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白手起家,也依靠宗教,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洪秀全却失败了呢?

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洪秀全却失败了呢?

很明显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朱元璋身上没有很好的体现,但在洪秀全身上,却充分反映了农民阶级起义的局限性。朱元璋懂得用人,懂得及时止损,懂得如何将一个王朝维持下去,洪秀全成功之计,就只懂得享乐,两人差距很大。

朱元璋从小生活艰苦,15岁父母兄长就已经病死了,自己到寺庙里当起了和尚,最后又开始乞讨,最终,由于生活所迫,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最终,由于郭子兴儿子对他的排斥,他自己前往家乡和徐达一起组织更多的群众组成起义军,就在这个过程中,他想到利用宗教笼络人心,所以就想到了摩尼教和白莲教,终于在24年的奋斗中建立了大明王朝。

洪秀全在科举考试没有得到名次,以后吸取了基督教建立了拜上帝会,并且,在当时民众财富压力的情况下发起了金田起义,点燃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三年后,洪秀全也和朱元璋一样进行了北伐。虽然洪秀全建立了太平天国,但是洪秀全没有认清一点,就是没有将绝对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在以后就只懂得纵情声乐,将权力下移到了东王杨秀清的手中,将领之间就起了矛盾,引起内讧。

在用人上,洪秀全不懂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用了杨秀清和韦昌辉,却没有给予他们实权,本身就令人不满,最终将领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在领导力量方面,朱元璋始终积蓄自己的力量,但是洪秀全却没有自己的指导思想。还有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那时候打击太平天国的,还有英国军队,朱元璋那个时候这些因素都不存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1.丧失斗志和指挥失误
2.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腐败严重
4.清政府与外国势力勾结
一、丧失斗志和指挥失误
过早建都丧失锐气,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杨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决定建都于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在太平军攻占武昌时,就存在着去向问题,北进河南则威胁清京,东下金陵则有可能形成割据局面,如今太平军已顺利攻占南京,同样又存在着去向问题。
如果以南京为根据地,然后向北发兵,把战略重点放在推翻清王朝上。这样的话,太平军就应集中精锐部队及最有权威的将领进入河南、河北、山东,兵锋直指清廷,这当是太平军攻占南京的战略抉择之一。如果过早在南京建都,太平军必然以保卫天京的安全为目的来部署一切兵力,革命的进攻阶段就会停顿下来,锐气就会减退。
因此,在南京建都实在是犯了兵家之大忌。而这却是出自洪秀全、杨秀清的意愿。太平军离开广西之后,便有“取金陵为本”之议。杨秀清认为只要占领了南京,即使成不了事,也可占领黄河以南。洪秀全则多次称南京为“小天堂”,把“小天堂”作为奋斗的目标,在建都问题上,洪、杨都有偏安和及早享受的思想。
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许多太平军将士参加革命都是出于生活所迫,希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地位,用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的话说,当时太平军将领号召“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可以“同家食饭”。
这和旧式农民起义者的动机是一致的,许多太平军将士在参加革命队伍时,就是抱着当将军、当丞相、当夫人的目的来的。太平军将领也用这些来鼓动士兵英勇作战,如洪秀全在永安突围时,号召“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同杀妖”。因为这样做就能“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
为了达到这些不太清晰的目标,他们作战非常勇敢,作出很大的牺牲,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最终总是归于失败,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历史的局限。
三、腐败严重
腐败从根本上动摇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根基,太平天国的腐败是和建都天京同时产生的,尽管洪秀全曾经提出要建立一个没有以强凌弱、尔虞我诈的公平世界,鼓吹凡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平等思想,但他这些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捡来的货色,在洪秀全思想中没有深化,也没有消化。
洪秀全很难把这些平等思想付诸实践,只能按照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即《太平礼制》所规定的等级来规定自己所应该享受的待遇和特权。
四、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互相勾结起来,残酷镇压太平天国等。
第2个回答  2019-11-13
都是农民起义,白手起家,朱元璋的信仰能够坚持到最后,主要还是他的治理有方,农民起义军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民意,最大的后盾就是民生,这一点朱元璋做的比洪秀全好,洪秀全得到了一定的成绩之后,贪图享乐,官员腐败,民不聊生,当然就会失败。
第3个回答  2019-10-15
因为朱元璋虽然曾经依靠明教这一类宗教,但是始终将绝对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洪秀全则作为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却在攻取天京之后,只知纵情声乐。
第4个回答  2019-10-17
懂得如何将一个王朝维持下去,洪秀全成功之计,就只懂得享乐,两人差距很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