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放下”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如题所述

学会放下

“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

——题记

在《郁离子》上面有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在路上碰到了一位老者,这位老者正坐在路

旁哭泣。这个年轻人感到有点好奇,于是上前询问:“老人家,您为什么会这么悲伤啊?

”老人抬头看了他一下,回答道:“我的命真苦啊我年少时,当权的皇帝喜欢与武者交

往,于是我便拜了一位武者为师,可待我学成之后,那位喜用武者的皇帝已经驾崩了。

新上任的皇帝又喜欢文士,于是我又拜了一个秀才为师。待我学成后,新任国王却又喜

欢年少者为师,而我那时已两鬓斑白。就这样,我最后一事无成。现在我走在街上,忽

然想起了这些经历,所以才在此痛哭啊!”

这位老者文武俱通,不可不谓是个人才,但他却不懂得放下,因此到最后一事无成。

事实上,人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一次性抓住太多东西,因此,我们应当学会

放下。倘若你一个人什么都想占有,而不舍得放弃,那么它就会像那则寓言当中的猴

子一样,不但玉米没掰着,反而被鸡吃光了米。

王杰在《英雄记钞》中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徐庶、石广元、孟公威

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三人都想将所读之书背熟

,这势必会费许多时间,而孔明是很高明的,他舍去了大部分,只观大略,于是有了

天文地理无所不精的诸葛亮。可见,有时放下,可以拿起更多。

鲁迅,少年时求知欲很强,读了好多书,后又学医,但最终弃医从文。血腥的事实让

他明白,学医可以治有限的人的生命,却救不了全中国大多数人麻木的心灵,他果断放

弃医学,挥舞一只既可当匕首又可当投枪的大笔,解剖“国民性”;对着铁屋子,呐喊

复呐喊,鼓舞了无数热血青年。可见,放下些次要的,可以拿起更好的。

由此可见,我们在生活中应当学会经常的放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的放下中成长以及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