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业遭遇寒冬,大卖场模式能走多远

如题所述

1.不少体育用品企业出现了单店利润下滑、库存居高不下等问题,整体大环境遭遇寒冬。在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竞争白热化之时,新华都与英特体育合作,将开设INTERSPORT(英特体育)品牌的零售体育用品专卖店,未来5年内拟开100家体育用品门店,对此,您是怎么看的?您觉得新华都能否突破瓶颈?为什么?要如何突破瓶颈?
答:新华都更多的是一个尝试,国美体育的失败案例本身就值得思考,对新华都而言,先在体育用品零售业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2. 新华都届时,只销售最畅销的前20%各大品牌的产品,涵盖耐克、阿迪达斯、puma等各大品牌。只销售最畅销的前20%各大品牌的产品这能否成为新华都的优势?这对于国内体育用品品牌的销售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答:在体育用品零售领域,新华都是个新手,怎么让消费者接受这个零售品牌本身就需要经验的积累。要在行业里站住脚,就要有一些别人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优势。但是最畅销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其它零售商也推出精品店与之对抗,是否意味着新华都这种优势的消失?仅仅有畅产品是不够的,要建立消费者对卖场的依赖感还需要从消费体验方面多下功夫,我在新华都卖场体验过,这方向可提升的空间并不小。
3. 新华都寄希望于将IIC的成功模式复制到中国,中国的各方面条件与国外有何差别,您觉得可行性有多大?为什么?
答:简而言之,体育产业的成熟度不同,销售业态也不同。国内市场偏重于基础、大众化的商品的消费,偏重于在专卖店的消费,英特体育有他的成功经验,但也需要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4.全球体育用品零售巨头迪卡侬本来计划进军福建市场,但是最终计划搁浅。据猜测迪卡侬是经过市调研究,认为福建市场不够成熟才放弃的;相反地,英特体育入驻中国市场的大本营恰恰选择了福建。您觉得英特体育为什么要选择福建作为大本营,风险跟机遇各有多少?
答:福建经济发达,运动氛围好,特别是闽南的篮球运动普及度很高。对于迪卡侬的判断,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吧。同样,新华都在福建的覆盖面较广,英特体育和新华都的合作起码在市场和渠道的起点较高。
5. 2007年,国美就开始了体育项目的调研,首家店2010年初开始筹备,但最后每月亏损数百万,被迫悄悄关店,转战线上,这是因为复制国美电器的大卖场模式失败,还是说体育用品根本不适合大卖场的模式,或者是其他原因?
答:国美体育的失败我曾经剖析过。有多层次的原因,内部决策层的原因不谈,从外层原因分析看,选址、商品、管理模式上都有不到位的地方。
6.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涉足中国的体育用品零售?是因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成熟?还是什么原因?
答:可能与前几年体育用品业市场快速增长有很大关系。
7. 实际上,在体育用品行业,大卖场模式、包括综合性的超级市场在国外是比较常见的,如欧洲的迪卡侬和美国的Footlocker,就是典型的零售商品牌,为什么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熟的体育用品大卖场零售商?
答:这和国内的经济水平,体育产业成熟度,交通,生活习惯以及零售业的成熟度都有关系。不过体育用品大卖场这个也是零售业细分的一个发展方向,将来会更多。
8.所谓大卖场经营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低价销售模式,物美价廉,目标消费群体为妇女,而体育用品的消费者,一般属于时尚型的青年人,这两者是否冲突?
答:大卖场不是简单的低价和以妇女为主要消费群体。大卖场的商品覆盖面更大,为解决的是某类商品一站式购物而存在。体育运动是项群体参与度较广的运动,要求有更多的选择面,这么看大卖场似乎更有优势。
9.如果说体育用品大卖场能够成功,相对于体育用品专卖店,有哪些优势以及不足?
答:专卖店在经营初期,能更快速更灵活的把渠道拓展出去,这对体育用品业快速增长起到很大的贡献。专卖店在中小型市场,是很好的一种销售模式,既能保证店铺坪效,又能达到市场的覆盖和占有度。所以未来,不同的市场,将有更细分的零售业态,大卖场和专卖店交互并存会成为主流。
10.安踏为增强终端核心竞争力,提升加盟商店铺盈利水平,在12Q2期货折扣下调2个点的基础上,13Q1再对加盟商期货折扣下调二个点(配件3个点)。据了解此次下调实际原因为:在行业增速下滑、零售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安踏将开出大量折扣店以维持流水,为弥补渠道利润而下调。这能否真正增强安踏的竞争力?

答:安踏一直在强调产品的性价比。调整折扣,对终端更言,将有更大促销空间,能凝聚加盟商的经营信心,在行业调整的时候,对安踏而言能更稳健的经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