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这个说法从何而来?

如题所述

这句话最早的时候是在南宋赵与时的《宾退录》 中被提出来的,关于《出师表》的这一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全句为“读《出师表》不哭者此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此人比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不哭者此人必不友”。写出来这句话的目的也是非常的明显,就是赵与时在读了这三篇文章之后被深深的打动,所以这两句话其实是对于诸葛亮、李密和韩愈的赞美。

现在这句话普遍都被人们当做是一句谚语,虽然谚语上面写了读了《出师表》之后不苦的人一定是不忠心的人,但是事实上肯定不是这样的,那也只能是说明赵与时自己的“泪点”确实有一点点的低,不过诸葛亮、韩愈和李密确实是值得我们的学习的榜样。《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之前留给刘禅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中讲述了诸葛亮“出山”的原因,以及在蜀国的这么多年做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在《出师表》中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比如说广开言路、“亲贤臣,远小人”等等,诸葛亮自打出山之后一直为蜀国谋发展,最后也是在北伐的才过程中积劳成疾而死。

《陈情表》和《出师表》都是抒情文章的代表作品,李密书写《陈情表》的目的就是想要辞官回去照顾自己的祖母,能够写“表”这样的文章李密自然不是普通的官职,在身居高位的时候能够为了自己的祖母放弃自己的职位,所以这种“反哺”的精神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当时的晋武帝看了李密写的《陈情表》之后十分的感动,所以不仅同意了李密的申请,还赐予了他很多的奴婢和金银珠宝。

而《祭十二郎文》是韩愈对于自己的侄子十二郎写的一篇文章,韩愈从小就是生活在哥哥嫂嫂的家中,所以和十二郎是从小一起长到大的,两个人的感情深厚,后来韩愈升官之后想要再次见到十二郎的时候就听说了十二郎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下韩愈写下了这篇《祭十二郎文》来表示深深的哀思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7
我们都知道出师表是诸葛亮所写作的,他表达了诸葛亮的忠心,他要用毕生的精力来辅佐治理蜀国,可谓是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所以对于这个说法,也就是对这篇文章的解读的意义而来的。
第2个回答  2020-03-07
“读《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这个说法是从赵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提到的,因为出师表的确是“忠”字的千古表文。
第3个回答  2020-03-07
通读出师表整文我们可以知道,本来诸葛亮是可以隐退善终的,因为刘备的临终托孤。将一生奉献给蜀汉的发展中,之后为了实现刘备的理想而不得善终,如此的,至忠至纯之人,我们怎么能不落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