倒伏日期,即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子日开始,第一次倒伏为10天,盛夏为10或20天,最后一次倒伏为10天。
中国古代流行“以干支计日”的方法,用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配成60组不同的名字来记录日子,循环使用。有"庚"字的日子叫做"庚日"。庚日的“庚”是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桂”中的第7个字,在庚日每隔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按照枝、枝的时间顺序,第三个庚日为第一次,第四个庚日为中间次,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最后一次。夏至和立秋之间有四个庚日时,盛夏为10天,有五个庚日时,为20天。看来庚日的出现会影响盛夏早晚的长短。所以有些年份盛夏有30天,有些年份有40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11
2016年入伏是从7月17日开始的,初伏7月17日-7月26日,中伏:7月27日-8月15日,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入伏就是指进入三伏天,每年7月到8月的中旬。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吸收热量多,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以后天气达到最热,而且空气湿度大,天气更加闷热。
入伏是什么意思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