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方面的资料

如题所述

肾移植是将健康者的肾脏移植给有肾脏病变并丧失肾脏功能的患者,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项有效手段。肾移植因其供肾来源不同分为自体肾移植、同种肾移植和异种肾移植,习惯把同种肾移植简称为肾移植。其他两种肾移置则冠以“自体”或“异种”肾移植以资区别。

1病因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如果发展到尿毒症期,药物治疗无效,只有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手术才能挽救生命,透析仅能清除体内产生的部分毒素,长期透析可引起一系列并发证,且长期不能脱离医院,生活质量较常人差之甚远,而肾移植是为患者植入一个健康的肾脏,术后可以彻底纠正尿毒症和终末期肾病的全身并发证,可以重返社会,生活质量与常人无异,这是每一位尿毒症患者所向往的,而且长期费用要比透析少。
2临床表现
1.急性排异反应
急性,肾小管坏死手术后早期发生无尿或少尿,多与肾缺血有关,如供肾热缺血时间长,灌注不当,保存时间过久;或由尿路造影或血管造影所致,表现为肾间质水肿,局限性缺血,广泛肾小管变性坏死。
2.慢性排异反应
发生于术后6月~1年以后,系持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后果,可兼有两种免疫之特征,常以前者为主,多因术后早期排异反应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生急性排异反应所致,常为隐匿性。
临床表现为进展缓慢的高血压,蛋白尿,移植肾进行性缩小,功能减退,血尿,少尿,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色素降低。
3检查
肾移植前必须进行包括有血型,淋巴细胞毒试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和选择性进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查等多种配型。配型实验包括:①血型;②人群体抗体反应试验(PRA);③HLA分型;④交叉配合试验(淋巴毒试验)。
1.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常包括以下几种:①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②血生化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③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巨细胞病毒(CMV),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梅毒);④尿常规,尿培养;⑤大便常规,潜血试验。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常包括以下几种:①胸部X光片,腹部B超,胃肠钡餐检查(必要时胃镜检查)。②心电图。③肾脏特殊检查。④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核素肾图,螺旋CT肾脏血管造影。
4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5治疗
当今肾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的新的高效的免疫抑制剂不断出现,而抗排斥治疗中的辅助用药,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合理应用辅助药物,有助于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减轻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保护和改善肾功能。肾移植的抗排异治疗就是免疫抑制治疗。适用于除同卵孪生者外的任何肾移植患者;
常见药物有:
1.硫唑嘌呤
是应用最广的抑制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的药物。用法为:术前晚口服200mg,术日晨继服100mg,术后1~2天禁食,故不用硫唑嘌呤,术后第三日起每日口服50mg,维持直至停用环孢霉素A,然后逐步改为每天每千克体重2mg。肝功能减退或移植肾功能减退时应减量,最低维持剂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0.5~1.0mg。
2.肾上腺皮质激素
常用强的松。一般主张在移植当天开始给药。通常是先用较大剂量,约每日每千克体重1~2mg,以后逐渐减少,直至每日10~20mg的维持量。必要时可采用甲醛强的松龙冲击疗法。
3.环磷酰胺
治疗急性排异反应可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每天200~400mg静脉点滴,持续2~3天。小剂量时可预防慢性排斥反应,每日50~75mg口服。
4.环孢霉素A
80年代初,由于环孢素A的问世,使肾移植的存活率出现了划时代的进展。由于环孢霉素A免疫抑制作用强且副作用比强的松、硫唑嘌岭少,因此已成为肾移植术后首选的抗排异药物。
5.其他抗排异反应的药物
有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单克隆抗T细胞抗体、FK506等。价格昂贵,适用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及高危的肾移植患者。持续应用免疫抑制剂是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必要条件。肾移植患者千万不可擅自停药,并应定期到医院复诊检查,向医生汇报病情及服药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