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蒙古与卫拉特蒙古有什么历史恩怨?

一篇文章说在外蒙这两部人互相看不起?求真相。

因为卫拉特蒙古多次攻击喀尔喀蒙古。

卫拉特蒙古清代时期,有过很大发展,和硕特部4万人在固始汗率领下到青海于1642年消灭却图汗,开始建立和硕特汗国,很快成为青藏高原巨大汗国,臣附于后金和清朝。准噶尔部打败西域的和硕特部而在1676年实行集权即把卫拉特联盟变为准噶尔汗国

随着统治地域的扩大和军事实力的增强,噶尔丹妄图统一全蒙古、重建大蒙古汗国的野心也迅速膨胀。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率精锐骑兵3万击溃喀尔喀蒙古之后。

噶尔丹在乌兰布通战败后,逃往科布多(今蒙古国西部)一带暂住,经过几年休整,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又集合3万骑兵进攻喀尔喀蒙古各部。

从雍正七年(1729)起,清朝与准噶尔之间的武装冲突再起,互有胜负。雍正十年(1732),准噶尔军队主力在噶尔丹策凌亲自率领下攻击喀尔喀蒙古各部。

扩展资料:

卫拉特人:元明时期是瓦剌,清朝时期是厄鲁特蒙古,所在主要区域是变迁的。最早居于叶尼塞河上游,以狩猎为生。13世纪初归附成吉思汗改畜牧业,至岭北行省时改营农牧为主渔猎为辅。15世纪中叶形成了强大的卫拉特联盟,其首领也先汗。

而喀尔喀蒙古族最初为清朝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初见于明末时代,因为最初分布于哈拉哈河(又译为喀尔喀河)而得名。喀尔喀人是蒙古民族中较大的一支,占蒙古国居民的80%以上,中国境内也有少数喀尔喀部落存在。

喀尔喀蒙古语是蒙古国的官方语言。蒙古国90%的居民以及别处许多蒙古族也懂。

喀尔喀与卫拉特虽同为蒙古人,却几乎是“世仇”。

“卫拉特”又称“西蒙古”,各部首领都为外姓,与此相对的“东蒙古(喀尔喀是其中一部)”各部首领则都出自成吉思汗家族。

卫拉特在明代称为“瓦剌”,元朝退出中原后,因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机扩大实力,他们为同控制着汗位的东部蒙古贵族分庭抗礼,并进而称雄于漠北,一面结好于明廷,一面又积极同东部蒙古统治集团进行斗争,到15世纪中叶也先在位时,瓦剌势力达到全盛,东西蒙古各部均在其统治之下。

也先死后,瓦剌势力中衰,东蒙古进而崛起,不断对其征伐,瓦剌各部游牧区的东部边界由外蒙古中部退缩到了阿尔泰山一带,此后瓦剌---卫拉特诸部对东蒙古的屡次战争基本目的都是为了夺回昔日的领地,而每次战争,地处漠北、与卫拉特接壤的喀尔喀蒙古都首当其冲。

这其中以清代准噶尔汗国噶尔丹发动的战争规模最大,以至于当时尚拥有半独立地位的喀尔喀三部不得不完全归顺清朝以求得保护,并且在日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清准战争中坚定地站在清朝一边,尽其所能为朝廷提供人员、物资和驻军点。

此外,准噶尔是最后一个称霸于欧亚内陆的蒙古汗国,他们看不起早就归顺清朝的东蒙古(包括喀尔喀)各部;而东蒙古各部首领均出自“黄金家族”,他们也看不起“外姓”的卫拉特各部,在清代,东蒙古各部自称“蒙古”,常常不把卫拉特诸部包括在“蒙古”之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卫拉特蒙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说来话长,喀尔喀与卫拉特虽同为蒙古人,却几乎是“世仇”。

“卫拉特”又称“西蒙古”,各部首领都为外姓,与此相对的“东蒙古(喀尔喀是其中一部)”各部首领则都出自成吉思汗家族。卫拉特在明代称为“瓦剌”,元朝退出中原后,因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机扩大实力,他们为同控制着汗位的东部蒙古贵族分庭抗礼,并进而称雄于漠北,一面结好于明廷,一面又积极同东部蒙古统治集团进行斗争,到15世纪中叶也先在位时,瓦剌势力达到全盛,东西蒙古各部均在其统治之下。也先死后,瓦剌势力中衰,东蒙古进而崛起,不断对其征伐,瓦剌各部游牧区的东部边界由外蒙古中部退缩到了阿尔泰山一带,此后瓦剌---卫拉特诸部对东蒙古的屡次战争基本目的都是为了夺回昔日的领地,而每次战争,地处漠北、与卫拉特接壤的喀尔喀蒙古都首当其冲。这其中以清代准噶尔汗国噶尔丹发动的战争规模最大,以至于当时尚拥有半独立地位的喀尔喀三部不得不完全归顺清朝以求得保护,并且在日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清准战争中坚定地站在清朝一边,尽其所能为朝廷提供人员、物资和驻军点。

此外,准噶尔是最后一个称霸于欧亚内陆的蒙古汗国,他们看不起早就归顺清朝的东蒙古(包括喀尔喀)各部;而东蒙古各部首领均出自“黄金家族”,他们也看不起“外姓”的卫拉特各部,在清代,东蒙古各部自称“蒙古”,常常不把卫拉特诸部包括在“蒙古”之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