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怎样才能成为业务合作的伙伴,具体要做什么?怎么做?

如题所述

  高顿财务培训开设《业财融合与价值创造》课程,知名CFO现身说法、标杆企业实务解码、财务精英经验互享,具体课程大纲和安排您可以向在线客服进行索取。

  高顿财务培训是中国财务培训行业的引领者,系统财务培训提供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07
 财务管理随着企业规模不不同,差异也极大,个体企业,集团企业,跨国企业以及全球性企业,提高财务管理的手段和途径的层次存在极大的差异。
对个体企业而言,财务职能要涉及到财务核算(成本/应收/应付/总账,大部分的个体企业分的没有这么明细,有一个两人员处理几乎所有的业务),财务报告,财务分析,内部控制及风险,税务管理。个体企业人治现象突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老板拍板,企业往往以销售为导向(侧重销售)。在这样环境下,加之企业规模的限制,财务的价值创造活动会显得异常的艰辛。但是并不是说财务可以无所作为的,在及时、准确的做好基本财务核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内部控制及风险和税务管理来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比如说,财务分析,通过财务指标的时间序列(年度平均值,上期值,上年同期值等)和计划(预算)或者支出标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差异,进而要找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问题,进而我们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建议。比如说,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方面,通过信用控制,我们可以很好的规避销售人员为了盲目的追求销售额而忽视风险的现象,通过有效的销售政策控制,将销售人员的薪酬与销售回款挂钩,可以很好的降低应收账款管理的难度和风险,还有效的分配了应收账款的责任人问题,销售人员是应该账款的回收第一责任人,财务有的是监督和催收的责任。比如,通过对成本构成以及成本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在公司的定价策略上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这些都是都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展经营活动,规避风险,提升价值。比如,通过对相关税法以及规定的了解,去规避公司经营活动的税务风险,更甚者进行税务问题的筹划,为企业降低税负比如对一般纳税人企业,取得加油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就可以进行进项税的抵扣,来减少增值税的支付额等等。
准确、及时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做好合算工作,这是财务能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没有好的核算,财务分析就无从谈起,因为你的基础是错的,结论会对到哪里去哪?基础的财务核算工作比如应收、应付、成本、总账、报表以及税务,这些工作都是对基本业务活动的记录、处理和归纳,这些工作也就是所谓“账房先生”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要做好核算工作哪?这里需要几个基础,一个是明确的数据或者指标的定义,这需要对财务准则大的把握以及对公司业务的熟悉,二是需要一个合适的ERP系统,要保证你的信息源是唯一的。现在很多财务人员往往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数据/信息的核对或者调整上,比如存货的核对,应收账款的核对等等(这里不是指必要内部控制的核对),而没有时间去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现在很多企业仓库是一个系统,销售是一个系统,财务是另外一个系统,采购甚至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系统之间没有衔接和集成,往往其他部分做一遍,财务核对一遍,谈后在做一遍,这个过程基本上没有价值创造的,而且给数据出错或者丢失创造了极大的机会。因此需要一个集成的ERP系统来支持公司的业务活动,保证数据流传的一致性和快捷性。三 需要一个人员和过程的有机结合,好的工作需要合格的人员去做出的,有好的人员,是不够,人员需要和业务过程(过程控制)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好的结果。
无论是个体企业,集团公司还是跨国及全球性的公司,财务工作的好与坏,高与低,与财务负责人(财务经理财务总监/财务副总裁/总会计师、首席财务执行官等等)有着极大的关联。正所谓站的高,看的远的道理,财务负责任人能力的不同以及自己定位和对财务工作认识的不同,财务工作的结果也是迥然不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经理人的思维方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成败,这远比会计技巧要难得多。这个世界上最难解决的问题都是“非技术性”的。很简单,企业的成败还是要看财务上的表现。一家在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上“天花乱坠”的企业如果在财务上是一败涂地,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而要想获得财务上的成功,建立一种“大财务”的思维模式和 “跳出”既定逻辑看问题的视角,对财务经理不可或缺的。

  而财务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到财务的组织地位和组织威信。财务负责人要做好自己的定位,首先要明白自己不仅仅是财务组织的负责人,更是公司财务的负责人,凡事情不能把自己关在财务组织里面,要跳出来,站在公司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就是财务的全局观念。全局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财务的定位和职能!财务负责人心里要有一本经---一本对财务工作认识的经以及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职业经理人的经。国际比较盛行的财务工作的三个层次---账房先生(做好基本的核算工作,能按时提供财务报表及满足各种合规性要求比如审计,税务等等)---业务合作伙伴(信息中心的领导和提供者,业绩计量和评价,而对个体企业来说,大部分处于第一层次,有的甚至孩子第一层次之下,当然也有的超越了第一层次,在向第二阶段的过程中。第三层次,真的做到的,即使在世界范围也不多,那个应该是全体的财务人员共同的终极目标吧。鉴于国内的环境,我想我们把财务工作定位到第二层次是合理的,而这个目标往往是财务负责人心中--财务工作要做什么样子那本经。但无论是什么状况,财务负责人首先要把账房先生做好(因为这是一切的基础),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勤于思考,要勇于自我否定,以便发现更好的办法来进行业务处理,更快、更准确的提供信息支撑,以便来更好的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更好的进行价值创造。(那么如何成为业务的伙伴甚至是业务的咨询者哪?)
  财务尤其是财务负责人要对企业的业务有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建议和意见才能真真切切的从企业的利益出发,从有利于企业经营活动更好的开展出发,只有这样,我们的分析,我们的内部控制活动,我们的风险管理活动,我们的分析决策,我们的业绩评级及战略的支持,才能正常发货他们的效用,这样我们才能够取得业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进而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确定我们的组织地位。否则,业务部门和管理层会觉得我们是门外汉,觉得我们不是在帮他们搭台而是在拆台。因为,这样要求我们要走出财务部,与业务部门达成一片,要了解公司的业务过程,要对公司的价值驱动因素要有深刻的理解,这是我们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源泉所在。当我们能很好的管理价值驱动因素的时候,你想不要高的组织地位都不行,想不要别人的信任都不行啊。如何对企业进行业务分析那?其实有很多模型我们可以借鉴的,比如价值链(value chain ),five forces model以及SWOT 等等,通过Five forces,我们可以很好了解我们的行业特点,以及公司在行业的地位,通过价值链分析,我们可以很好的了解到公司业务过程,尤其是那些价值创造的过程,通过SWOT,我们可以很好了解公司的优略以及机会,这样可以更好的额帮助企业实现发展。

上面提出到几点比如对集成的ERP,公司业务的了解,财务负责人能力等,这些是所有的企业类型都要面对的,也是所有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更好进行价值创造活动所应该要做到的。鉴于个体企业,由于企业规模,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以及人员等多方面的限制,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活动也受到了限制。相对于个体企业,集团公司或者跨国企业,可操作的层面就大了很多。除了我们以上所谈到的方面,财务管理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价值的管理或者创造。

财务的基本职责一直就是提供财务信息,而财务信息是通过会计语言在一定得规则下进行处理、归纳和反映的。对于集团性的企业,就需要一个信息的可比性,纵向的以及横行的比较。这样需要我们要有一个共同的平台如实的来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对于跨国公司(由于会计准则、习惯、文化等差异,更是需要这样一个平台,一方面便于进行信息的汇总,另一方面便于业绩的考核和评价。曾经有这样的一个真是故事,故事发生上世纪,一个航空公司的CEO与一家财富50强的CEO在讨论有关旅行的合作的可能性,航空公司CEO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们公司一年在航空旅行上的花销是多少?财务50强的CEO不知熬,于是就问了他的CFO(他们公司的财务组织是分散式管理),CFO也不立时知道这个确切的数据,过来几周,CFO仍旧不能提供一个准确的数据,因为在不同的国家,对旅行记录是不一样,他们分别使用不同明细表,不同的程序,他们的循环以及定义也是不相同的,数据被记录在不同色系统里面,因此获得这个准备的数据困难重重,一个航空差旅费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的数据信息了),更是如此。这里有一些措施,也是被成功的企业实践过得出的经验。
标准的会计科目
要求一个企业只有一套会计科目表,无论在什么国家、地区或者行业。这样才能解决财务信息口径的统一,便于管理信息的获得和评价,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科目不一致造成的大量的调整成本。现在的ERP技术可以很容易解决由于主科目表(标准的科目表)与当地科目表产生的差异问题,因此这样的处理,不会给当地的遵循性报告带来额外的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