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被谁害死的他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曹冲是因为得了重病而逝。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冲十三岁时,曹冲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到了曹冲死去时,曹操极为哀痛。

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一说就流下眼泪,为曹冲聘了文昭甄皇后族中亡女与他合葬,追赠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做曹冲的后代。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封曹琮为邓侯。公元221年(黄初二年),曹丕追赠谥号给曹冲为邓哀侯,又追加称号为邓公。公元232年(太和五年),加给曹冲谥号为邓哀王

曹冲智救库吏

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会被处死。曹冲让他等三天后自动去自首。曹冲拿刀戳单衣,像老鼠咬啮的一样。曹操问他为什么不开心,曹冲回答民间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会不吉利。曹操说那都是瞎说,用不着苦恼。

不久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情汇报了,曹操笑着说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没有责备库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4

曹冲是因为得了重病而逝。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冲十三岁时,曹冲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到了曹冲死去时,曹操极为哀痛。

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一说就流下眼泪,为曹冲聘了文昭甄皇后族中亡女与他合葬,追赠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做曹冲的后代。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封曹琮为邓侯。公元221年(黄初二年),曹丕追赠谥号给曹冲为邓哀侯,又追加称号为邓公。公元232年(太和五年),加给曹冲谥号为邓哀王。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童年称象:曹冲字仓舒,东汉末年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由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曹冲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

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1-02
曹冲 (196年—208年),字仓舒,是曹操儿子之一,由环夫人所生。

曹冲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当时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问遍了手下的人,都想不出称象之法。曹冲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然后称出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非常高兴,按照他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为人仁厚,通情达理。当时魏国由于经常发生战争,所以采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民。一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了,守卫仓库的官吏们认为这下必死无疑,商议着要把自己绑了去自首,但还是很害怕免不了死罪。曹冲知道了这件事,就让他们先等几天。曹冲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来像是被老鼠咬破的,又假装很失意,脸上显现出发愁的样子。曹操见了问他,他就说:“世俗的人认为衣服被老鼠咬破,对衣服的主人不吉利,现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发愁。”曹操说:“这是胡说,不要担心。”不久曹操听说了马鞍被咬的事,就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放在身边都被咬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于是没有追究这件事。还有很多犯下罪过的人,按照刑法应该被处死,都依靠曹冲的辩解得到了宽大处理。曹操把这些事情对大臣们说,表示有意传位于曹冲。

建安十三年,曹冲病重不治,去世时年仅13岁。与甄氏亡女合葬,追赠骑都尉印绶,黄初二年追赠谥「邓哀候」,追加号为「公」。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有篇课文叫《曹冲称象》,小时候为他小小年纪就那么聪明有些嫉妒,怎么自己就那么笨,想不到那块儿去呢?大一点以后,就把它当成儿童启蒙教育的教材,以为都是虚构的。直到见到了《魏书邓哀王冲传》之后才觉得有必要对曹冲从新认识。

现在看来曹冲的天赋远远不是停留在自然科学方面,不然曹操怎么会多次提到要传位给他。在他生病的时候,还为他祷告。常年在前线作战的曹操,应该不会是李傕那样的人物,要靠巫婆来助战。所以,为曹冲祷告这件事我们可以解释为曹操内心惊慌失措的表现。如果怀疑魏书受到朝廷压力是虚构的作品的话,那么褒美如此威胁到曹丕的地位的人物,不应该有那么多美化的。

那么使一代英雄为之气短的曹冲究竟是如何一个天才呢?据《魏书邓哀王冲传》说,曹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理解能力很强,到5,6岁其才智便达到成人水平。他无疑是个天才,在今天就该受到特殊照顾的吧。可是他其实是曹操小妾环夫人所生,按理在继位问题上不应该有任何优势的(也曾经看到过些中外文章对当时长子的继位正统性的不可动摇性表示怀疑。而且当时卞夫人深得曹操本人和其他人的尊重,曹冲不大可能是因为环夫人受宠而让曹操爱如掌上明珠。顺便说一句,刘禅的母亲也是小妾,连升位正宫的机会都没有就归天了。所以那时候废立之事看来还有商量的余地。这里暂且不谈)。曹操在他死了以后,曾对曹丕说曹冲之死对自己来说是不幸,但对曹丕等人来说就是大幸了。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应该比较大,因为为了这件事,有个官儿(似乎叫孙盛,记不清了)曾经很严肃的批评了曹操。的确那样的话对其他王位继承人来说是具有很强打击性质的。言归正传,《魏书邓哀王冲传》还记载了一件事,说当时曹操以大军征天下,令行禁止,刑律非常严厉,这导致经常有冤案发生。有一次,放在仓库里的一副马鞍被老鼠咬坏了,恰好那是曹操的。仓库管理员吓坏了,认为自己一定在劫难逃,死定了。曹冲知道以后,就用刀把衣服弄了小洞,装成是老鼠咬破的,一脸愁容。曹操见到以后,就问他怎么了。他回答说:“大家都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衣服的主人要遭遇不幸”。曹操笑了笑说:“那都是瞎胡扯,根本不会有什么幸与不幸的”。不知道曹操是否是个唯物论者,但是从这里我们可见曹操是个很现实的人,后来他为曹冲祷告,可见其心之忧。那个仓库管理员还是如实地上报了老鼠要破马鞍的事,曹操一下明白了曹冲的用意,笑了笑,也没有追究这件事了。

比起才高八斗的曹植和玩弄权术的曹丕,曹冲的智慧可以说是惊人的。那两个家伙成天靠着几个玩小聪明的家伙出谋划策,实在让人厌恶。而曹冲那么小就会因势利导,给他父亲讲道理,把握人的心理之准确,实在可以称得上是个天才。而且智慧用在救护弱小人物身上,他的心灵一定是非常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这也许是他母亲是个一般的小妾,懂得下层人的凄苦,所以耳闻目染的曹冲从小就比较正直吧。

长久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曹冲不死,必为其兄曹丕所害。其实不见得,曹丕本来在曹操心里的地位就不是太高。《魏书任城威王彰传》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说曹操死了后,曹彰回京跑去见曹植,他对曹植说:“先王召我回来,意思就是要立你为后继”。可见曹丕当时毒杀曹彰的紧迫性。也可以说曹丕在当时没有得到压倒性的支持,我倒是对当时镇守四方的几位宗族的动向很感兴趣。言归正传,要是曹冲还在,曹操为了扫清他继位的障碍,先把其他王子给收拾了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因为,曹操到死都一直在犹豫,所以估计他还没有安排好后事就一命呜呼,给家里留下了祸根。

在另外一本日文资料里曾经看到过对当时另一个天才的记述,是引用《魏书刘表传付“先贤传”》里的文字。当时有个叫周不疑的人,也是个天才,非常聪明。和曹冲有一比,本来没什么的,可是曹冲夭亡,曹操坐不住了,他要杀了周不疑以绝后患。曹丕不以为然,还跑去上谏。结果曹操把他训斥了一通:“如果是曹冲到还罢了,周不疑不是你这样的人玩得转的”。于是派人去把周不疑刺杀了。这里我们可以推测,曹操当时很可能把周不疑作为曹冲的辅佐来关注的,所以曹冲死了,曹操要急不可待的杀掉他,而不愿意留给曹丕等人。据说《魏略》(这书原本到现在我都没见过)里也有一段记载说曹丕曾感慨道:“要是我弟弟曹冲在,我很难说是否有今天这样,可以支配天下”。从此咱们也可见一斑。

我想曹冲要在,他应该是是个很好的君主。而且以他的智慧是不会上演“七步诗”这样的家庭悲剧的,后人一直为曹植那诗表现出来的灵气而感怀,甚至忽略了那背后的残酷和丑陋,诗文的文学价值不应该掩盖成诗背景后面人类自私的丑恶。

值得一提的事,曹冲夭亡似乎应该是在208年,那年冬天恰好就是赤壁之战。大家可以做个年表看看,那十年曹操的戎马生涯是如何度过的,大小战争不断。估计他刚从从北方回来,还没来得及认真考察曹冲,他的宝贝儿子就病倒了,忧郁的他估计也对战事有些厌倦,居然为曹冲日夜祷告。可惜天才总要回到天上,曹操估计还没来得及咽下悲痛就匆匆南征荆州,才有了他人生最大的失败。所以他对曹丕说曹冲之死对自己来说是不幸,但对曹丕等人来说就是大幸这段话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西部民族送来野鸡,说会跳舞,曹聪想的法子让野鸡起舞,加强了汉人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可能这能算的上唯一的成就吧.
第3个回答  2014-01-02
躺下死的,曹丕害死的
第4个回答  2017-05-29
曹冲 (196年—208年),字仓舒,是曹操儿子之一,由环夫人所生。
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曹冲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当时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问遍了手下的人,都想不出称象之法。曹冲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然后称出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非常高兴,按照他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为人仁厚,通情达理。当时战乱频繁,所以采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民。一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了,守卫仓库的官吏们认为这下必死无疑,商议着要把自己绑了去自首,但还是很害怕免不了死罪。曹冲知道了这件事,就让他们先等几天。曹冲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来像是被老鼠咬破的,又假装很失意,脸上显现出发愁的样子。曹操见了问他,他就说:“世俗的人认为衣服被老鼠咬破,对衣服的主人不吉利,现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发愁。”曹操说:“这是胡说,不要担心。”不久曹操听说了马鞍被咬的事,就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放在身边都被咬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于是没有追究这件事。还有很多犯下罪过的人,按照刑法应该被处死,都依靠曹冲的辩解得到了宽大处理。曹操把这些事情对大臣们说,表示有意传位于曹冲。
在三国神童之中,名气最大的无疑就是曹冲了——当然,这是近几十年来的事,原先是孔融的,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结果是所有识字的就都知道这个人。可惜孔融没有早夭,结果这个位置就得让给曹冲了。因为有“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使我辈还搞不清曹操的姓名是怎么回事时,就已经把曹冲作为偶像来崇拜了。
其实曹冲不仅有称象这类“小聪明”,而且“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众,故特见宠异。”经常利用他的智慧和地位来办一些救人性命的大事,据史书记载:“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凡应罪戮,而为冲微所辨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大概正因如此,才得到了曹操的喜爱,年纪很小,就被曹操选为继承人。可惜他仅仅活了十三岁就患急病死去了。
很多人以为曹冲宅心宽厚,曹操喜欢他只是因为其智力超群,如果他不早夭而亡,以他的仁慈,在与曹丕等人不可避免的争斗中会是一个什么结局,很难预料。但我觉得大家可能忽视了另一方面,就是他和另一个神童周不疑的关系。周不疑也得到了曹操非比寻常的宠爱,但曹冲一死,曹操立刻 “欲除之”。虽然曹丕劝谏以为不可,可曹操却认为:“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终于派人将其暗杀。看来,曹操对曹冲的政治能力也是非常看重的。我认为史书中所记载的曹冲宽仁宅厚的性格品质可能仅仅是一方面,他的性格中很可能还隐藏着极为果断勇武的另一方面,就如同刘备,虽然宽厚仁义,爱民如子,但杀起人来,可是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的。所以曹操才如此喜爱他。如果不是早死,他很有可能是一个汉武帝或者康熙一样的英明之主。
那么使一代英雄为之气短的曹冲究竟是如何一个天才呢?据《魏书邓哀王冲传》说,曹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理解能力很强,到5,6岁其才智便达到成人水平。他无疑是个天才,在今天就该受到特殊照顾的吧。可是他其实是曹操小妾环夫人所生,按理在继位问题上不应该有任何优势的(也曾经看到过些中外文章对当时长子的继位正统性的不可动摇性表示怀疑。而且当时卞夫人深得曹操本人和其他人的尊重,曹冲不大可能是因为环夫人受宠而让曹操爱如掌上明珠。顺便说一句,刘禅的母亲也是小妾,连升位正宫的机会都没有就归天了。所以那时候废立之事看来还有商量的余地。这里暂且不谈)。曹操在他死了以后,曾对曹丕说曹冲之死对自己来说是不幸,但对曹丕等人来说就是大幸了。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应该比较大,因为为了这件事,有个官儿(似乎叫孙盛,记不清了)曾经很严肃的批评了曹操。的确那样的话对其他王位继承人来说是具有很强打击性质的。言归正传,《魏书邓哀王冲传》还记载了一件事,说当时曹操以大军征天下,令行禁止,刑律非常严厉,这导致经常有冤案发生。有一次,放在仓库里的一副马鞍被老鼠咬坏了,恰好那是曹操的。仓库管理员吓坏了,认为自己一定在劫难逃,死定了。曹冲知道以后,就用刀把衣服弄了小洞,装成是老鼠咬破的,一脸愁容。曹操见到以后,就问他怎么了。他回答说:“大家都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衣服的主人要遭遇不幸”。曹操笑了笑说:“那都是瞎胡扯,根本不会有什么幸与不幸的”。不知道曹操是否是个唯物论者,但是从这里我们可见曹操是个很现实的人,后来他为曹冲祷告,可见其心之忧。那个仓库管理员还是如实地上报了老鼠要破马鞍的事,曹操一下明白了曹冲的用意,笑了笑,也没有追究这件事了。
比起才高八斗的曹植和玩弄权术的曹丕,曹冲的智慧可以说是惊人的。那两个家伙成天靠着几个玩小聪明的家伙出谋划策,实在让人厌恶。而曹冲那么小就会因势利导,给他父亲讲道理,把握人的心理之准确,实在可以称得上是个天才。而且智慧用在救护弱小人物身上,他的心灵一定是非常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这也许是他母亲是个一般的小妾,懂得下层人的凄苦,所以耳闻目染的曹冲从小就比较正直吧。
长久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曹冲不死,必为其兄曹丕所害。其实不见得,曹丕本来在曹操心里的地位就不是太高。《魏书任城威王彰传》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说曹操死了后,曹彰回京跑去见曹植,他对曹植说:“先王召我回来,意思就是要立你为后继”。可见曹丕当时毒杀曹彰的紧迫性。也可以说曹丕在当时没有得到压倒性的支持,我倒是对当时镇守四方的几位宗族的动向很感兴趣。言归正传,要是曹冲还在,曹操为了扫清他继位的障碍,先把其他王子给收拾了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因为,曹操到死都一直在犹豫,所以估计他还没有安排好后事就一命呜呼,给家里留下了祸根。
在另外一本日文资料里曾经看到过对当时另一个天才的记述,是引用《魏书刘表传付“先贤传”》里的文字。当时有个叫周不疑的人,也是个天才,非常聪明。和曹冲有一比,本来没什么的,可是曹冲夭亡,曹操坐不住了,他要杀了周不疑以绝后患。曹丕不以为然,还跑去上谏。结果曹操把他训斥了一通:“如果是曹冲到还罢了,周不疑不是你这样的人玩得转的”。于是派人去把周不疑刺杀了。这里我们可以推测,曹操当时很可能把周不疑作为曹冲的辅佐来关注的,所以曹冲死了,曹操要急不可待的杀掉他,而不愿意留给曹丕等人。据说《魏略》(这书原本到现在我都没见过)里也有一段记载说曹丕曾感慨道:“要是我弟弟曹冲在,我很难说是否有今天这样,可以支配天下”。从此咱们也可见一斑。
我想曹冲要在,他应该是个很好的君主。而且以他的智慧是不会上演“七步诗”这样的家庭悲剧的,后人一直为曹植那诗表现出来的灵气而感怀,甚至忽略了那背后的残酷和丑陋,诗文的文学价值不应该掩盖成诗背景后面人类自私的丑恶。
值得一提的事,曹冲夭亡似乎应该是在208年,那年冬天恰好就是赤壁之战。大家可以做个年表看看,那十年曹操的戎马生涯是如何度过的,大小战争不断。估计他刚从从北方回来,还没来得及认真考察曹冲,他的宝贝儿子就病倒了,忧郁的他估计也对战事有些厌倦,居然为曹冲日夜祷告。可惜天才总要回到天上,曹操估计还没来得及咽下悲痛就匆匆南征荆州,才有了他人生最大的失败。所以他对曹丕说曹冲之死对自己来说是不幸,但对曹丕等人来说就是大幸这段话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