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制度改革

如题所述

在企业内部,打破工人干部界线(原身份存档保留)、职务级别界线,实行平等竞争,择能上岗、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全面实行员工考核聘用制,上岗人员与用人单位签定协议。对技术职称,实行评聘分开,量才施用。实施人才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使用一批高素质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经营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浙江地勘局提出,所有企业经营的地勘单位,领导岗位的配备,一定要按企业的要求设置,突破多年来事业单位那一套,领导干部选拔标准,必须按企业的标准配备,政治条件是准入条件,经营业绩才是决定的条件;现职领导,实现经营目标的可继续任留,不能实现经营目标的就地免职,不平调;同时,他们还面向社会,招聘人才,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地矿所的老总,都是由社会聘来的,有的在很短的时期内,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显示出一定的才干。

所有企业化经营的单位,用人普遍实行合同制,竞争上岗,规范下岗,减人增效,用人公开。基层生产单位,实行4个“没有”,即没有铁交椅,没有固定工(全部实行合同制),没有长期工(流动上岗)。地勘单位的下岗职工,与当地下岗职工同等对待,并提出,通过用工制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把单位的人,变成社会的人”,改变终身制,第三地质大队,通过“配资”的办法,已有84名职工通过下岗失业的程度退出原单位,进入地方办的劳务市场,寻找再就业。

实行分配制度改革。将按劳分配同按资、按技术发明、按专利信息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按劳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生产要素分配,要体现公司、企业的章程、保护合法收入,鼓励一部分职工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在工资分配上,要坚持“两低”,即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职工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有的提出,所有企业化经营的单位,全部实行岗位工资加奖励或按件计酬、按绩效计酬的分配制度,原有职工的事业工资等级和新的增资政策的办理,全部存入档案。对每个企业化经营单位的整体,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单位领导干部的工资,也与业绩挂钩,有的一年可以收入10万元左右。单位的业绩,还和单位工作条件的改善挂钩,没有完成任务的或未扭亏的,不准盖办公楼,不准买汽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