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如题所述

1、先秦: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秦朝:郡县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

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

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

5、金朝:猛安谋克制。

6、元朝:行省制度。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

7、明朝:僧官制度。

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

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

郡国并行制度

两汉实行郡国并行的双轨地方行政制度。即将当时全国60个郡的3/4分封给诸侯王,中央直辖仅15个郡。于是重蹈战国时割据之势,终于爆发吴楚七国之乱。平叛后,西汉朝廷损黜王国官制及其职权,并在汉武帝时期以“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缩小其辖境。从此,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郡国并行制名存实亡,实际已恢复秦的郡县制。

州郡制指东汉末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地方政治制度。州起源于汉武帝所建部刺史监察制度。由于十三监察区借用儒家经典内古代州名,故当时即以“州”作为监察区的俗称。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后,东汉朝廷派中央九卿出任各地州牧,集中一州所辖各郡之军、财、民力镇压起义民众。

从此,州由中央监察区变为地方行政区,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政治制度,各州均置行政机构和长史、司马、东曹椽、诸校尉等官属僚佐。由于州牧、刺史手握重兵,并以此为割据资本,使中央集权陷于瓦解,导致三国鼎立割据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1

中国先秦社会、中央集权社会历代政权的地方行政区划、地方政权机构及其职官设置等制度。中国古代地方制度可分为分封、郡县、州郡、道路、行省五个时期。其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分为诸侯和大夫两级。春秋礼崩乐坏,各国诸侯在吞并邻国之后开始在其故地设置郡或县,至战国逐渐形成郡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

秦朝统一后,在天下推行郡县制,郡之长官称守,万户以上的县之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下的县则称长。汉代基本沿袭秦制,另外,汉武帝时设十三刺史部(因其中十二部以舜帝十二州为名故又称十三州),长官为刺史。

唐朝时每道设观察使,又有节度使为地方的军政长官。到了宋代,县一级的长官称为知县,府一级的长官称为知府。明朝省级官员称为承宣布政使司负责行政,都指挥使司管军事,提刑按察使司管监察。清朝与明朝大体相同。

秦王朝中央集权

秦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使地方分权而治。中央设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地方设郡守主行政,郡尉主军事,中央派驻各郡的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守官秩相当于中央九卿,郡尉略低,均置丞作为助手。万户以 上的县置县令,不满万户者设县长。

有县丞掌文书及仓狱,另有县尉主治安。县以下设乡、亭、里。其中,乡置三老主教化,啬夫主诉讼和赋税,游徼主治安;乡辖亭,亭置亭长;亭辖里。郡县两级地方政府均有下属办事机构与职能部门。

办事机构称门下,置门下主簿,下设文书档案、侍从警卫、财务出纳和谋议等机构。职能部门称列曹,有掌民政的户曹、田曹,理财政的仓曹、金曹,主兵政的兵曹、尉曹,管司法的贼曹、决曹。

县还设负责营造交通的司空、将作、桥津、传舍等部门。各部门主管称椽史和啬夫。这样,形成宝塔式的严密统治机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1-06
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汉朝:汉承秦制,郡国并行(既有郡县制,又有分封制)后来,州的权力大大加强。
。。。郡县制逐步完善。。。
隋朝:完成统一后,地方行政制度重新厘定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度
唐朝:基本沿袭隋朝地方行政体制,地方军事上,出现了招讨使、制置使等等军事任职,并在边疆设立节度使统管所在军区的军事、民政、财政、监察等方面职权,逐步成为后世所谓的“藩镇”。
宋朝:地方行政体制基本沿袭唐朝体制,在地方设立州县两级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明朝:与元朝相似,初期继承元的模式,以布政使统领一省之民政、财政,在州之上设立厅的行政机构,之后,逐步临时性设立巡抚统一职管一省民政军事。
清朝:沿用发展元朝制度,划全国为18行省。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刚考完历史的孩子伤不起啊。。。
周开始是分封制,还有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
秦时改用李斯提出的郡县制。
汉是郡国并存,汉景帝“七王之乱”后汉武帝施行“推恩令”使诸侯国越分越小巩固中央政权
唐时藩镇割据,任用刺史,导致后期的“安史之乱”等。
宋,任用文官做知州,通判负责监督和军事,转运使负责财政,地方税收大部分上缴中 央,只留少部分供地方使用。
元首创行省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下分州、道之类的。
明时取消行省,设立三司。
明清历史书上没怎么讲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1-06
秦: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西晋:州、郡、县三级制。隋:州县二级制与郡县二级制。唐:道,州,县三级制。北宋:以路为一级行政区。元:行省制。明:废行省,设三司。清: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府、县三级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