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沉丹田是啥感觉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求大神帮助

如题所述

“气沉丹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我想最简单的说就是“不憋气、不吊气、不懈气”。达到这样的状态,首先要有一个态度:即在一个放松的心态下,用心去体会,不断感受。 叶鸣宇描述的:“总是提着,舍不得放不下去” 其实就是憋气、吊气了。造成憋气的主要原因是:心态紧张。当人在紧张的情况下会“憋气”是常有的事。因为,人一紧张气就容易被顶住,不能正常地一呼一吸,呼吸屏住就是“憋气”嘛。这是人的心理原因造成的生理现象。俗话说:“紧张得大气不敢出”,就是对人的紧张状态的具体描述。相反,当人需要放松时,就会由呼吸进行调整。比如:打针时医生的提示,呼气……吸气……深呼吸。这时,心态和肌肉都会随之放松了。所以说“心态紧张”是直接影响“呼吸”的因素,而“呼吸”又是调整心态紧张的法宝,它是达到身体放松的一个重要通道。那么,“吊气”的概念,就是气吊在胸腔。“懈气”的概念,就是气没有“核”、没有存在“地”。“核”就是气的中心、主导意识,“地”就是“丹田”。也就是说,没有集聚气核把它放在身体的“丹田”位置。其实,“憋气”、“吊气”是一对兄弟,彼此非常关联,其现象,必然是两者皆在。而“懈气”,一般出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做动作非常紧张时,一想到要放松,就会“懈气”,它是一个“想放松而不得放松却又执行着所谓的放松”的结果。由于不会“呼吸”、不懂得放松的方法,没有气“核”又不存放在“丹田”。其二,非常懒散、不认真投入、完全不使劲的样子,自然是“懈气”的。从中便可以得到另一个道理,即“懈气”和人的心情、态度非常相关,它是精神层面的因素。如此看来,“懈气”就有两个原因造成:一是不敢使劲而造成的身体“懈气”现象;一是精神懈怠造成的身体“懈气”。当然,舞蹈时的“懈气”前者为多。很多人对“呼、吸”误解成 “上、下”直线运动,即:“呼则懈气,吸则吊气、憋气”。加之,一旦认真起来更容易产生“总是提着,舍不得放不下去”的状态。另外,可能太关注气息而丢了身体整体的空间意识。就拿站姿来说,下巴颏的空间,耳朵与肩膀之间的空间、两腿之间的空间,这都是“站”的形态于身体的整体空间感。当你关注了气息之后,身体还有这份感知吗? 那么,“气沉丹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我以为就是给气有一个“地”,成为一个“家”,要有“门”,“门”上要上“锁”。所谓的“地”,就是“丹田”;所谓的“家”,就是性能;所谓的“门”就是气感和气动的出、回道。所谓的“锁”就是不管气动的出、回,丹田处都是内收,挤压和坚实的。换句话说,就是在行气于动作的所有过程中,对身体“丹田”的感知意识和力量是始终存在的,未失去作用的。 那么,怎样才能“ 气沉下去的同时把人拉起来”?那就需要一个正确的呼吸态是立体的运动态,它是一个“阴阳”的身体意识和运动意识。简单地说,“呼气、吸气”与身体的关系为阴阳的运程方式。吸气时,让气进入体内,顺着体内向全身散发,就好像身体的交通枢纽遍布,而此时身体实有的感觉却离的远,这个“远”就是身体的动作量扩展了,拉开了。呼气时,气向身体以外的立体状态运行非常之远,而身体的各个部位,在意识上没有随之跑掉,反而安静的被拉开,一端更为近、一段更为远。当然,“丹田”的特殊位置、意义、职能必然在其“道”,无论是“呼”或“吸”都有一个强大的“气源核”——丹田在支撑,让呼与吸之间源源不断的往返、循环,它既是气的能量仓库又似指挥部,所有的气流由此输送、转换。这样,“呼吸态”既造成了身体与气的“阴阳”关系,也造成了立体的运动态,即“气-身体-运动”于阴阳性的整体协调和能量所在。它给身体带来的感受是深入的、渗透的、蓬松的、散发的,它是轻松又是有力量的。 当然,在运动中“气”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时、空、力”合并而呈现,它们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存在,它们即是“身体-动作-运动”的整体意识。比如,在运动中身体“力” 的存在。还是拿“站”的形态来说,看似一个静止的外型,但它的内力是不断的、始终的。即:头顶向上悬、眉心舒展、眼睛平视柔和、耳朵立起、脊椎上下拉开运行;含肋紧收丹田、肩头向各自的两旁展开运行、松肩窝、两手略带重量感的垂下;髋关节及髋根处拉开、力向往脚下踩、脚弓立起、脚心放平、脚指舒展。这一系列的感受状态要存在,并且是由意识引领着身体内力始终运行,并在气息顺畅之中,人自然会拉起来。这就叫着以“意气”带“气力”引导身体的运动,从而达到对与身俱来的呼吸功能的最大开发与利用,构成“气”能量。如此说来,叶鸣宇的“我不会气沉下去的同时把人拉起来”。的状态和困惑,就在于没有得到身体-动作-运动的原理和方法。 再说明一下“阴阳”的意识和概念。简单地说,当一个动作沉下去时一定有一个相反的东西与之平衡和互动,这便是“阴阳”了。可是,人的意识中往往习惯关注阳性的一面,而忘了阴性。因为,阳性在事物上是明显、明确的位子,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阴性在事物上是隐藏的、内因及后盾性的,故而需要人们深入于事物才能意识和体会得到。换句话说,对阴性有感知才能对事物有深层认知,得于“阴”,“阳”才能更突显和强大。还是拿“站”来说,当我们强调“站”的身体感受时,这时的“呼吸”、站的“空间意识”都是阴性的;当我们把“呼吸”放到阳性层面来意识和运用时,身体的空间意识便成了阴性的。然而,由于舞蹈人长期缺乏“阴阳”观,以“外形兑外型”的思维模仿,并以身体惯性为习惯,结果自然就出现了“狗熊掰棒子”的现象:关注了气息就丢了身体感知,注意身体感知,气息又没了……其实,对于初期者来说,这样的现象很正常,因为“顾不过来”。那么,只要能随老师的提醒,有意识地调整和培养就好。不过,能把“意识”落实到身体上,实在是一种能力,需要时间训练才能得到,它也像身体技术“串翻身”、“控腿” 一样,需要化时间练才能得到的。所以,叶鸣宇说的“有过感觉但是却抓不住这种感觉。”对她这个初学者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过程了。只要在今后的练习中不断的去意识、感受、回味、巩固所体验的某个正确的感觉,一段时间后它就会“长”在你身上了。 试着从改变观念来培养意识,把以前的只“关注动作外形”变成“关注内在的呼吸和对身体运动态的感受”,把身体运动的主动权交给“呼吸”,让“呼吸”引领整个身体的运动,即:呼吸置前,身体紧随。只有在这样的意识下才能将“呼吸-身体-动作”合“一”,否则就是两张皮。再比如:一说“站好”,很多人就“挺胸”,气憋在胸腔也完全没意识到,成了典型的“挺胸憋气”,人体就必然僵硬。“站好了”、“站对了”,是需要靠意识来调整人的各个部位,并且协调地配合,才能达到“站直了、站开了、站舒服了”。只挺了胸不等于“站好”,而是要在气息通畅的基础下让脊椎上下拉开运行,即运动,就自然会呈现出 “挺胸”的身体样子和视觉效果。由此你也可以看到,其实这样的客观存在和方法,就是“阴阳”质的结果。前者是就“阳兑阳”,后者是“筑阴现阳”。同样,这种“由内而发,”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便会更符合人体规律和科学的事物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7
怎样气沉丹田? 尚济 “气沉丹田”为拳家术语。在近世出版的武术刊物和古代流传下来的拳经、拳论上,经常可见。老拳师们教拳时,也常把“沉气”二字挂在口边。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中写道:"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形意拳内功经中有"龟尾升气,丹田凝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近代名家郝少如、杨振禹等也把"气沉丹田"列入练功要领的首要地位,可见"气沉丹田"之重要。然而对于一般习拳者尤其是初学者,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其具体做法。为了对这一问题有个明确而深刻的理解,应该首先弄清:什么叫气沉丹田?为什么要气沉丹田?怎样做到气沉丹田等。 一、什么叫气沉丹田? 郝少如先生说过:"以意引气达于腹部, 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形意拳家马礼堂先生说:"清升浊降,气归脐下。吸气时会阴轻轻用意上提,气升于顶,呼气时放松,气沉脐下丹田之内。"太极拳名家郝家俊先生说:"胸中空洞洞,肚里沉甸甸。"以笔者愚见,气沉丹田不是别的,乃是采用以膈肌上下运动为主的腹式呼吸,并使之与拳式之蓄、发、开、合相结合。吸气时,膈肌向下运动,肺体尽量向下膨胀,两肋微微外开而肋骨不要上提,下边再提肛缩肾,将腹内脏器托住。呼气时,膈肌上升,两肋则向内向下合,腹内脏器自然下垂,胸中真气沿任脉下行入丹田,行成心肾相交以补命门之火的形势。胸、背、肩和腰胯始终放松,腹部则沉甸甸甚为充实。呼吸深长匀缓,作到"先天之气宜稳,后天之气宜顺"的要求。形意拳大事孙禄堂先生教"鹰熊斗智"的架子时,要求把"小腹放到大腿上",郝家俊先生教太极拳"单鞭"时,也要求"正身塌腰,把小腹放到大腿上",这些都是气沉丹田的具体体现。这里有两点应该说明:①气沉丹田不同于练硬气功时的气贯丹田和入力丹田。"贯"和"入"是努力向下压气使其进入丹田,"沉"则是顺其自然而因势利导。好象东西在静水中随着地心吸力徐徐下降,松静自然,无一毫勉强之意。②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练拳是动功,其势有开有合,有蓄有发;呼吸也必然随之,有入有出,其气也要有升有降,有紧有松,不能总是聚于丹田,僵死不动,要有鼓荡开合,纵横飞腾。这是《神运经》上所说的"纵横者肋中开合之式,飞腾者丹田呼吸之间"的意思。 二、为什么要气沉丹田? 练拳之目的,一是为了强身祛病,延年养生;二是为了克敌制胜,抑强御侮。在格斗中如何能发出大力且使此力产生最大效果?如何能使对方失去平衡而倾跌,自己则稳如泰山?欲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按照拳经的规定,进行各个方面的联系而综合运用之,"气沉丹田"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从健身角度来说,练丹田乃是祛病防病的关键。丹田二字,笼统地说是指从脐下到耻骨这一范围,前列腺、睾丸、女子卵巢。肾脏亦在其附近,他们统统包括于中医所说的"肾"这一概念之内。人的生长、发育、壮大、衰老等过程,是和肾息息相关的,既是和生殖、泌尿、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紧密相关的。通过腹式呼吸。膈肌上下运动和提肛缩肾的联系,可明显增强这部分脏器的功能,延迟衰老(中医叫补肾)。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增强后,人就可以变得精力充沛,抵抗外来风寒湿热的能力增强。对运动员来说,还可提高竞赛成绩。这一点笔者在多年教拳和为人进行气功医疗中,已为无数事实所证实。从练内气来说,丹田是生气之源,先从丹田结成气丘,然后沿经络运行,形成人体经络场。所以练丹田者,可起"补肾"之功,肾气足而后武艺乃得以精进。气沉丹田时的腹式呼吸,使膈肌与腹肌力量增强,加大腹压变化,改善腹腔血循环,减少体内淤血,可大大改善心脏的工作。从技击角度来看,膈肌大幅度地向下运动,肺体大幅度向下膨胀,腹胃等脏器垂注于腹内,以及肩之下沉,胸肌、腹肌、腰、胯之放松、全身肌松肉坠,腹部充实而沉重,可使人体重心降低,在力学上体现了稳定作用,在运动中易于作到中正安舒,桩步稳健,灵活而具有弹性,即便于腰为弓把的使用,发出丹田命门之力。这就是前辈形意拳家刘殿琛先生常说"活泼在于腰,涵蓄在胸,运丹田之力,发肾气以击人"。 三、怎样作到气沉丹田? 前边已经提到过,练拳过程中的气沉丹田是随着拳势的变化,让气在丹田(气海)与中脘之间,有提有下,起伏鼓荡。对于有一定功夫的人来说,只要在走架时注意作到: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背园而正,塌腰松胯,开吸合呼,蓄吸放呼。吸为提,气到中脘;呼为下,气到丹田,自然而然地就作到了"气沉丹田"的要求。对于初学者的人来说,一时不易掌握,可分三步去做:①先练松静站立,即"自燃桩"是也,无论是采取形意拳的三体式,八卦掌的定劲桩,太极拳的浑圆桩,或者少林拳的马步桩,都是一样。按要求将姿势站好,即将全身放松,要松而不懈,精神贯注,气势腾挪。采用自然腹式呼吸,不加勉强,多着意于放松。每天早晚各站半个小时,练上两个月左右,以达到能够彻底松静为佳。②仍按第一步所采取的桩法松静站立,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两肋微向外张(不可向上提,胸部放松,勿有起伏),将气提到中脘。与吸气的同时,两手向回收,但要沉肩坠肘。呼气时,小腹放松,外凸,会阴仍要微微提住,两肋向内向下合,同时两手向外推,以意引气,达于指稍,双脚则五趾抓地。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呼吸时两手向回收和向外推的幅度也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以意领气向回收,以气催力向外推,从外形上看不出手的动作。如此练上半年(多练更好),即可进行第三步。③选几个动作简单而蓄发、开合、节奏分明的拳式,如形意拳的劈、钻、炮;八卦掌的双撞掌、马上开弓、黑熊反背;太极拳的双峰灌耳、掩手肱捶、搂膝拗步;少林拳的挂月撞掌、十方戒、双崩拳等均可。将动作与呼吸紧密结合,一定要作到开吸合呼,蓄吸放呼,闪跳为吸,发力为呼。吸为提,呼为下。练时要慢,要自然,不需练多久,就可达到气沉丹田了。这时自己明显地感觉到:两腿前节有力,腿肚子很沉,双脚有入地之感,每一动作力之源都在脚跟,经踝骨沿腿而上,两膝有力。但大腿与腰胯则松快自如,自腰而上,各处都轻松而灵活,动作幅度增大而灵敏迅速,整个身子好象一根鞭子,鞭把在脚踝处,鞭杆在腰脊,两臂两手如同鞭稍。此后,无论练什么拳套,不论走架快慢,都可保持气沉而不浮,步稳而不乱。动作发劲,整而不散,如同风吹大树,百枝摇曳,妖娆自然,妙趣横生矣! 这个文章不是我写的,但是我认为,真的写的很棒,希望可以帮您解答疑问
第2个回答  2014-04-27
丹田(气海,会阴两穴)隐隐跳动,有明显的灼热感。 意念集中到气海穴附近,调整呼吸速度由快到慢,最终稳定在5次-4次每分钟,普通人最多持续3分钟就可以感觉到了。
第3个回答  2014-04-27
就是腹部会很充实,人会很冷静,你试下坐太师椅坐得很端正就能体验到气沉丹田。当然你没修炼过是没什么感觉的
第4个回答  2014-04-27
没有感觉!那是骗人的
相似回答